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美國奪冠,華為國內稱雄,三星與華為的差距在哪?通信
用一句俗語來形容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的話,我能想到的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換大王旗。 」
用一句俗語來形容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的話,我能想到的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換大王旗。 」
三星手機算是老牌的手機品牌了,從摩托羅拉到諾基亞,再從HTC到蘋果,憑借著不俗的外觀設計與產品配置,三星在手機領域的地位一直穩如磐石。
根據凱度集團最新公布的調研數據,三星智能手機在今年第二季度(4月-6月)成為了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魁首。
第二季度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36.2%,對比第一季度增長了3.3%。
從這種快速的增長速度來看,美國智能手機的消費者對三星可謂青睞有加。
三星在美國手機市場攻城奪寨好不快活,但東邊日出西邊雨,對比在中國手機市場三星卻顯得舉步維艱。
原因無他,因為去年三星Note 7 爆炸事件后,三星最先進行產品召回的地區是美國與韓國等,然只字未提中國。
當時這樣的行為引起了國內用戶的強烈不滿,在國內消費者的激烈譴責下,三星才不得已采取了中國Note 7的召回措施,所以從那以后,三星在中國市場的情況可謂極不樂觀。
據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報告顯示,中國手機品牌的第一位是華為手機,其次是小米手機,再者是OPPO與vivo。
而在美國大殺四方稱雄爭霸的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的排名卻只在第六位。
對比美國與中國的兩款冠軍智能手機品牌,三星與華為的差距在哪?
在智能手機在國內剛剛興起之時,國內的手機市場基本被國外品牌分割或壟斷。蘋果、HTC、三星等占據著國內大部分市場份額。
后來國產手機品牌華為、小米、OPPO、vivo等相繼崛起,對比以往的手機行業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下的華為手機在國內手機市場可謂蓬勃發展,當國外手機品牌蘋果三星為今年逐步流失的市場份額而大為焦急時,華為倒顯得閑庭信步。
這種底氣來源于華為的產品出貨量。在全球的手機市場上,就第二季度來看,三星以7950萬部的出貨量排名第一,蘋果以4100萬部出貨量穩居第二,華為以3850萬臺的出貨量排名第三。
就這組數據來看,華為與蘋果的差距已經在逐步縮小,第三季度倘若iphone 8不被國內用戶買賬的話,那么華為畢竟超越蘋果,從而與三星正面對抗。
而三星因為去年Note 7的爆炸門事件,已經在國內喪失掉了大部分口碑用戶,又因為之前的“薩德”事件,市場份額急速下滑。
三星高冷的態度與售后問題也都深受國內消費者詬病,在Note 7爆炸之前,國內消費者關于三星的維權事件就已經層出不窮。
也可以說Note 7的爆炸并不是一個契機,各種維權事件才是導火索,最好因為Note 7的爆炸門才全面崩塌。
后來三星一直極力想挽回在國內丟失掉的品牌形象,但卻顯得杯水車薪。
三星的錯在于最初沒有重視國內市場與國內消費者,從而致使一步錯之后步步都錯,以至于在中國市場迅速丟掉市場份額。
雖然三星即將發布旗艦新機Note 8,但想指著一款產品就挽回在國內所流失的消費者,小樓個人覺得,極其困難。
華為在國內的擁護者頗多,近幾年呈現出一種井噴式增長,三星與蘋果在國內市場份額下降的一部分原因是其用戶很多轉戰華為,變成了華為手機的消費者。所以說,華為手機的崛起也并非一蹴而就。
中國人講究因果,一個品牌或一個公司的成功一定擺脫不了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華為的成功人和占據著很大的因素。
據說工信部統計出的數據所顯示,中國手機用戶數量達到了12.56億人,這個數字換句話說相當于中國90.8%的人都在使用手機。
中國這樣龐大的手機市場是國外任何一個國家的手機市場都無法比擬的,所以就目前來看,雖然三星與蘋果占據著很大的手機市場份額,但未來也極容易被華為所超過。
而國內手機品牌的井噴式增長之后,也加劇了國內手機品牌與國外手機品牌的博弈。
國內的代表廠商以華為與小米為首,OPPO、vivo、金立等緊隨其后,華為與小米能成為行業魁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們對于國內消費者的重視程度。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用在手機與科技行業也相當符合。
三星雖然配置外觀都極其一流,但在“民心”上卻相差甚遠,如果想要重新奪回國內市場,就要摒棄這種“有才無德”的姿態,像華為與小米學習,或許還可以風云再起。
來源:白小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