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跌破挖礦成本,礦場主還會繼續挖礦嗎?區塊鏈

知乎 2018-08-12 09:45
分享到:
導讀

小礦工被擠走了,大礦池算力占比增強了,挖起來更容易了。

timg (3).jpg

比特幣跌破“挖礦成本”了,總不能跌了吧?答案是——能。

這題適合科普經濟學的“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你開飯店,年租金交了12萬,之后每月人工費和成本1萬。每月成本2萬。

你預期月營業額3萬,月賺1萬,美滋滋。

結果,不好吃,營業額只有1萬5,你按月賠5千,你還開不開?

——還得開。你不開了,省1萬的人工費和成本,可月租金1萬還得付,凈賠,還不如按月賠5千。

這就是,光跌破成本,不夠,因為反正“固定成本”都花了。 你得跌破可變成本,營業額連買菜錢都不夠了,這飯店才真正開不下去了。

對應比特幣,房租,就是買顯卡礦機的錢;人工費和菜錢,就是電費。光跌破“挖礦成本”,還不夠,他們咬著牙也得挖幣,少賠一點。非得連電費也跌破了,礦工才會退出。

更有意思的是,“挖礦成本”到底是多少,其實特模糊。

理想狀況,礦機按時間折舊(比如三年),每年折價33%。——這是從均勻折舊角度算。

但就不準了:礦機的算力是下滑的,一個礦機,第一年挖得多第二年挖的少,憑什么平均折舊?——這是從出產效率算。

其實,還能從二手礦機價格算——礦機主要是插顯卡,二手顯卡也能賣錢,第一年年底看看行情,計算折舊,又不一樣了。

這幾個算法,誰對?答案是。。都對。。

采用不同的會計假設,“挖礦成本”根本就不一樣。

這還只算了礦機,如果是大礦場,還得租場地、雇人手。突然一個政策不讓挖了,遠走國外,搬遷費用也是成本。——變數太大了。

所以每次媒體信誓旦旦表示“跌破成本”,我就好奇,你這咋算的成本啊。。你到底懂不懂。。

好了,就說跌破可變成本的電價,跌破誰的電價?

連電費,都從1毛3到6毛1不等。。 跌破6毛1,還沒跌破3毛;跌破3毛,還有1毛3。

最后的結局是:你在家里6毛3扯電線肯定是沒法挖了,那些用著西北過剩水電站產能廉價電力的礦池,還是賺。

最終,大礦池擊垮了geek的小礦工,資本再一次讓普通人在這里面沒有羊毛薅。

小礦工被擠走了,大礦池算力占比增強了,挖起來更容易了,美滋滋。

很類似,經濟不好,你的飯店開不下去了。但是,肯德基全球采購,壓低雞的成本,還是賺錢。

這就是資本的力量,這個過程,叫做市場經濟的優化配置。

我在前兩天的“想法”說什么來著,數字貨幣,太難讓普通人彎道超車了,馬太效應只會愈發嚴重。正確的做法是一起佛系。太喪了。

驚喜的是:你看看我的答案,至少學到了經濟學“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知識,了解到為什么很多買賣虧本也要運營。

就算你對經濟學不感冒,那你。。。至少還能幸災樂禍“啊哈哈我沒買現在跌破了成本線”,是不是很開心呀?

再見。

成本 礦機 跌破 折舊 礦工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