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VS蘋果=中國VS美國:全球消費電子創新主導權正式交接通信

王冠雄 2017-09-15 13:57
分享到:
導讀

“手機界春晚”新一代iPhone發布會一度意味著更炫更新的亮肌肉,然而今年中國手機廠商沒有讓蘋果專美,小米MIX2全面屏手機就先于iPhone新品發布會登場,這是要與iPhone公開打擂臺的節奏。

“手機界春晚”新一代iPhone發布會一度意味著更炫更新的亮肌肉,然而今年中國手機廠商沒有讓蘋果專美,小米MIX2全面屏手機就先于iPhone新品發布會登場,這是要與iPhone公開打擂臺的節奏。

全面屏、無線充電、臉部識別、全陶瓷,雙方的PK戰種種黑科技輪番登場,吃瓜群眾一時半會還真鬧不明白。

小米和iPhone作為中美手機業的重磅玩家,這場火星撞地球的較量,一方面印證著中美制造與研發實力的進步,全面屏等小米獨創的新技術迭代;另一方面,是“場景電商”“社群電商”等中國背景下的營銷語言,讓消費電子的創新主陣地也在逐漸向中國移交。

今天我用一種更為宏觀的視角來解讀一下,小米與iPhone背后的國家力量。無關兩大品牌的高低對比,更多的是想讓大家看到手機產業核心玩家的共同認識與戰略行動。

【小米VS蘋果=中國VS美國】

當紅炸子雞小米和無冕之王蘋果都是手機產業實力雄厚的高手,兩大高手過招,路數頗有意思。

“互聯網思維”附體的小米憑借高性價比和頂級營銷走紅之后,引發了無數“米粉”為之瘋狂,也帶動了中國本土智能機迎來了規模性繁榮。

而在斬獲了高粘性核心用戶群之后,小米將供應鏈、研發能力當做了手機的核心環節去壘實。

去年全面屏概念已經發布就引發了行業地震。不僅讓小米MIX手機贏得了美國IDEA設計金獎,更被媒體稱為“指明了未來手機的設計方向”。果不其然,今年各大廠商都在布局全面屏。據業內人士透露,今年到明年一季度18:9全面屏資源都很緊缺。

正所謂先發制人、后發制于人,別家一代全面屏產品才剛剛拿出來,9月11日小米MIX2的發布已經打開了全面屏2.0時代的大門。供應鏈的江湖就是這么神奇。

對比之下,蘋果也一直在布局新技術。正如前面所說,今年蘋果發布會是一次實實在在的亮肌肉。相較于前幾代的改良式創新,這次iPhone8及X系列確實給了我們不少驚喜。無線充電、全面屏、Face ID、VR、手表、IoT等等,可以看出蘋果在新技術上的壁壘確實領先。不過這種驚喜,更多地是體現在產品集群上。僅就手機而言,“迷之劉海”就讓人對iPhone全面屏的完美主義幻想有點坍塌了。

小米手機對陣iPhone,有點像中國對決美國。中國是“市場+供應鏈”基因,美國是“技術+創意”基因。當中國產業界逐步在技術、創新設計等環節追趕甚至超越美國業界時,憑借強大的市場空間和供應鏈根基,毫無疑問將獲得真正持久的競爭力。

畢竟,如今中國在人工智能、臉部識別、創意創新上都在逐漸掌握世界級話語權。真正的超級巨頭其實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短板。相較于iPhone“在中國制造運到美國再回來就漲一倍”的困局,正在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的努力下消弭。

以中國手機產業生態圈的制造水平、渠道通路和迅速趕上的技術能力,小米們想要在產品上贏過iPhone并非不可能。

這場中美智能手機創新之戰,到底是持久戰還是狙擊戰,恐怕就取決于小米們的進化能力到底有多快多強了。

【發力猛追,小米新品有何不同】

國產旗艦手機在消費者眼里往往有著“高性價比+質量比不上iPhone”的刻板印象。

確實在智能手機增量市場快速崛起的時期,由于工藝精度和投入對生產成本的影響,高性價比往往意味著工藝上的欠缺。而在存量市場,當國產品牌真正開始發力之后,類似于小米MIX2帶給我們的驚喜居然不亞于“喬布斯時代”的iPhone。

MIX之前,大家管這類手機都叫“無邊框手機”;小米MIX之后,“全面屏”這個專業術語居然就流行了起來,國產安卓機與iPhone之間的差距再次被無限縮小。

小米MIX2幾乎在每一項中國消費者在意的細節上狠下功夫。不僅采用了超大視角的全面屏設計,而且配備懸臂式壓電陶瓷導聲、整合傳感器超聲波發聲、定制屏幕圓角和四曲面全陶瓷機身設計等,這些功能對用戶體驗的提升都體現在制造成本上。

如果說MIX2是對工藝制造的極致體現,那么在小米Note3上,我們還能看到人臉識別解鎖黑科技,以及變焦雙攝等應和市場需求的功能提升。

獨屬于中國制造的福利來了,在國內完整產業鏈的全方位實力加持下,相比于iPhone,小米MIX2和Note3等新品,在價格上也有著絕對的優勢。高端設計、制造工藝、高性價比,小米憑借MIX2直接喊話蘋果:一旦中國廠商開始對工藝、設計、技術追求極致,就會呈現出可怕的競爭力。

這場小米發布會,更像是一次國產廠商對蘋果吹響的反擊號角。或許這個在制造、創新上都不斷攀登的品牌,憑借強大的“品質價格比”,會讓蘋果這一次真的“壓力山大”。

【全球消費電子主導權爭奪戰,小米已摸索出打法】

或許我們應該從更大的視野來分析這場中美智能消費電子產品的互搏。

在消費市場上,電子產品是新經濟的原命題之一,中美歐等大市場處在高頻的共振之中,也就是說,要拿下這場戰役,必須從全球的戰略和趨勢來觀攬行業。

另外,手機作為智能時代的強入口,必須能夠承載起更多產品集群的智慧大腦這一定位,這就要求產業生態在產品集群上要足夠前瞻與廣闊。這也是為什么蘋果發布會上智能手表、macbook pro、無線充電等等協同發布,不僅僅是為了“花式秀技術”,也是蘋果在為未來的智能互聯生態集群做鋪墊。如果只將目光聚焦于手機,無疑會被蘋果帶跑偏。

令人嘆服的是,小米早就開始了全球化的遠程與消費電子生態圈的構建。在印尼、印度等新興市場,小米手機是絕對的市場領先品牌,甚至有本地化的生產線。今年Q2海外出貨量暴漲了324%,據IDC報告最新數據顯示,印度整個手機市場小米排名第二,占有率達10.7%。反觀蘋果,今年第二季度 iPhone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不管是較上一季度還是去年同期都有所下滑。增長率就是機遇,就是發展速度。在市場競爭中,中國速度就代表著絕對的增長紅利。

前面我說過,蘋果新品發布會是一次新技術新產品的集體亮肌肉,而小米也毫不示弱,在消費電子生態圈的建設上,憑借著全球領先的供應鏈根基,以及全球最大的粉絲消費市場,小米幾乎做什么都能成,小米電視、小米路由器、小米手環、小米盒子、小米空調……小米系智能產品也將成為新智能手機的核心要素單元,為萬物互聯的未來生態打下了繁榮的基礎。

用雷軍的話來說,小米從七年前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推動全行業進步,在探索的路上永不止步。以創新為基因,小米沿著這一思路快速奔跑,已經有了掌握全球消費電子主導權的核心優勢。

小米MIX2實現了一場全面屏趨向完美的進化。市場上沒有永遠的王者,昔日霸主諾基亞已成明日黃花,誰又能保證現在很強的蘋果能常勝呢?

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永遠的企業。未來誰能笑傲江湖,還說不好。但是在中國速度的加持下,小米讓這場中美消費電子的創新之戰,分外好看。

來源:王冠雄

小米 手機 中國 iPhone 蘋果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