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公眾號集體“陣亡”,幣圈寒冬再降溫區塊鏈

金評媒 2018-08-25 11:50
分享到:
導讀

此次區塊鏈微信公眾號的大范圍封禁,只不過是“幣圈”寒冬中的再一次降溫。

區塊鏈公眾號集體“陣亡”,幣圈寒冬再降溫 - 火球

區塊鏈概念大熱之后,網絡上涌現出一大批打著區塊鏈幌子的媒體,今天宣揚一下概念、明天推薦一個項目,其目的大多是想誘導更多不明真相的投資者,買入相關的ICO項目,進而進行集資詐騙。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這類媒體中還是有一些真玩家的,但是奈何居心叵測的人太多、上當被“割韭菜”的人也太多,導致區塊鏈這個本該成為創新領域代表的新興技術,成為了“詐騙”的代名詞。

而就在最近,這類媒體遭遇到了一場大劫,包括金色財經、火幣資訊、幣世界、深鏈財經等在內的大批區塊鏈微信公眾號被封停。微信給出的理由是:部分公眾號涉嫌發布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帳號被永久封停。這與當初人民網發布文章所點出的一樣,該類“媒體”紛紛被指責有償薦幣誘導投資人、以“私募”之名變相推介ICO。

要知道在今年7月份,微信就已經開始對虛擬貨幣交易進行了限制,禁止使用微信支付進行虛擬貨幣交易,那么這次大范圍封禁,或許預示著未來微信公眾號針對區塊鏈這一領域,還將出現更加嚴厲的措施。

在此次被封禁的賬號中,大多數為行業內的頭部大號,雖然已經被微信永久封禁,但是這似乎并沒有影響到他們對區塊鏈的“執著”,多數平臺表示,自身業務并未受到影響,還會“注冊新號、改頭換名、重新再來”。在小編看來,其潛在含義就是“韭菜還沒割完,不可能撤退”。

自打區塊鏈火了,它能發幣、攥項目的特點就被充分利用起來,相關的媒體也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涌現,從去年下半年至今,新增加的區塊鏈媒體、自媒體已經高達485家。龐大數量的背后,是對利益的盲目追逐,而能夠獲得正常投資的僅有四分之一,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媒體選擇通過軟文包裝來推廣ICO項目,進而獲取收益。

實際上,此次區塊鏈微信公眾號的大范圍封禁,只不過是“幣圈”寒冬中的再一次降溫,早在今年5月份虛擬貨幣平臺被清退、ICO及數字貨幣交易被定為“違法”之時,行業就已經迎來了非常嚴峻的形勢。如今公眾號的封禁,或許能向區塊鏈相關的業內人士發出警示,專注區塊鏈的技術層面優勢,放棄融資發幣等行為,充分利用其去中心化和可溯源的特性,開展相關業務。

就像如今騰訊就已經開發出了首張區塊鏈發票,阿里也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跨境轉賬的應用。所以說,區塊鏈并非只有“融資發幣”這一條路可以走,其獨特的技術屬性,證明其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只要正視及善加利用,區塊鏈所能創造的財富或許并不比“融資發幣”來的少。

區塊 媒體 微信 公眾 ICO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