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已破——《最新挖礦生態市場數據解析》(礦機公司及生態篇)區塊鏈
本文帶你了解挖礦生態,詳細羅列一下挖礦所必須要具備的條件。
從現有的算力格局來看,數字貨幣相應資產的產出量會隨著設備更新的不斷上升。那么挖礦設備體系以及整個挖礦生態也會不斷地豐富和完善,此番,我們將會對市場現有的挖礦生態以及挖礦設備公司的發展做一次解析。
首先我們要了解挖礦生態,就必須要為大家詳細羅列一下挖礦所必須要具備的條件。
挖礦需要具備的四大條件:
(1)礦機:專業挖礦設備,能夠提供較大的算力獲得一定可觀數量的對應虛擬數字貨幣;
(2)配套設施:電源、網絡連接、散熱設備及溫度濕度適宜的外部環境;
(3)挖礦軟件:礦機運行需下載、配置專門的挖礦軟件;
(4)礦池服務:礦機需設置接入礦池,根據礦池分配模式獲得挖礦收益。
我們將以上四大挖礦必備條件分層列入以下金字塔層中,這樣也會更加直觀地看出挖礦生態中從底層至頂層的生態情況。
我們也將此生態中對應的業務進行了劃分,分別是礦池服務、挖礦設備、以及最新的云挖礦服務。DAS也以數據庫中全球范圍內對應的154個主要礦池、120家礦機設備公司和188家云挖礦服務公司作為對應的基礎數據,對整個行業作出解析。
一、礦池掘寶
中國古典小說中有稱“金鱗豈非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那么在整個挖礦生態當中,礦池就是魚和龍的誕生之處。從全球154個主要礦池的情況來看,礦池業務的主要模式就在于聚集算力,為礦工群體提供對應幣種挖掘的服務。而商業模式則主要為以挖掘數字貨幣所產生的抽成,衍生的營收方式也有廣告等方式。
以上為當前提供對應數字貨幣幣種挖掘的礦池數量排行。從礦池提供對應的幣種挖掘服務來看,目前在挖礦市場上最為熱門的挖礦幣種為ETH,共有43個主要礦池提供ETH挖掘服務。排行第二第三的幣種為BTC與ZEC,分別都有31個主要礦池提供挖掘服務。從近年的市場走向來看,挖礦市場的重點已經由BTC向ETH調整,大部分的礦場主要的幣種挖掘對象已經是ETH,而不是數字貨幣第一標桿比特幣。這也與上一篇(算力篇)中提到闡述的原因不無關系,比特大陸螞蟻系列礦機推出了革命性ASIC芯片在Ethash算法項目上的解決方案——螞蟻E3;嘉楠耘智旗下阿瓦隆礦機也推出了A9系列7nm礦機。挖礦設備的更新讓ETH的挖掘方式從以往單純的GPU挖掘擴展到支持ASIC礦機挖掘。其次,ETH背后的智能合約生態體系也越來越被更多的行業從業者認可。
從其他幣種的表現情況來看,支持挖礦的礦池數量還都較少。市場上主要挖掘的幣種分別為:ETH、BTC、ZEC、XMR、ETC、LTC、ZCL、EXP、DASH、ZEN。
礦池的抽成比率是直接影響礦工選擇礦池的因素,也影響著礦工們日常的挖礦節奏。在目前市面上的所有礦池當中觀察了所有礦池的抽成比率,發現平均的礦池抽成比率為0.95%。抽成比率最高的為3.25%,而大部分的礦池抽成比率不足1.5%,少部分的礦池免去了挖礦抽成,免費開放。以上數據皆由DAS DATA CENTER監控所得。
我們同時也觀察了行業內較為知名的區塊鏈項目數據庫Cryptocompare,發現用戶對于礦池的服務褒貶不一,在滿分5分的打分體系當中,平均評分僅僅只有2.13。說明大部分用戶對于礦池所提供的服務或者收費并不滿意,平均評分并沒有達到2.5的合格線,大部分的礦池應該更加注重對于客戶的服務,給予更好的服務體驗。由此我們也應該提醒礦工等礦池主要用戶應該依據自己的成本和礦池服務收費選擇適合自己的礦池。
綜合礦池的幾個數據表現來看,雖然當前礦池的平均抽成仍在可接受范圍內,但我們發現礦池作為整個挖礦生態的底層支撐,普遍在服務上沒有給予令人滿意的綜合體驗。相應的后果也會導致礦工不斷改變礦池、改變自身的挖礦策略,直接影響礦工和礦場的挖礦效率。
二、挖礦設備企業極速發展
根據DAS數據庫監測的數據信息來看,全球120家礦機公司各類型礦機的平均價格為2837.92美元。對比現在民用計算機也不算太高,普通愛好者也可配備個人挖礦,即使不是專業礦工,這個平均價格也都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但較之2017年同期的數據933美元來看,當前全球礦機設備的平均價格已經上漲了不止一倍,相應的也讓挖礦設備企業利潤大幅提升(后續篇幅有詳細描寫)。
隨著目前挖礦設備更新換代越來越快,挖礦成本越來越高,有很大部分的老舊設備將被淘汰。從已發售的挖礦設備來看,僅僅只有12.4%的挖礦設備能夠回本,市面上87.6%的設備已被淘汰,按照現時電費、場所及設備投入成本來看,舊設備挖礦是一門虧錢生意。
區塊鏈項目數據庫Cryptocompare內的全球挖礦設備企業平均評分僅僅只有2.1(滿分5分),這一數據背后代表著客戶對于挖礦設備、服務及回本速度的滿意度偏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挖礦設備能夠有更長的存活周期,能夠抵御更新設備的沖擊,挖礦設備產品有更長的使用周期,客戶滿意度及相應的評分會有所上升。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數字貨幣挖礦設備供應企業都位于中國,僅僅是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科技三家挖礦設備企業就占據了市場超過90%的市場份額。綜合嘉楠耘智招股書和比特大陸的公開融資資料披露的信息來看,全球區塊鏈硬件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1億人民幣上漲至2020年預計985億人民幣/140億美元;中國區塊鏈硬件市場規模已經從2013年的1億人民幣規模增長至2018年預計的174億人民幣,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市場規模將會超過356億人民幣/50億美元。
對比全球三大礦機公開的凈利潤,比特大陸的凈利潤遠遠高出其他挖礦設備企業。據CNBC報道,美國投行伯恩斯坦分析師估測,比特大陸的中國創業公司營業利潤可能達30億美元(約190億元)至40億美元(約253億元),與英偉達相當。比特大陸僅用了4年時間就實現了這個目標,而英偉達卻需要24年。
三、熱門云挖礦,尚需盤活
在已監測的188家云挖礦服務企業當中,當前能夠使用云挖礦服務的數字貨幣幣種最多的依次為BTC、ETH、LTC、ZEC、DASH、XMR和BCH。其中排行第一的BTC是排行第二的ETH數量的兩倍有余。
單個云挖礦服務項目(涵蓋年限+算力)當前平均年收入為1642.37美元,此數據對比設備挖礦行業來看更為突出。大部分的云挖礦服務對于用戶來說當前都能有盈利。
但云挖礦服務商在Cryptocompare的平均評分對比其他挖礦服務而言是最低的,滿分5分的評分僅僅只有1.22的平均值。根據DAS的綜合觀察來,這與服務期限長短與價格綁定有十分緊密的關系。目前市場上的云挖礦服務魚龍混雜,有大部分的托管服務批著云挖礦的概念進行二次包裝從市場上的散戶手上籌集更多的資金。部分缺乏電力資源、基礎建設不完善、日常運維落后的礦場才有需求從市場上獲取資金進行補充,需要市場資金來分攤成本。
為此DAS還專門咨詢了業內人士S.Capital創始人Jacob Town。他認為電力資源是云挖礦服務和算力流通的基礎,目前云挖礦的服務體驗主要從兩方面來看,礦場資源端和資金端的建設情況不同都會直接影響客戶的服務體驗。其中資源端受電費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需要在日常運維上下足功夫,必須要做到事件的快速處理、備品備件完善、及時的售后響應。另外資金端必須為客戶做好收益保障,及時地把控每日收益,控制回本周期和資金安全才能保證客戶的留存。部分缺乏電力資源、基礎建設不完善、日常運維落后的礦場才有需求從市場上獲取資金進行補充,需要市場資金來分攤成本,這三方面的空缺才是直接導致云挖礦服務體驗落后的根本原因。并且要警惕高收益的云挖礦騙局。
從當前市場上提供的云挖礦服務綜合綁定的年限、當前算力及其他成本來看,能夠回本的服務比率比設備挖礦的比率要高,回本服務綜合占比為25.93%。
在國際市場上,真正的云挖礦概念并不需要客戶直接購買礦機投入托管。Nicehash等云挖礦服務商可利用Github Nicehash Miner、Claymore Miner等挖礦軟件直接接入礦池進行生產,并收取Miner的抽成費用。
挖礦服務生態目前受市場的影響十分缺乏穩定性,體系內的大部分企業和產品服務并沒有明顯地跟上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這也是目前引發行業深刻思考的痛點。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不同的區塊鏈項目都推出了相應的機制來抵御算力提升帶來的沖擊。目前來看,挖礦服務生態的豐富急需市場利潤來注入活力。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