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電或成忽悠式營銷?部分網友直呼要“非智能機”智能

就說家電 2017-07-24 10:17
分享到:
導讀

這兩年,家電業最核心的關鍵詞之一就是智能化。只要是新發布的產品,基本上都會冠以智能的標簽,而企業在做總結時,也喜歡用智能化率完成多少多少來衡量。一時間,不智能的東西給人的感覺就是落后要…

這兩年,家電業最核心的關鍵詞之一就是智能化。只要是新發布的產品,基本上都會冠以智能的標簽,而企業在做總結時,也喜歡用智能化率完成多少多少來衡量。一時間,不智能的東西給人的感覺就是落后要被淘汰的東西。

這股由手機端的智能風,從IT圈向家電圈迅速刮來,然而無論從體感還是消費者的認可度上來說,目前的智能家電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從市場推廣幾年的效果來看,倒是一次經典的忽悠式營銷。

智能家電越來越多

無智能不家電

家電業刮起智能風,還是得益于手機端的普及。各種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的普及,就連最普通的消費者恐怕都知道智能的概念了。

所以自2012年后,家電市場也多了智能概念。相比空調冰箱洗衣機,技術性更強的電視市場最先引入這一概念。當時的三星、海信、康佳等企業率先智能電視,成為當時的亮點,不過客觀講,當時的智能還是技術和功能指導下的智能,比如有了操作系統,并實現了手勢控制、語音控制等方面。

很直白,但是是對的

但是隨著樂視小米等互聯網電視品牌的介入,電視智能化的概念有了新的外延。海量的內容和精美的界面設計,以及不斷升級的操作系統,讓智能電視較之先前技術和功能主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后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了智能電視的推廣中來。

現階段,智能概念在整個家電圈開始流行起來。比如空調就有了wifi功能,還可以根據人體舒適度變化自動調節溫度,比如科龍還實現了恒溫除濕、智能雙清潔等各種新功能。而冰箱企業也在推各種顯示功能的冰箱,最早如三星、LG就推出過帶有屏幕的智能冰箱,即使國內品牌也推出過類似的產品。2014年,美菱發布過CHIQ智能冰箱;2015年,海爾發布了馨廚智能冰箱,并在后期進行了多款產品的更新和迭代;在各大展會上,還有很多傳統家電企業推出過智能冰箱的展品。今年的1月,騰訊與美的業合作推出過一款智能冰箱,并內置了騰訊針對智能冰箱開發的智能系統。

冰洗都在智能化轉型

總之,現在的家電企業,如果不提智能家電,恐怕都很難激起市場的興趣。

第三方推動或許更有戲

但是,被家電廠商大肆宣傳的智能家電真的就很好嗎?在《就說家電》以往的讀者互動中,有相當部分的消費者明確表示對智能家電不感興趣。大致原因有兩點:

其一,對假智能失去了信心。很多企業添加一兩項功能就貼上智能的標簽,實際上這是技術可以輕松實現的,但在廠商口中就變成很高大上的。電視加一個操作系統,多幾個app就是智能,冰箱多加一塊顯示板,就是智能,這種偽智能讓消費者傷透了心。

其二,智能的用途不大。有些消費者購買了智能家電,但實際使用過程中,功能并沒有廠商宣傳的那么好,那么精準。因為智能沒有統一的概念,關鍵是這些或許壓根用不上,比如連接wifi的空調,比如聲控冰箱,在實際使用環境中并沒有表現出應有的預期。又比如智能電視的升級問題就困擾了很多消費者,而開機廣告也讓很多消費者反感。

功能沒想象中的好

想要的智能功能難實現,而這種由智能系統自帶的一些附加功能又不是消費者喜歡了。難怪不少消費者明確表示“廠商能不能提供一些非智能家電”,心情可以理解。

雖然筆者認同智能家電是趨勢,但卻認為由單個廠商推動的智能化只是以往功能的添加,并不是真正意義實現智能。而要想家電智能化轉型,必須由第三方平臺企業牽頭,讓智能變成開放式的平臺,大家技術共享,產品互聯,才能實現消費者心目中的智能。

比如銷售平臺京東劉強東想進軍智能冰箱市場就是很好的一個變化,從原材料的篩選,到內部食物的儲存再到管理食材,增添食物等各個環節,京東都可以實現。這才是相對理想的智能管家,而這擱在單個廠商身上,都很難實現。

【來源:釘科技           作者: 就說家電

智能 家電 冰箱 功能 實現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