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資本逃離與流量焦慮快訊

智趣財經 2025-01-10 22:46
分享到:
導讀

究竟是何原因讓資本大佬們對這只小松鼠失去了信心?業績不穩定、線下拓展挑戰重重。

讀:究竟是何原因讓資本大佬們對這只小松鼠失去了信心?業績不穩定、線下拓展挑戰重重。

三只松鼠,如今遭遇了“資本逃離”的尷尬。IDG和今日資本,這兩大曾經力挺三只松鼠的資本巨頭,紛紛選擇揮手告別,減持股份,退出董事會。究竟是何原因讓資本大佬們對這只小松鼠失去了信心?是基金退出的必然,還是對三只松鼠發展前景的擔憂?

回顧三只松鼠的輝煌歷程,它曾憑借著電商的東風,一路高歌猛進,成為休閑零食行業的佼佼者。然而,近年來公司業績卻起伏不定,線上增長乏力,線下拓展又充滿挑戰。在業績壓力下,三只松鼠不得不押注線下,然而,量販零食行業競爭激烈,三只松鼠能否在這條賽道上跑出優勢,講出線上與線下協同發展的新故事。

兩大股東相繼“撤離戰場”

說起三只松鼠的資本股東,IDG和今日資本可是不得不提的兩位“大佬”。它們曾在三只松鼠的創業初期和成長過程中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幫助。然而,如今這兩位“大佬”卻紛紛選擇了“揮手告別”。

2024年12月27日,三只松鼠發布了一則公告,宣布IDG旗下基金NICE GROWTH LIMITED完成了減持計劃。從2023年5月20日到2024年9月30日,NICE GROWTH LIMITED一股腦兒地減持了三只松鼠1853.64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4.63548%。減持之后,它的持股比例降到了4.99998%,不再是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東了。而就在2024年9月30日至12月26日期間,NICE GROWTH LIMITED還減持了320萬股,套現約0.94億元。

無獨有偶,今日資本旗下基金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也早在今年7月就宣布了減持計劃。從2023年7月31日到2024年7月15日,它合計減持了三只松鼠702.26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7513%。減持之后,它的持股比例也降到了5%以下,不再是重要股東了。

想當年,IDG和今日資本可是三只松鼠的第二、三大股東啊,它們合計持有公司41.56%的股權,那重要性可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如今,它們卻紛紛選擇“退位”,合計持股不到10%,退出意圖再明顯不過了。

粗略估算一下,從2020年開始,這兩大資本股東通過減持已經合計套現了約40億元。

在頻頻減持股票的同時,兩大資本幾乎同時退出了三只松鼠的董事會。2021年3月,IDG資本方面委派的董事閆極晟退出了三只松鼠的董事會。當年底,今日資本的徐新也不再擔任三只松鼠的董事。這兩大資本董事的“退位”,更是讓市場人士紛紛預測:兩大資本股東清倉退出已經不可避免了。

究其原因,除了基金退出要求之外,可能也有對三只松鼠發展前景不樂觀的意思吧。畢竟,資本可是最敏感的,它們總是能最先察覺到市場的風吹草動。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兩大資本股東紛紛選擇“逃離”三只松鼠呢?是基金退出的要求,還是對三只松鼠發展前景的不樂觀?或許,兩者都有。

讓我們來看看三只松鼠的業績。起家于電商的三只松鼠,曾經憑借著線上平臺的優勢,一路高歌猛進。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達到了55.54億元、70.01億元、101.73億元,同比增長25.58%、26.05%、45.30%。2019年,公司營收首次超過百億大關,成為休閑零食行業的龍頭。

然而,好景不長。2020年至2023年,營業收入卻連續四年下降,分別為97.94億元、97.90億元、72.93億元、71.15億元;歸母凈利潤也起伏不定,分別為3.01億元、4.11億元、1.29億元、2.20億元。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超4億元,達到巔峰;但2022年卻大幅下降,為2016年以來的低谷,扣非凈利潤僅0.41億元。

不過,2024年以來,三只松鼠的業績似乎又呈現出了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1.69億元、3.41億元,同比增長56.46%、101.15%。如果按此增速,2024年全年,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將有望重回巔峰。

然而,仔細分析三只松鼠的業績構成,我們卻發現了一些“隱憂”。線上電商平臺是三只松鼠主要收入來源,而近年來,公司似乎越來越依賴于新零售平臺,尤其是抖音。今年上半年,公司第三方電商平臺營業收入為40.9億元,占營收81%;其中,抖音平臺貢獻收入12.24億元,同比增長180.73%。

然而,隨著銷售收入的增長,三只松鼠的銷售費用也大幅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達12.94億元,同比增加4.7億元。而銷售費用中,近70%是推廣費和平臺服務費。這意味著,三只松鼠為了獲取流量和銷售,不得不付出高昂的推廣成本。

與銷售費用急劇增長相對應的是,三只松鼠的研發費用卻在減少。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僅0.18億元,同比略有減少;而2021年同期,公司研發費用還為0.58億元,兩年之間,下降幅度超過50%。研發費用的“縮水”,無疑會讓人對三只松鼠的產品創新能力和未來競爭力產生擔憂。

搶線下蛋糕,憑何立足?

在業績和資本的雙重壓力下,三只松鼠將目光投向了量販零食賽道。為了將“高端性價比”策略從線上延伸至線下,三只松鼠以量販零食為新的切入點,積極布局線下市場。

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三只松鼠頻繁出手。2024年10月,連續發布了三份公告,在零售端、供應鏈端和子品牌端進行了全面的投資布局。其中,與愛零食、愛折扣以及致養食品簽訂的《投資意向協議》尤為引人注目。

愛零食是由社區團購平臺食享會轉型而來的量販零食公司,門店數量已超1800家,位居行業第五。三只松鼠計劃以不超過2億元的資金收購愛零食的控制權或相關業務及資產,這一舉措被視為三只松鼠正式進軍量販零食賽道的明確標志。

除此之外,三只松鼠還計劃以不超過0.6億元收購愛折扣的控制權或相關業務,以及以不超過1億元收購致養食品。愛折扣是一家社區折扣超市品牌,而致養食品則專注于核桃基地建設和核桃蛋白飲料銷售。

這些投資不僅彰顯了三只松鼠對線下市場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其在全品類布局上的雄心壯志。為了進一步拓展線下市場并涉足新賽道,三只松鼠還決定加大子品牌的孵化力度。

在2024年11月的一場線下品銷大會上,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表示,收購愛零食和愛折扣不僅是為了提升銷售額,更是為了通過門店數據洞察來拓展全品類。他還透露,除了與這三家企業建立“事業合伙人”關系外,三只松鼠還在線下布局了另外七家涉及肉食、烘焙等領域的制造型企業。

然而,三只松鼠在線下市場的拓展之路并非坦途。自2019年以來,雖然一直重視線下渠道布局,但激進擴張也曾帶來一系列問題。直營店成本高企、加盟店業績不佳等困境一度讓三只松鼠面臨挑戰。如今,雖然業績逐漸回升,但線下市場的競爭依然激烈。

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兩家頭部量販零食品牌的戰略合并,加速了行業“兩超多強”格局的形成。2024年,“兩超”的行業地位愈發穩固,鳴鳴很忙集團門店數量已突破萬家,成為量販零食賽場的首個萬店連鎖品牌;萬辰集團旗下量販零食店數量也蔚為壯觀。萬辰集團收購多家零食品牌,統一命名為“好想來”;華南零食連鎖品牌零食艙也整合了廣東地區的零食連鎖門店。

三只松鼠并沒有選擇投資頭部兩大公司,且入局相對較晚,因此將面臨不小的壓力。此前,三只松鼠曾因激進擴張導致加盟店業績不佳、直營門店成本控制困難等問題。如今,三只松鼠再次押注線下,是否具備足夠的資金實力和運營能力來支撐這一戰略,仍是一個待解的問題。

三只松鼠目前正陷入焦慮之中。資本逃離、業績不穩定、線下拓展挑戰重重……這些問題都需要三只松鼠去面對和解決。未來,三只松鼠能否在量販零食賽道中跑出優勢,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協同發展,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三只松鼠 IDG 今日資本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