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麒麟集成寒武紀的意義在哪?通信

maomaobear 2017-09-04 16:26
分享到:
導讀

2017年9月2日,在德國IFA2017舉辦期間,華為正式發布全球首款人工智能移動計算平臺麒麟970。

2017年9月2日,在德國IFA2017舉辦期間,華為正式發布全球首款人工智能移動計算平臺麒麟970。除了用一系列性能數據大秀肌肉以外,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在演講中提出了華為的人工智能發展戰略,要人工智能在未來終端上的實現必須通過端云協同。

與之對應的是華為麒麟970芯片集成了NPU專用硬件處理單元,創新設計了HiAI移動計算架構,其AI性能密度大幅優于CPU和GPU。相較于四個Cortex-A73核心,處理相同AI任務,新的異構計算架構擁有約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優勢,圖像識別速度可達到約2000張/分鐘。

隨后,有媒體透露了中科院給華為的賀信,賀信稱寒武紀公司(Cambricon Technologies)研制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寒武紀1A深度學習處理器”(Cambricon-1A Processor)在人工智能應用上達到了四核CPU25倍以上的性能和50倍以上的能效。此次,麒麟970芯片集成寒武紀1A處理器作為其核心人工智能處理單元,實現了手機上本地、實時、高效的智能處理。

這說明麒麟970集成的人工智能計算單元,就是中科院下屬寒武紀公司的深度學習處理器。

自從AlphaGO做了一個大廣告之后,人工智能逐漸成為熱點,什么公司都想讓和人工智能發生點關系,手機公司也不例外。

蘋果、小米都有過舉動,那么這次華為麒麟970集成NPU意義何在,對人工智能和華為本身有何益處呢?我們來看一下。

一、 手機上用人工智能的意義在哪?

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設想或者說幻想已經很久,但是人工智能技術長期停滯不前。

最近幾年,人工智能重新熱起來,是因為人工智能里面的深度學習有了發展。深度學習需要龐大的數據訓練,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以前這些東西缺乏,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水平就很有限。

而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后,數據爆炸,大數據出現,人工智能有了學習基礎,同時計算能力越來越廉價,GPU通用計算的出現又提升了一定技術條件下的運算能力,于是深度學習變得越來越好用,人工智能進入新階段。

AlphaGO就是深度學習在圍棋上的應用,而深度學習更多的益處體現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上面,通過深度學習,識別率有顯著提升。

而手機上是帶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需求的,所以手機與人工智能聯系起來很正常。

但是,深度學習所需的計算能力很強大,數據量很多。手機作為信息終端可以體現人工智能工作的結果,但是讓手機去做計算平臺,就勉為其難了。

所以,蘋果也好,小米也好,所謂手機自己帶人工智能技術云云,更多是噱頭。即使性能最強大的蘋果的A10X處理器,要投入深度學習計算,本地計算出什么東西也是不現實的。

人工智能計算要下個圍棋,都要數十臺有GPU通用計算的服務器。手機的計算能力不夠。

手機廠商所謂人工智能,更多是一種噱頭,云端計算的話,手機計算能力不重要。手機自己算,運算能力不夠,做不了什么。

二、 麒麟970集成的寒武紀強在哪?

既然,蘋果、小米用了人工智能噱頭。華為作為技術企業,當然是不能落后的。

蘋果、小米是掛羊頭賣狗肉,那華為就來點真格的。我把芯片集成人工智能計算單元,蘋果和小米都沒有。

華為集成的寒武紀并不簡單,這是最新的技術,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專用計算單元。

人工智能專用計算單元和3D顯卡很像。在3D顯卡發展初期,3D性能是軟加速的。

就是說,用CPU計算3D,顯卡計算2D,結果畫面效果雖然是3D的,但是慘不忍睹,而且速度奇慢,因為CPU不是專業算3D的,它算3D等于兼職。

后來人們開發出專門算3D的GPU,專職計算3D,同樣的工藝下,3D游戲畫面有了質的飛躍。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也是這樣,現在CPU、GPU算深度學習也能算,但是效率不高,因為CPU設計的時候是通用計算,GPU設計的時候是3D計算,沒有給深度學習這種計算優化。

于是寒武紀就專門設計了一種給深度學習計算的架構,在人工智能應用上達到了四核CPU25倍以上的性能和50倍以上的能效。

就是說,如果麒麟970,和蘋果、高通的芯片一起跑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計算任務,速度會快幾十倍。

當然,這是理論速度,能不能找到這種任務用到手機上變成體驗還是后續的事情。

目前,這個還是營銷噱頭的成分多一些。蘋果、小米是軟件的,華為給你來硬件的。要深度學習計算跑分的話,蘋果、高通連華為的尾燈都看不見。

三、 麒麟與寒武紀合作的意義

在CPU時代,中國起步很晚。在GPU時代,基本沒有中國什么事情。

但是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芯片領域,寒武紀和谷歌、英特爾是同時起步的,甚至寒武紀還略微領先。

技術起步早是一方面,還要賺錢循環,有錢研發,升級,不斷迭代。才能保持領先(至少不落后),最后成為標準,以后人工智能發展起來,到處都是中國芯,這個利益就大了。

而麒麟與寒武紀合作,就是給了中國人工智能芯片第一桶金,這對未來中國人工智能芯片的發展意義重大。

同時,華為未來無論做通訊、做企業網,做手機都可能用到人工智能需求,提前與寒武紀戰略合作就等于占領未來的制高點。

人工智能發展是大勢所趨,華為提前占位,與最有潛力的工作提前戰略合作,甚至有扶持性質,那么到了未來吃紅利的時候,華為也會得到最大的一杯羹。

人工智能應用于手機目前看噱頭的成分大一些,但是目光放長遠則前途無量。

人工智能 計算 學習 深度 華為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