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還是被同化?二手車電商的“階段性失敗”通信
“我做了近10年的二手車了,幾年前大家對這個(二手車)還沒什么概念,結果去年幾家平臺一通廣告下來后,帶火了這個行業。”
“我做了近10年的二手車了,幾年前大家對這個(二手車)還沒什么概念,結果去年幾家平臺一通廣告下來后,帶火了這個行業。”二手車創業者李洋對新浪科技說。
在經歷了2009-2012年的快速增長后,二手車近幾年陷入了緩慢增長狀態,交易量一直未能達到市場預期,始終未能超過千萬輛。
1、泡沫被刺破:主流電商平臺占比僅1%左右
泡沫,總是要破的。
2016年的二手車電商的年終成績單在2月7日的汽車流通協會月度溝通會上公布。
數據顯示,2016年12月主流B2C電商平臺共上傳車源16.4萬臺,當月9.76%車輛完成交易;以此計算,B2C電商平臺的交易量占當月二手車總交易量(108萬輛)的1.49%。
相比以往各家平臺自行發布的報告,汽車流通協會在數據處理上顯然謹慎許多。據介紹,統計方抓取數據后排查掉了所有重復車源,也沒有將不涉及交易功能的網絡平臺數據計算在內。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流通協會方面稱,數據統計口徑中的“主流B2C電商”,已經將包括瓜子、人人車等自定義為C2C(個人對個人)模式在內的所有主流二手車電商都統計在內。
由于12月的表現也是二手車電商的最新水平,因此可以界定為,二手車電商目前在二手車整體交易量中的占比為不到2%。
“是的,占比不足2%。”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關人士此前肯定了該數據的真實性。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官網
而在6月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發布的4月份月度數據顯示,主流B2C電商平臺共上傳車源16.9萬臺,當月3.42%的車輛完成交易;以此計算,B2C電商平臺的交易量僅占當月二手車總交易量(101.87萬輛)的0.57%。
那之前一直宣傳的占比10%又是怎么來的?
從 2015 年下半年起,鋪天蓋地的二手車電商廣告通過極具感染力的內容及形式迅速進入大眾消費者的視野。以“趕集好車”更名為“瓜子二手車直賣網”以及人人車連續獲得融資為標志,二手車電商進入高速擴張期,短時間內積累大量用戶。
當時多家機構都曾預測,國內二手車交易量有望在當年年底突破1000萬輛,其中線上交易的二手車或將占到10%的份額。
2016年1月,易觀智庫發布了《中國二手車電子商務專題研究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預計達到1.7 億輛;2015年,二手車交易量預計為930.0萬輛,同比增長53.6%。其中,以車易拍、優信拍、平安好車等為代表的二手車電商平臺交易量達到 101.2萬輛,同比增長67.2%。這里可以計算出,二手車電商平臺交易量總交易量的10.9%。
不過,業界對10%這一數字的真實性并非沒有疑問。2016年底,有報道稱,根據二手車公司融資情況的相關報道中所提供的數據推算,2016年前三季度國內二手車市場的交易總量達到569.3萬輛,其中二手車電商的成交量約占總量的10%,但“實際的核算結果卻似乎大相徑庭。”
業內人士分析稱,傳統的二手車網站都是信息展示平臺,完全不介入交易,其交易主要在線下門店完成,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電商。但在有些統計數據中,這部分網站的數據也有可能被計算在內,不可避免的造成數據失真。汽車流通協會方面也表示,二手車網絡交易量目前還都是網絡抓取,由于統計口徑不一致,所以很難做到精準。
2、資金的困境:燒錢換品牌能維持多久?
2015年下半年開始,二手車電商的廣告就已經鋪天蓋地了;到了2016年,以瓜子二手車和優信二手車為首的平臺對廣告的投入更是到了其他平臺無法企及的程度。
優信二手車融資情況:數據來源(it桔子)
2015年9月,優信二手車花費3000萬元買下《中國好聲音》的天價廣告位,并斥資1.8億元獨家冠名愛奇藝獨家播放的《奔跑吧!兄弟》。
瓜子二手車融資情況:數據來源(it桔子)
瓜子二手車也不甘示弱,將原優信的明星代言人孫紅雷挖了過來。“越早投入廣告,越有利于搶占二手車市場的先機。”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涌還透露,2016年將投入10億元用作品牌宣傳費用。
人人車融資情況:數據來源(it桔子)
人人車則選擇黃渤作為形象代言人,并于去年4月宣布投入5億元的品牌廣告費。但在去年12月,人人車CEO李健卻出人意料地表示,“平臺已經家喻戶曉了,干嗎還要打廣告?”據報道,2016年,人人車用于品牌宣傳的資金投入高達5億元。
正是憑借這種幾近瘋狂燒錢的路徑,二手車電商完成了對全民的二手車線上交易普及。但在燒錢換品牌的模式下所獲得的交易量價值幾何,目前仍備受爭議。
從“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到“瓜子二手車直賣網,成交量遙遙領先”的廣告語瘋狂覆蓋了LED廣告、公交車、車站、地鐵等人員密集地區,除此之外,各大衛視的黃金時段,也是被代言人刷屏。
但就在幾個月前,某號稱領先市場的二手車電商開始陷入危機。
據第三方機構的監測數據,從今年2月開始,該電商的廣告突然暫停,大概持續10天左右,才恢復了零星的廣告投放。復播后僅一周,廣告投放再次停止。同時,該平臺鋪設在各城市的線下廣告位也幾乎同時消失不見。斷崖式的廣告波動,導致了平臺流量嚴重下滑。
在向新浪科技的回應中,瓜子二手車方面表示,公司沒有停止廣告投放。廣告投放遵循季節因素,春節后屬于淡季,投放因此相應減少。
但有分析認為,瓜子二手車去年2.5億美金的A輪融資已經在過去瘋狂的廣告投放中消耗殆盡,而乏力的營收在龐大的市場費用面前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正是由于資金問題,才導致了其近幾個月廣告投入的無奈收緊。
業內人士對新浪科技表示,在市場發展初期,燒錢的確是獲得市場份額的最快方法,同時可以用來培養用戶習慣和忠誠度。然而,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燒錢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后續廣告帶來的曝光,其轉化率極為有限。
資本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
之前界面曾報道稱瓜子二手車將在5月20號宣布新一輪融資,但后續無相關進展。此時距離獲得上一輪2億多美元的融資消息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半。
不過,瓜子二手車方面表示,公司融資進程正常推進,沒有出現問題。據新浪科技了解,瓜子近日將會發布融資的相關信息。
3、階段性失敗:野蠻生長的背后模式存疑
“不能說完全失敗,需要加上時間范圍的界定,我認為這些二手車電商平臺是階段性的失敗。”梧桐汽車CEO苗剛對新浪科技說。
任何的新興行業在發展之初,都會面臨著一些魚龍混雜的問題,因為行業體系規范的缺乏,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出現。
但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二手車電商是一個超低頻、獲客成本非常高的行業,再加上超長的交易鏈條,交易難度大大增加。
”二手車電商受困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源于二手車是大宗商品,更重要的它還是非標品。“苗剛稱。
對于非標品,價格的影響因素眾多,影響因素的問題會單開一系列專題討論,另外關于怎么做到準確,也會單開討論。估值是給用戶和商家共同使用的產品,一個公允的估值價格,幫助用戶和商家在一個認知預期中,方便快速的實現成交。而行業中定價權在商家,交易決策權在用戶。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也曾對外公開指出:“目前二手車處于較快的發展周期,從質量上來講,二手車屬于非標產品,質量難以確定,再加上目前還處于初級市場,無論是商業結構還是經營者都還未進入到成熟階段。” 故從行業發展來看,僅通過“燒錢”來換取市場份額只是權宜之法而非長遠之計。
“二手車的交易過程遠不止是一個交單的交易行為本身。汽車是典型的非標品,交易過程需要提供諸多附加的服務,比如過戶辦理、售后服務等,服務鏈條長。汽車本身又是高價值商品,為了讓消費者買的放心和安心,必須在線下真槍實彈地對車輛進行檢驗,這實際上是一個重新生產的環節,而不是簡單的交易。”優信二手車執行總裁彭惟廉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發表了同樣的看法。
歸根結底,運營效率和服務的落地,是二手車電商能夠匹敵傳統二手車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但實際上,二手車電商是否真的有希望在這些方面超越傳統二手車商,現在看來還很難。
“打著C2C的旗號,實際上都是在服務車商。最初的設想很好,但C2C很難做,幾乎做不到,都是B2C。”梧桐汽車聯合創始人吳正豪表示。
北京南四環花鄉橋旁的北京舊機動車交易市場的線下二手車商證實了該觀點。市場內一名車商向新浪科技表示:“(在線)平臺并不管交易的那端是誰,只管掙中間的手續費。10萬塊錢的話平臺會抽取3000。”
即便是以C2C之名行B2C之實,在市場更大的5-10萬元區間,二手車電商帶來的正向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在舊機動車交易市場,一名商戶向新浪科技抱怨線上渠道其實并沒有促進銷售:“置頂、刷新成本太高,這些車原本售價也沒多少,利潤太薄了。之前發過也沒什么效果,就不再發了。”
而更大的問題在于,目前的二手車電商并沒有消除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從而未能解決二手車市場長久以來的雙方不信任痛點。
北京舊機動車市場對車商實施了嚴格的準入機制,消費者購車后發現與商家描述不符,可以通過市場向車商索賠2-3倍的交易價格,但即便如此,市場中的商戶還是向新浪科技表示:“99%的二手車都會調表。”
實際上,這也是中國與其他二手車市場市場發達的國家最根本的差異。數據顯示,二手車與新車交易量的比值在美國為3.85:1,在德國為2.37:1,在日本為1.45:1。然而,我國這一數值僅為0.38:1,為美國的十分之一。根據美國交通局的統計,美國每1000人的二手汽車擁有量是780臺,二手車數量占到80%以上。
以美國為例,該國每一輛機動車都有一份檔案,包括下場后的每一次維修、保養、出險等記錄。二手車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可以根據檔案信息,得出一個公允的價格。類似的體系和標準,中國目前并不存在。
“對現階段的普通消費者來說,無論年檢信息、維修信息,還是事故信息,查詢起來都有較大難度。但這些信息恰恰是一臺二手車狀況的最真實體現。人為的設限導致查詢起來阻礙重重。這是導致二手車行業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的重要因素。”愛車的諾諾高級淘車顧問孟凡印告訴新浪科技。
買10萬元到15萬元的新車,確定了款式和車型,可能只有15個選擇,但二手車可能有2萬個選擇,甚至每輛車都不一樣,二手車的定價很難。而目前各家都是自建體系和堡壘。
目前,二手車電商平臺的通行做法,是自建檢測團隊。業內人士對新浪科技透露,各家對外宣稱的上百項檢測標準,實際上既不透明,也沒不具有通行性。檢測結果也沒有打通。
公認的獨立第三方或許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沒有行業的統一標尺,汽車的流通黑箱就難以打破。在這樣的背景下,所有的檢測只能依賴于線下實體評估。
“在中國這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楊浩涌曾公開表示,在美國買輛二手車,查二手車價格有專門的公司,查詢二手車維修信息和事故記錄也有專門的公司,最后買了二手車不滿意還可以直接退,但國內目前做不到。
“究竟哪輛車符合客戶的需求,非常值得探討”,楊浩涌說,非標的行業里,二手車注定是定價交易,但這樣的定價交易在線下很難完成。
實際上,已經有二手車電商試圖通過免費車輛檢測、去除中間商差價、允諾一定期限內無理由退車等方式建立信任,但目前并未在交易量上有巨大的突破。
孟凡印表示:“二手車行業存在的這些固有問題。主要體現在傳統二手車業態上,以互聯網面目出現的二手車企是為了顛覆傳統的業態,包括買賣的不透明。但當跟傳統二手車行業直接對接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沖擊,這種沖擊帶來的后果就是以前存在的問題在這些互聯網企業身上一樣沒少,譬如消費者買到事故車、調表車、泡水車等等。對于想顛覆傳統交易模式模式的互聯網企業來說,還任重道遠。”
“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二手車電商這兩年的發展,”苗剛的看法有些不一樣,“他們在教育用戶層面上還是做出很大貢獻的,往前推幾年,二手車的概念根本沒有這么深入人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