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避難”「圣地」區塊鏈

叁幣財經 2018-08-29 16:41
分享到:
導讀

新一輪監管風暴或重擊加密貨幣行業

影《讓子彈飛》有段臺詞一出世便成經典:

“得先讓豪紳出錢,帶著百姓捐錢。豪紳捐了,百姓才跟著捐。錢到手后,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在葛優飾演的湯師爺說出這段臺詞時,恐怕他自己也想不到:

8年來——電影于2010年底上映——人們每每看到自己搞不大懂的行業或企業,卻備受資本追捧,動輒投資數億、估值百億的時候,都會拿這話來自我調解。

遠的比如已經紛紛涉險過關的新經濟企業,大都流血上市,估值一再被現世擠壓,以至不得不拉著一群忠實的粉絲一起學習價值投資;

近的就比如,眼下均在摩拳擦掌、搖旗吶喊,一定要到香港來上市的區塊鏈企業。

8月27日晚,港交所披露易顯示,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01611)大股東分別向火幣集團董事長李林和裂變資本董事長滕榮松轉讓73.73%和6.8%的股權,轉讓完成后火幣集團成為桐成控股實際控制人。

換句話說,火幣集團有可能在香港借殼上市。

u=1065708734,1626245886&fm=11&gp=0.jpg

火幣是誰?官網的介紹是:

自2013年成立以來,火幣平臺累積交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一度成為全球最大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占據全球50%數字資產交易份額,先后獲得真格基金、紅杉資本的投資。

Welcome to Hong Kong!

歡迎加密貨幣交易所來傳統證券交易所……找錢。

新聞要連起來讀才有意思。

8月21日晚,一大批加密貨幣的自媒體微信公眾號被突然封禁,其中不乏“金色財經”、“火幣資訊”“幣世界快訊”等知名幣圈自媒體。

8月22日,北京市朝陽區金融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一份文件《關于禁止承辦虛擬幣推介活動的通知》,其內容就是標題所述。

“新一輪監管風暴或重擊加密貨幣行業?!?/span>這是輿論的普遍共識。

于是當8月27日晚間火幣(沒錯他們家微信公眾號也在這次封禁之列)宣告成為香港上市公司實控人之時,一切才不顯得太突兀。

只是這動作實在是快——畢竟如今“豪紳”最不差的可能就是錢了。

而如果我們把新聞的時間線再拉長一些,就會發現更有意思的事實。

早在2016年2月,“火幣網”創始人李林便在交易系統連續買入,最終占股56.72%成為新三板掛牌企業“般固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并在4月將公司更名為“財貓網絡”。

當年10月,財貓網絡就(急不可耐地)完成第一次定增,募集資金總額約4007.6萬元。

可千萬不要認為“玩兒幣的”就瞧不上傳統金融,李林搞完新三板搞港股,手法之嫻熟不在中環一眾資本玩家之下。

不過也不能認為這是李林“貪得無厭”,大陸、香港資本市場都占個坑,以“借”到更多錢什么的。

因為無論是曾引起“9·4大洗牌”的《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2017年9月,央行等7部委發布),還是8月21日起從封禁微信公眾號開始的新一輪監管風暴,都在昭示著一個事實:

無法與“幣”脫開干系的大陸區塊鏈企業,尤其是已經做大的龍頭,都必須為自己的未來好好打算了。

赴港/美上市,將公司變為公眾企業,或許是一條不錯的路子。

這并不是什么新鮮idea,畢竟“玩兒幣”的這些大佬,個個都是人中龍鳳,有想法有搞頭自然早就有在行動的了。

其中以“礦機三巨頭”最為矚目。

目前,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三大礦機巨頭均在謀求港股IPO。

今年5月,嘉楠耘智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預計于8月完成IPO,估值約120-180億美元。

6月,全球排名第三的比特幣礦機生產商億邦國際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尋求香港上市。

比特大陸則有可能就在最近一兩周有具體行動。過去兩個月中,其已連續完成兩輪私募融資,估值分別為120億美元150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的報道顯示,嘉楠耘智2017年全年凈利潤3.61億元人民幣;億邦國際去年凈賺約3.8億元,其中,區塊鏈業務同比增長1690.3%,成為第一大主營業務。

目前,比特大陸的市場占有率是嘉楠耘智的3-5倍,凈利潤約為其22倍。有投資機構對比嘉楠耘智的估值認為,“比特大陸IPO估值并不高,有較大的增長空間?!?/span>

除去李林的火幣網、全球“礦機三巨頭”之外,與香港市場還發生深度關系的,就是曾經宣言要“決戰區塊鏈”的PE大佬姚勇杰

特別申明:區塊鏈行業ICO項目魚龍混雜,投資風險極高;各種數字貨幣真假難辨,需用戶謹慎投資。本平臺只負責分享信息,不構成特別任何投資建議,用戶一切投資行為與本平臺無關。

投資 企業 香港 估值 資本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