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行業都用力砸廣告,毛戈平IPO后為什么沒這么做?金融

陳碧婷 2017-09-29 20:10
分享到:
導讀

與其夢想相反的是,作為一個想做高端的品牌,自身既不生產產品,在研發投入上也遠不及行業均值,毛戈平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究竟何在?

總給女人“面子”的毛戈平,不知道這一次登陸資本市場,監管層會不會給它“面子”。

與東田時尚(835547.OC)、北京吉米專注化妝服務和培訓業務不同,老板同為造型師出身,毛戈平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毛戈平股份)業務側重于毛戈平本人“加持”的化妝品。

10多年商海沉浮,毛戈平和妻子汪立群控制的毛戈平股份,去年實現營收3.42億元,其中來自百貨直營渠道的營收貢獻達到2.13億元,占比75.04%。

從渠道布局來看,毛戈平確實是想把品牌向高端打造。

與其夢想相反的是,作為一個想做高端的品牌,自身既不生產產品,在研發投入上也遠不及行業均值,毛戈平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究竟何在?

難道,僅因為毛戈平化妝水平一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化妝品就天然具有好品質?

毛利率83%

高出資生堂、歐萊雅一截

1995年,毛戈平作為劉曉慶版《武則天》的化妝師一炮而紅,在演藝圈和時尚圈,他至今還是國內本土化妝師的標桿性人物。

雖然是大IP,但毛戈平懂得花無百日紅。

1998年離開浙江省越劇院后,毛戈平就著力打造自己的化妝品公司,到了2000年,索性創立與自己同名的化妝品牌。

當同行李東田、尚濤以及吉米還在從事老本行化妝服務時,毛戈平早已從一名化妝師跨進商界,他的商業模型其實很簡單:化妝品銷售和化妝培訓學校。

毛戈平將旗下MGPIN定位為輕奢、高端化妝產品,“至愛終生”定位于大眾、流行。

毛戈平股份招股書顯示,從2014年到今年6月,公司產品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83%左右,比國際大牌歐萊雅71%、資生堂的74%,還高出一截。

這主要依賴于公司中高端品牌MGPIN的直營銷售模式。毛戈平股份百貨直營專柜逐年上升,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直營專柜數量分別為96個、109個、118個和125個。

從銷售渠道的布局來看,毛戈平確實是與高端品牌站到了一起。

隨著專柜數量上升,銷售額自然水漲船高,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直營渠道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65億元、1.84億元、2.13億元和1.21億元,一度占到總營業收入的75.04%。

對毛戈平股份來說,渠道的擴張,是其現階段業績增長的制勝法寶。

從公司的募資可窺一斑:渠道建設擬投資2.29億元,占了三大募資項目的六成以上。

不生產、輕研發

競爭力何在?

相比對標的國際品牌,毛戈平還只能算是小眾品牌。

毛戈平本人可能對自己的知名度相當自信,在品牌的推廣上不太舍得投入。

2014年至2016年,廣告投放金額分別是1132.71萬元,1142.96萬元和1441.25萬元。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3.42億元,廣告投放占比營收約4%。

這與整個化妝品行業的趨勢確實不太契合。

再看看其他國產化妝品是怎么做的?百雀羚曾經砸下1.8億元奪得2015年第四季《中國好聲音》的特約贊助權,以及后續不斷的市場推廣活動,終于坐上了國產化妝品品牌的頭把交椅;剛剛過會的珀萊雅也擬拿出3.6億元投入到品牌建設中。

由此可見,未來化妝品品牌要想做大,砸廣告仍不可避免。

尤其毛戈平股份旗下的品牌MGPIN,直接對標芭比布朗(Bobbi Brown)和魅可(MAC),可是,高端市場早就被海外品牌壟斷,毛戈平股份目前的市場份額僅有0.3%。

更讓人擔憂的是,公司產品全部來自于外協工廠,也就是說,公司本身不生產化妝產品,只是產品的“搬運工”,那么產品質量如何保障呢?

另外想重點說說的是,毛戈平的化妝品賣著國際大牌的價格,其產品本身的價值究竟何在?

從招股書來看,毛戈平股份對對研發也不太重視。截至目前,公司研發人員只有15人,占比公司總人數1321人的1.14%。珀萊雅的這一比例是4.52%,丸美股份是4.24%。

不僅研發人數少,在研發費用投入上,也顯得非常小氣。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都沒有超過營收的1%。丸美股份是3.65%,珀萊雅2016年是4.57%,整個行業平均研發投入是營收的3%。

毛戈平股份自己既不生產產品,又不重視產品研發,其產品銷售難道全憑毛老板刷臉?

來源|微信公眾號:斑馬消費

毛戈平 化妝品 品牌 股份 公司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