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網絡CTO王文彬:做雙11物流要像造火箭一樣金融

創業家 2017-10-31 18:15
分享到:
導讀

還有十幾天,第九個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即將到來。

還有十幾天,第九個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即將到來。如果站在中國物流業的歷史長河中來看,這將是中國智慧物流最關鍵的一年:菜鳥網絡推出了大量基于智能機器人和算法的無人倉,同時帶動中國快遞行業整體升級,數百條自動化流水分撥線投入使用……毫無疑問,智慧物流時代在中國已經到來。

按照國家郵政局的預估,今年雙十一期間,全行業將要產生超過10億筆包裹。這個數量已經和歐美人口數量相當。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中國春運,公路鐵路航空等合計日均發送旅客數量也不過一億左右。這已經相當于中國2006年全年產生的包裹量。

雙11,對物流來說,是一場商品的春運,也是中國商業基礎設施的一場大考。這一年,商業形態也在發生變化,新零售發端,線上線下界限被打破,物流業還需要應對新變。這個雙11,菜鳥怎樣和中國物流業一起迎接新的考驗?

曾從事NASA有關項目的菜鳥網絡CTO王文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雙11物流和造火箭一樣,都是技術活,更是復雜高科技的組合。”在他看來,物流業正在迎來一場技術升級之戰,需要用智慧技術來協同全社會資源去應對,而不能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中國快遞更快了的背后

記者:我留意到最近有新聞說,本應該寄到成都的救命藥寄到昆明耽擱了時間,應該說今天社會上對物流還有一些抱怨,菜鳥成立四年來,是怎么來改變物流業?

王文彬: 撇開業務,在技術上菜鳥網絡一直做的是三件事。第一個是自動化,今天我們一個包裹從商家出來到消費者端,要有十幾個人要去觸摸,如果都變成機械臂、機器人或是無人機,能夠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第二個是智能化。可以理解成,用最短的路徑、最快的時間送達給消費者,節省成本,提高消費者體驗。這里面還可以細分成局部的智能化,如怎么有更智能的倉和派送路徑,還有全局的智能化怎么更高效的把貨放在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

記者:菜鳥網絡本身并沒有快遞員也沒有快遞車,你們怎么去改變行業?

王文彬:這是我要講的第三件事情,協同。菜鳥要像修路架橋一樣給物流行業做基建,用技術和合作伙伴一起讓中國快遞更快。

未來如果每天10億筆包裹,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做得起來,一定是一個生態。為什么說菜鳥第一天就不做自營而是做平臺,那是因為我們看的是未來一天10億筆包裹,不是1000萬、2000萬筆包裹。

協同不可能是人肉協同,必然是業務加技術協同,用我們的技術,很快搭成一張這個網出來,供全社會來使用。譬如說我們做的電子面單,目前在行業覆蓋率達到90%。

電子面單是一個載體。有了它,我們做了智能分單,現在你收到的包裹,上面的電子面單已經很少見有手寫的大頭字了,這就是因為我們做了智能分單,現在一個包裹從發出的時候就知道要去往哪個轉運中心,哪個分撥中心,哪個網點,不用再人工手寫分單。類似這種東西,我們會將技術普及到全行業,讓行業都來用,加速行業整體的發展。

消費者可能感知最明顯的是這幾年中國快遞普遍速度更快了,這背后是菜鳥用智能和協同,在一直推動著我們的物流合作伙伴共同進步。

菜鳥是合作伙伴的眼睛

記者:我們都知道雙11最后考驗的都是物流,對菜鳥來說,雙11意味著什么?

王文彬:2009年天貓首次開始舉辦了雙11活動,今天已經變成了一個重大的全球狂歡節,不僅僅是購物,還有娛樂等等,變成了很多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要注意到,從本質上來看,雙11并不是阿里巴巴這家公司的促銷活動,而是幾乎全社會都在參與的一場重要商業活動,已經成了中國商業基礎設施的峰值考驗。

物流業是這場活動的重要基礎。今年國家郵管局預測數據顯示,雙11期間全行業可能產生10億包裹。這相當于2006年中國全年的快遞量。這10億個包裹不僅僅是派送的問題,還涉及到很復雜的物流問題。譬如說這些商品的調撥需要車輛,這些商品的存儲需要倉庫,做好了這些,才是派送的問題。如此漫長的物流鏈路,菜鳥要用技術,去協同整個社會資源去處理。

單靠一家公司,即便是你的服務再好,也解決不了這樣量級的配送難題。我個人感覺,做雙11物流和造火箭一樣,都是技術活。

記者:今年雙11,菜鳥打算怎么應對?

王文彬:今年雙11,我們會用很多技術手段來應對,全面提升消費者體驗。一方面我們今年在全國多地都開始建立無人倉。不僅僅是我們,很多菜鳥的合作伙伴也建立了自動分揀線,雙11之前全行業光自動分揀線就上了100多條。可以說,行業已經整體跨入到智慧物流時代。這帶來的好處就是倉內、干線工作效率大為提升,商品破損率降低。

此外,我們事先跟合作伙伴做了很多數據分析、數據的預測,可以精確到這條線路可能有多少單量,備多少輛車,也就是說讓他有一只眼睛。

以前這些合作伙伴都是蒙著眼的,他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包裹數,也不知道浙江有多少包裹數,廣州有多少包裹數,更不知道浙江要發往北京有多少包裹數。現在基于大數據,我們都可以做出預測,從而讓大家提早準備。

基于大數據預測,我們會提前設置前置倉,把爆品提前調撥放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今年雙11,我們的前置倉已經覆蓋所有一二線城市。雙11還沒來,其實消費者要買的商品已經與他們零距離接觸了,保證了送貨的速度。

還有我們的智能分單,智能分單準確率在99.99%,效率提升也很明顯。以往包裹發出后,要在轉運中心、分撥中心、網點,由人工根據地址來識別,把包裹發往下一級網點,有時會發生發往北京的包裹送到廣東的情況,影響消費者體驗,快遞公司也要為此付出很大的成本。

今年雙11,我們的智能分單覆蓋率超過九成,包裹發出的時候,就知道包裹要途經哪一個轉運、分撥中心以及網點,包裹運輸投遞的效率高準確率高。

今年我們還能夠通過對全網數據以及合作伙伴運力進行實時計算,預測出未來哪一條包裹流轉的路徑可能發生擁堵,因此在商家發貨時就及時預警,給商家其他建議,避免所有的包裹都堵在一家快遞送公司。

記者:我看你提到了無人倉。目前物流業內也有一些公司宣稱啟用了全球首個無人倉,菜鳥網絡的無人倉有什么不同?

王文彬:作秀和真的投入使用是兩碼事。菜鳥在廣東惠陽、浙江嘉興、天津武清、武漢黃陂等地方建立了多個無人倉,這些倉都是已經實際運營的,會投入到今年雙11之中。相比只是用來作秀的一些企業,我們是率先遍地開花,而不是單點實驗性質的。

對我們來說,菜鳥自己做好還不夠,我們更看中的是,借此帶動行業一起來升級。因為從菜鳥成立的時候,我們就知道,物流的問題不是一家公司能解決的,和全行業的伙伴一起升級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很高興看到今年各家快遞公司、倉內分揀公司等都在加大智慧物流的投入,他們是菜鳥最好的合作伙伴,大家共同攜手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記者:現在都在提新零售,線上線下好像已經沒有界限了,物流業怎么面對這種新變?

王文彬:今年雙11,我們用技術為商家賦能,讓商家能更快的發貨,有很多的玩法。譬如說,以前商家線上銷售和線下銷售,線上是線上的玩法,線下往往都是幾大代理商,各管一條渠道,不能形成統一的調度。我們使用技術為一些商家賦能,讓線上線下一盤貨,有統一的供應鏈,能夠靈活的商品進行調度,能夠去做到門店發貨。對消費者來說,這種物流體驗是極致的。

菜鳥要讓消費者爽

記者:你多次提到了消費者體驗,菜鳥要給消費者什么體驗?

王文彬:菜鳥提供的終極價值是蠻清晰的,我們希望經過菜鳥的驅動以后,全國24小時送達,全球按72小時送達。當然有一個前提條件是,夠更高效低成本去做這個事情。

還有今天好的物流體驗并不僅僅是快。我們希望能與消費者實時互動,及時了解消費者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要讓消費者感覺到爽。

坦率的說,雖然我們已經做了很多,由于這是一個從未有過的快遞量級,最后一公里配送還是可能存在壓力。菜鳥也做了很多準備,與物流合作伙伴一起在全國投入4萬家菜鳥驛站,近20萬組智能快遞柜和數十萬快遞代辦點。這些場所將與上門服務一起,為消費者提供便捷、安全、多元的配送服務。

記者:您個人覺得,這幾年雙11有哪些一些變化?

王文彬:在菜鳥的帶動下,全行業的智慧物流水平在不斷提升,我們跟合作伙伴的合作變得非常緊密,整個行業協同的力量其實開始發生。這些年大家有一個明顯的感受就是,哪怕雙11,物流速度也快起來。應該說,每一年雙11的包裹數量都在高速增長,但是我們應對也越來越從容。

來源|微信公眾號:創業家

包裹 物流 消費者 已經 行業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