全球最積極投資區塊鏈公司的兩大機構:高盛和谷歌金融

巴比特資訊 2017-10-20 17:44
分享到:
導讀

據數據公司CB Insights于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谷歌和高盛是當前全球投資區塊鏈公司最活躍的兩家機構投資者。

goo

據數據公司CB Insights于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谷歌和高盛是當前全球投資區塊鏈公司最活躍的兩家機構投資者。

區塊鏈是加密貨幣(例如比特幣)的底層技術。這種技術可以用于多個行業的開發,從金融到保險,區塊鏈技術可以帶來更便宜且更快速的過程。

根據這份報告,全球投資區塊鏈技術公司的機構投資者,在今年達到創紀錄的91家,僅次于風投公司的95家。

今年以來,機構已向區塊鏈技術公司完成了了42次股權投資,總金額達到3.27億美元。僅次于2016年全年的3.9億美元。

日本金融服務公司SBI是最活躍的機構投資者,已經投資了8家區塊鏈技術公司,其中包括銀行財團發起的研究新區塊鏈應用的公司R3和加密貨幣交易平臺Kraken。

谷歌是第二大活躍的機構投資者,其投資者了比特幣錢包公司Blockchain,以及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資產轉移的Ripple公司。

Overstock.com是第三大機構投資者,花旗銀行和高盛分列第四和第五。兩家公司都投資了數字資產公司,一家由摩根大通前高管Blythe Masters創立的公司。

CBI調查在報告中表示,“大銀行和金融服務機構是第一批對區塊鏈技術進行直接投資的機構??紤]到區塊鏈技術本身在技術和受歡迎程度上的影響,這一切毫不意外?!?/p>

大型金融機構正在從交易金融到轉賬等各個方面試驗利用區塊鏈技術。

自2014年6月,美國按資產計的前10大銀行已經對6家區塊鏈公司進行了9輪投資,投資達到2.67億美元。

與此同時,很多銀行也是各種致力于探索和發展區塊鏈技術聯盟的一部分。超級賬本(Hyperledger),企業以太坊聯盟(EEA), Ripple和R3都是和銀行有合作的公司。

首次公開募幣的過度資本化風險

區塊鏈公司的不斷增加以及該技術所蘊含的科技讓其他的外部投資者越來越瘋狂,例如風投和所謂的首次公開募幣。

按照當前的速度,2017年將有188筆對區塊鏈技術的投資,總金額超過8.3億美元,而2016年這一數字分別為133筆和5.45億美元。行業中出現了一些大交易,例如R3募集到了1.07億美元,以及Coinbase的1億美元。

另一方面,與新股上市相似的首次公開募幣的發展速度也非???。首次公開募幣籌得的資金在2017年第二季度首次超過了傳統股權投資募集的資金。根據追蹤首次公開募幣網站Coinschedule的追蹤,通過首次公開募幣籌集到的資金超過30億美元。一些最大的首次公開募幣平臺,例如Filecoin募集了2.57億美元,Tezos獲得了超過2.3億美元的資金。

CB調查警告,“首次公開募幣的瘋狂存在著過度資本化的風險,一些平臺獲得資金過多且過快。”

區塊鏈技術公司失敗率上升

過去幾年中,通過傳統的股權交易方式獲得種子基金或是早期融資的區塊鏈技術公司數量正在下降。但是這些公司破產的風險要比其他行業的初創公司更大。

2013年至2014年間,103家獲得了天使基金或是種子基金筒子的公司,僅有28家之后成功獲得進一步的資金。相比之下,CB調查追蹤的2008年至2010年間1098家獲得種子基金投資的科技公司中,46%的公司之后獲得了第二輪融資。

報告指出,“區塊鏈行業的整合度可能更加緊密,區塊鏈技術公司的失敗率要超過其他領域的科技初創公司?!?/p>

【來源:巴比特資訊

公司 區塊 技術 投資 機構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