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省心的"富二代"?平安好醫生被控訴抄襲互聯網+

劉志剛 2020-05-11 17:59
分享到:
導讀

平安好醫生這個背靠平安集團的"富二代"似乎是有些不太讓人省心,而平安好醫生似乎也是如此,平安好醫生方面。

近日,人工智能企業雪揚科技控訴平安好醫生不正當競爭,侵犯商業秘密。雪揚科技方面表示,平安好醫生以合作名義,獲得了公司核心產品——安頓預警手表的私密技術文檔和宣傳素材。而平安好醫生方面則否認了這一說法,表示產品系自主研發,在研發過程中不存在任何侵犯其他公司商業秘密的行為。

當然了,事情真假到底如何只有當事人知道,作為外人不能隨意下結論。只不過從一般人的第一感覺出發,可能會下意識的感覺雪揚科技不至于無事生非的碰瓷,對平安好醫生或許會有些先入為主的偏見。不過話說回來,平安好醫生這個背靠平安集團的"富二代"似乎是有些不太讓人省心。

印象分不太高的"富二代":從長期虧損到營銷翻車

關于"富二代",人們似乎總是愿意給予更多的關注。對人如此,對大公司的子公司新業務亦然。

去年,"王思聰被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登上熱搜,但這又如何?后來網上又曝出王思聰母親替其還債的說法,真假如何不知,但想必不會因為還錢發愁。

而平安好醫生似乎也是如此,在它身上也有著鮮明的"富二代"標簽。

根據《每日財報》統計,2015-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79億、6.01億、18.68億、33.38億和50.65億,而年內虧損總額分別為3.24億、7.58億、10.02億、9.13億、7.46億,5年累計虧損近40億。

虧損了,但背靠平安集團的大樹似乎是不算什么。其五大客戶分別是平安壽險、平安產險、平安銀行、平安健康險、平安普惠,這五大客戶在2019年的貢獻收入就占平安好醫生總收入的39.7%。

不過話說回來,有五大穩定的大客戶依舊虧損,試想如果沒有"富二代"的身份,它又將交出怎樣的答卷呢?從這個維度來看,背靠大樹不僅沒能用來乘涼,反而是似乎有那么幾分遮羞的味道。

當然了,對于平安集團而言,如果平安好醫生能夠做大做強,這對于其整個集團生態閉環所帶來的價值也是顯而易見的,或許這也是平安集團會給好醫生加大扶持力度的關鍵。

除了虧損以外,平安好醫生這個"富二代"似乎也會時不時的出現些麻煩,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今年發生的口罩風波。

非常時期口罩緊缺,平安好醫生啟動了"免費送口罩免費問醫生"專項活動,看似直擊痛點的治愈性營銷,可誰都沒想到最后卻翻了車。

據和訊網報道,用戶領到口罩,但要自己出十元以上的運費,每個手機可以領取一個。且規格不一、質量也千差萬別,甚至有人收到了空包裹。此外,運費方面也有評論人士質疑,快遞公司對C端和B端大客戶所收取的快遞費應該不同,而平安好醫生按照C端的收費標準。

特殊時期,當時口罩也是稀缺物,可能會出現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最后也不能怪平安好醫生,它自己可能也覺得冤。然而從參與活動的用戶角度來看,我們很難讓所有人都能保持理性。畢竟活動做好了,平臺受益良多;如果活動玩砸了,平臺自然也需要背鍋。再加上環境的特殊性,這可能給其品牌帶來一定的傷害,而愈合傷口也因為環境的特殊性因子,看起來似乎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對于平安好醫生而言,一方面還是要盡可能快的盈利,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富二代",擺脫公眾對其"拼爹"的認知,證明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平時做事情時還是要細心一點,盡可能的保護好自己的品牌羽毛才行。畢竟作為一名"富二代",不知道有多少眼睛在盯著自己。

信任問題仍是行業硬傷:如履薄冰,切勿自毀城墻

從一般人性的角度來看,壞事總比好事容易讓人印象深刻,而且給人留下壞印象后往往很難扭轉。就像之前的霸王,它就是因為謠言給公眾印象留下印象超過了其它正面引導,導致其到現在還緩不過來勁。在過去的商業社會中,不乏一些曾經做過許多公益的企業由于一些疏忽或者其它不好的行為曝出被大眾拉入黑名單。

在線醫療其實自帶些許社會公益性質,對于這樣的行業,品牌形象經營一定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在前不久疫情防控最緊張的時期,以平安好醫生為代表的互聯網在線醫療平臺帶給我們驚喜。它們在防止醫院交叉感染、緩解公眾焦慮方面發揮非常大的作用,受到不少好評。這對于在線醫療的市場教育、平安好醫生們流量獲取提供了便利。

說到底,在線醫療依舊是個年輕的領域,企業形象、行業形象的好壞對于用戶而言至關重要。平安好醫生方面,前面我們說過的口罩風波從某種程度上看似乎也是一件不好的事件。此外,還會有一些看似并不大的事情,或許也會一點一點的影響它的形象。

據和訊網報道,2019年10月,上海市嘉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轉來的舉報案件線索,反映平安健康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推廣銷售平安好醫生APP時有獎銷售信息不明確的違法嫌疑,并于2019年11月1日立案調查。

據查,平安健康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20年1月22日收到了上海市嘉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罰單,因在從事"平安好醫生App平臺"運營及自營銷售產品等經營活動中所設獎的種類、兌獎條件、獎金金額或者獎品等有獎銷售信息不明確影響兌獎,被罰款2萬。

看似一件不疼不癢的小事,但它其實也不應該被忽視。尊重和敬畏規則,做好活動細節。這是當代企業應該遵守的基本規則。尤其是像平安好醫生這樣的行業龍頭,更應慎言慎行才行,因為它的一言一行代表的可能不是自家企業,而是整個行業。

如今,雪揚科技有限公司指責平安好醫生"健康衛士"產品抄襲雪揚科技旗下安頓產品。

真假與否我們外人不知道,但無外乎兩種結果。

如果沒有侵權這樣最好,這對于平安好醫生、在線醫療行業沒什么太大影響。而且一旦確定,平安好醫生也要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減少不實消息對自己品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可如果是真的呢?那這或許也將是既"口罩風波"之后,平安好醫生品牌形象遭受的又一大打擊,最好還是自己早早認錯為宜。

與"富二代"身份的平安好醫生相比,北京雪揚科技有限公司看起來似乎是弱小了點,據天眼查顯示的信息來看成立時間不長,相關新聞主要還都圍繞這兩天與平安好醫生的爭議。

然而,弱小就意味著蚍蜉撼樹自不量力?不見得!

2018年的時候,騰訊立知被聲稱抄襲了"即刻"APP,自媒體、網友一片嘩然紛紛聲討,而騰訊方面也將其火速下線。

當然了,目前還處于雙方各執一詞的形態。據了解,雪揚已將與平安好醫生往來的文件和協議以及微信聊天記錄都進行公證,并將此事委托給山東睿揚律師事務所并向法院提請訴訟,相信不久之后孰是孰非法院自有公斷。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轉載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平安 好醫生 富二代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