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宮斗大戲:陳磊與於菲到底有什么恩怨?金融

張瀟瀟 2017-11-29 23:50
分享到:
導讀

“迅雷金融的建立,是源于迅雷想要將自身流量變現。”而迅雷金融聲明中陳磊“以其同時擔任迅雷CEO之身份便利,打擊報復迅雷大數據公司”這句話,被多名前員工認為跟陳磊與於菲之間惡劣的關系有…

“陳磊跟於菲之間的關系,確實一直不太好。”

28日晚間,接受網易科技電話采訪的前迅雷員工,嘆著氣向網易科技表示,“所以要說這兩家公司搞成這樣,我還真是不奇怪。”

而在此前的10小時里,迅雷與迅雷金融上演一場宮斗大戲。不過,迅雷金融及於菲助理均獨家向網易科技表示,於菲目前已經辭去大數據公司董事長職務,股份也在變更中,現在不持有任何股份。

源起何處?

或許是收到了太多關于迅雷金融方面的咨詢。

11月28日上午11點,迅雷官方微博發布公告,表示迅雷大數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迅雷大數據公司)旗下的迅雷金融、迅雷易貸、迅雷小游戲、迅雷愛交易業務非迅雷集團旗下業務。迅雷已正式撤銷品牌和商標授權,并要求其全面停止對迅雷商標的任何使用。

幾個小時之后,迅雷金融的回應稱,迅雷大數據公司和子公司迅雷金融公司是經迅雷董事會批準設立,并由迅雷投資入股的子公司,其商標使用權和流量資源,受協議保護。不存在撤回品牌一說,今后仍將以迅雷大數據和迅雷金融標識開展業務。

更為直接和嚴重的是,迅雷金融在聲明中直接斥責迅雷CEO陳磊造謠,并認為“玩客幣”違法。聲明稱,網傳謠言來源是迅雷旗下網心科技公司負責人陳磊,是陳磊以其同時擔任迅雷CEO之身份便利,打擊報復迅雷大數據公司不愿在陳磊開展的玩客幣違法違規活動中同流合污的單方面行為,并不是迅雷集團按照公司治理規程審慎決策后的違約表示。公告還稱,陳磊開展的非法發行玩客幣活動,沒有使用任何區塊鏈技術,是個頂風違反7部委文件,利用非法交易所,非法群體傳銷,變相ICO,非法集資的騙局。

晚上七點,迅雷官方再次發聲,表示已向迅雷大數據公司發送了律師函,要求其全面停止對迅雷商標的使用。且此前的聲明內容“全部都是事實”,并表示將對大數據公司對迅雷CEO陳磊“毫無事實依據的誹謗和詆毀”采取法律措施。

晚上十點半,迅雷金融再次發出聲明回嗆,題為“迅雷網絡陳磊模糊焦點,請直面玩客幣技術真相”。聲明稱迅雷大數據公司至今從未收到迅雷集團的任何律師函,請陳磊停止欺騙公眾,侵犯迅雷大數據公司利益的行為。

受內訌影響,迅雷股價一度下跌22%,截止收盤,迅雷股價下跌11.57%,報收于18.58美元/股。

一天之內,四篇聲明,迅雷究竟發生了什么?兩家公司之間,又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及恩怨?

“親兒子”之爭

我們先梳理一下這兩家公司在迅雷內部的關系。

據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簡稱迅雷集團)旗下有網心科技、迅雷網、迅雷創業、迅雷游戲等多家公司。其中深圳市網心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網心科技)成立于2013年9月,為迅雷集團100%持股的全資子公司,主營業務為星域CDN和玩客云。

而迅雷大數據公司,雖然名字里有迅雷二字,但與迅雷的關系比較復雜。據天眼查顯示,2016年8月該公司成立時,注冊資本為2317萬,其中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占43.16%,2016年9月,成立于2015年11月的深圳市迅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迅雷信息”)股權被全部轉讓予迅雷大數據;幾乎在同一時間,迅雷大數據又先后成立了深圳市迅雷經濟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迅雷咨詢”)與深圳市迅雷貿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迅雷貿易”)。之后,迅雷旗下所有與金融相關的產品均出自上述4家企業之手。

不過,在2017年1月10日,該公司注冊資本變更為3475.5萬,迅雷高級副總裁於菲為股東的天津市相成科技合伙企業注資八百余萬,占股從10%變為30%,於菲持股20%的另一家公司深圳市紫米谷網絡科技合伙企業注資了347.55萬,持股10%。也就是說,從2017年1月起,迅雷集團的占股28%,不再為第一大股東,而迅雷高級副總裁於菲或許擁有大數據公司實際控制權。

有前迅雷員工向網易科技表示,“迅雷金融的建立,是源于迅雷想要將自身流量變現。”

而迅雷金融聲明中陳磊“以其同時擔任迅雷CEO之身份便利,打擊報復迅雷大數據公司”這句話,被多名前員工認為跟陳磊與於菲之間惡劣的關系有一定關系。

“迅雷金融”與“玩客幣”,誰違法了?

兩家的矛盾似乎從一個月前就開始了。網易科技調查發現,從11月14日起,迅雷官微就頻繁發布辟謠公告,稱從11月起玩客云就遭到不法分子散播“玩客云用戶聚集迅雷總部維權”的謠言,并且從內容上看,11月21日確有人在迅雷總部聚集。

迅雷金融做網貸,與網心科技做“玩客幣”,成了兩家子公司相互指責的主要原因。那么迅雷大數據公司和網心科技,哪家違法了?

先來看迅雷大數據。

目前,迅雷大數據旗下有兩款app,一款黃色圖標,名為“蜂鳥金融”的APP目前在售產品以個人借款為主,利率在6.5%至8%之間。另一款藍色圖標名為“迅雷金融”的APP在售產品以公募基金為主。其首頁下方有“股票”一欄,顯示狀態為“即將開放”。值得注意的是,APP蜂鳥金融主頁也顯示有“基金”一欄,但狀態為“暫無數據”。

迅雷金融app和蜂鳥金融app的個人借款和公募基金,均為代理業務,目前看沒什么大問題。但迅雷大數據公司上線主營的業務,是網貸。

從2017年初,迅雷集團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持續發力,先是于年初上線“迅雷愛交易”,號稱“0成本、無風險”“8元低門檻”“史上最快交易,10秒開戶30秒入金”“40倍杠桿高”“24小時隨時提現”,后因涉及微交易被相關部門于3月末叫停。

今年5月19日,迅雷大數據公司上線小游戲“瘋狂猜漲跌”。因其以“上證指數”或“虛擬指數”作為投注對象,以“歡樂豆”(1元兌換1000歡樂豆)作為籌碼,被指有“二元期權”特征。

10月17日,迅雷大數據公司旗下的迅雷咨詢發布“迅雷易貸”。該產品為一款現金貸貸款超市產品,但用戶借款需先向迅雷易貸繳納訂金、咨詢費等費用,且訂金不返還。若申請貸款金額在2000元以內,需要繳納預交訂金99元,2000元以上則需要繳納預交訂金199元。作為附贈權益,“迅雷易貸”宣稱將根據用戶所繳納的不同金額限時贈送半年到1年不等的迅雷會員。

有業內人士認為,用戶繳納給迅雷易貸的199元費用屬于政策規定明令禁止的“砍頭息”,而迅雷易貸在貸前收費的行為還會形成“資金池”增加金融風險。

2017年10月27日,賬號主體為迅雷貿易的微信公眾號“迅雷愛交易”推送了一篇名為“金拱門的小秘密(內有福利)”的文章。所謂“福利”,指的是用戶通過原文鏈接在一家名為“紫蜜蜂金融”(www.zimifin.com)的外匯交易平臺上開戶、交易或邀請好友,即可獲得一定天數的迅雷會員,并領取一定額度的美元紅包。

網易科技就該平臺的資質進行查驗調查,發現這是一家注冊于香港的介紹經紀商(IB),其主要代理境外外匯交易平臺在中國內地的推廣業務。該公司官網首頁自稱是“迅雷戰略合作伙伴”。迅雷愛交易客服也證實了上述關系。

紫蜜蜂金融自稱是“SL授權服務商(經紀業務)”,SL是新西蘭外匯交易平臺SL Industrial Trader,受新西蘭金融監管機構(FSP)的監管,監管牌照號碼為544126.

而據外匯交易平臺資質查驗網站“FX110”信息顯示,早在2017年5月,即有投資人向FX110進行了咨詢。咨詢結果顯示:SL Industrial Trader又稱“三立集團”,“根據該平臺提供的FSP注冊號544126查到公司SL INDUSTRIAL CO LIMITED,該公司沒有獲得FMA牌照,沒有零售外匯資質。請遠離!”

以此來看,問題似乎不小。

那么,網心科技的“玩客幣”是否如大數據公司所稱,是騙局呢?

其實,“玩客幣”在今年10月份就已經引起媒體關注,也正是玩客幣挖礦,讓迅雷的股價從緩慢下跌的狀態,變成了互聯網妖股。自10月12日“挖礦玩客幣”項目啟動之后,“玩客幣”價格一路高漲。與之相伴隨,10月13日之后,一個多月的時間,迅雷股價從4.3美元漲到了24.91美元,漲幅高達驚人的579%。

官方的介紹如下:

“玩客幣是玩客云共享計算生態下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原生數字資產,它的產生過程與玩客云智能硬件、共享CDN的經濟應用有強關聯,必須通過玩客云智能硬件分享網絡帶寬、存儲空間等資源來獲得。在玩客云共享計算生態系統中,它將成為用戶交換可共享計算資源的媒介,保證用戶的權益和提供的計算資源對等。在玩客獎勵計劃中,陳磊推出了共享計算生態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原生數字資產——玩客幣。玩客幣作為用戶交換和獲取計算資源的獎勵介保證用戶權益和提供計算資源對等,從而鼓勵個人用戶參與到計算資源的分享中來。”

搭上了“共享經濟”、“區塊鏈”等風口,玩客幣顯得很特高大上。

但簡而言之,玩客幣是由迅雷控制的一套私有區塊鏈虛擬貨幣。用戶買了私人網盤玩客云,利用自己的“閑置”帶寬和存儲空間,共享給迅雷,迅雷拿著這些去掙錢,然后作為回報給用戶一些玩客幣。

按照玩客幣的機制,總量設計15億個,其中挖礦12億個,運營開支1億個,迅雷公司保留2億個,從10月12日起每日挖礦產量164萬個,每年一衰減,每次衰減50%。

玩客幣是否使用了區塊鏈技術?目前尚無法確認,不過有業內人士向網易科技表示,玩客幣其實更像是迅雷激勵產品的兌換券。

之前迅雷分給用戶的是可以提現人民幣現金的“水晶”,現在則有兩種選擇,一是閑置流量換現金,二是閑置流量換玩客幣。它和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的區別是,它是用來購買服務的,等同于流量礦石,cdn代幣。一方面緩解了公司CDN業務的虧損,另一方面,開啟了迅雷對虛擬幣的嘗試。

這使得玩客云從附帶挖礦技術的云盤,變成了附帶云盤技術的礦機。8月28日淘寶眾籌后,服務器一度被擠爆,隨后玩客云4次加推都幾分鐘售罄。玩客云價格從淘寶眾籌的99塊,售罄后炒到2999。

9月4日,央行聯合七部委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指出比特幣、以太幣等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并要求停止比特幣在國內對人民幣的交易。

監管對比特幣的收緊,對玩客云來說,反倒成了一個機遇。大部分炒幣者需要尋找一個出口,玩客幣就成了他們的出口。

9月8日,迅雷修改了網站內容,去掉了與比特幣、萊特幣相似的字眼。

迅雷宮斗大戲背后:陳磊與於菲間誰侵犯了誰的利益?

迅雷宮斗大戲背后:陳磊與於菲間誰侵犯了誰的利益?

迅雷曾表示,玩客幣不上交易所,CEO陳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迅雷未來會有持續“大招”出來,打擊試圖通過炒幣“割韭菜”的玩家。但目前的狀況是,原定用于“玩客云”用戶激勵的虛擬數字資產“玩客幣”,在眾多玩家和交易所的追捧下,漲幅超10倍。

盡管迅雷在11月4日發布公告宣稱,玩客幣不向用戶收取任何費用,不涉及任何形式的人民幣交易,交易玩客幣的網站未經過允許,并且將開啟用戶實名認證,但是網易科技發現,玩客幣的第三方交易已經開始。玩客幣在隨求交易所可以于比特幣交易。交易所還提供了場外交易員的信息,可以場外進行比特幣于人民幣的兌換。還有了專門交易玩客幣的玩家網,目前玩客幣的價格已從1毛錢一個漲到9元一個。

迅雷轉型?

巨大的利益驅使,也許是這次迅雷內訌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這家做下載軟件的公司是怎么跟虛擬幣扯上的關系?

事實上,雖然迅雷下載軟件做到了一家獨大,在巔峰時期擁有4億用戶,但熬死了競爭對手后才發現,下載市場已經不再受關注。

迅雷的上市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因受版權問題影響,迅雷兩度IPO,在接受了小米科技等3.1億的E輪融資之后才于2014年年中上市。上市后,迅雷的股價便一路下滑,甚至一度跌破發行價。

此后,直到2015年,迅雷聯合創始人程浩才表示,迅雷終于在下載之外,走進了一個全新的領域——這就是用共享經濟的方法革新CDN市場。

2013年年底,迅雷推出“水晶計劃”,讓迅雷的用戶把自身的帶寬和存儲資源貢獻出來,交給迅雷使用來降低公司流量消耗成本,同時打包優化后銷售給視頻、直播和網盤業務流量消耗大的公司。

隨后,在2015年6月打造出了“賺錢寶”路由器。該機器可以作為迅雷網絡服務的CDN(內容分發網絡)節點,根據資源的利用情況,迅雷給用戶支付“水晶”點,1萬個水晶可以兌換1元。根據迅雷提供的數據,在100Mbps的帶寬下,跑滿一個月可以賺取1500元人民幣。

迅雷宮斗大戲背后:陳磊與於菲間誰侵犯了誰的利益?

賺錢寶上線后就受到很多人追捧,股價上漲,網上出現了購買大量賺錢寶路由器的照片。

迅雷宮斗大戲背后:陳磊與於菲間誰侵犯了誰的利益?

不過,賺錢寶模式雖然受到用戶歡迎,同時有助于迅雷發展自身CDN業務,但是公司也支付了大量現金。

玩客幣應運而生。迅雷使用玩客幣這類虛擬貨幣,替代現金支付給用戶,迅雷利用了用戶的帶寬和存儲資源,自身沒有支付一分錢,還受到了炒幣者的瘋狂追捧。

與大多數CDN提供商自建節點不同的是,迅雷走上一條“發動群眾”的競爭路線。少量骨干節點是自建的,而大部分的節點是迅雷用戶——單個用戶共享帶寬和存儲可視作節點。這樣,迅雷的CDN直接優勢是成本極低。

玩客幣帶飛了迅雷的股價。甚至有人認為,迅雷光在玩客云盒子上的毛利就可以超過100億,市值增長空間不可估量。

來源|網易科技

迅雷 公司 用戶 金融 數據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