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交易所發幣兇猛,新一輪監管或利劍出鞘金融
近日以火幣(Huobi)為代表的虛擬貨幣交易所迎來發幣潮。平臺“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引來不少質疑。業內人士提醒,交易所發幣在法律監管層面仍屬空白,投資客仍注意風險。
1月20日20點,以“年薪120個比特幣”而廣為人知的火幣網新任首席戰略官蔡凱龍,準時開始了在某平臺的語音直播。
20點零4分,5715個聽眾涌進直播間。這一數字在直播結束時,增長到一萬余名。炒幣客用彈幕發送著對傳言的詢問:國外又有政策,火幣會停止C2C(場外交易)嗎?被屏蔽了火幣該怎么辦?
其中一個問題反復被刷屏,即“火幣網為什么不像其它平臺發布自己的代幣?”蔡凱龍在直播中刻意回避了這一問題,但在稍后的22點35分,火幣網預告稱將發行5億枚HT(Huobi Token)代幣,區別于其它平臺如幣安(Binance)的是,火幣平臺稱HT為通用積分。
同期,OKcoin旗下OKex也發布了自己的OKB和白皮書,主流平臺似乎迎來“發幣潮”。在虛擬貨幣狂潮下,除了募集資金,發行代幣也成為平臺重要的獲客和宣傳渠道。但與此同時,虛擬貨幣交易所面臨的政策監管風險似乎也越來越凸顯。
長期關注區塊鏈的IT專欄作家黃亮新認為,中心化交易所發行代幣與區塊鏈關系不大,其意義主要在于促進平臺發展。比如通過平臺代幣進行交易減少手續費,在平臺上幣需要購買平臺幣,用利潤回購平臺幣等。“一是可以促進交易所的發展,二是帶來用戶?!?/p>
鏈幣資本創始人姚文龍告訴藍鯨TMT記者,對于政策帶來的運營風險,平臺如果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反而有利?!皩φ叱雠_的時間節點把握越精確,越能搶占先機。”
平臺競相發幣引質疑
雖在國內遭禁,但虛擬貨幣交易所仍為ICO重要場所,是幣圈生態最為核心的一環。
據了解,2017年7月14日啟動的幣安交易所(下稱“幣安”)在短短半年時間里就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根據Coinmarketcap實時數據,從上線至今,其ICO代幣BNB(Binance Coin)最高飆漲至24美元,而其在ICO階段的成本價格是0.6-1元人民幣;截至記者發稿時,BNB的最新市值約為87.9億元。
圖片來源:coinmarketcap
藍鯨TMT記者從其ICO項目白皮書中獲悉,幣安規定了BNB恒定發行量為兩億個,承諾永不增發。其中團隊持有40%,天使投資人持有10%,剩余1億枚則用于公開發行,并對BNB的價值和回購機制做出規定:幣安將在5年內,每年將團隊持有BNB按照20%速率進行釋放,同時每季度拿出利潤的20%進行回購與銷毀。
白皮書中稱,BNB被綁定為平臺的折扣支付手段。如果用戶在支付時使用BNB支付,第一年可以享受手續費50%優惠,并隨著年限的不同優惠力度逐年下降。
而BNB火爆的行情也引得各大交易所爭相效仿?;饚啪W官方宣布,將于近期發行5億枚HT代幣,并承諾永不增發。同時,將以贈送的方式在15天內放出3億枚代幣給用戶,但用戶需要事先購買手續費點卡才可獲贈;與幣安類似,火幣也表示將拿出每季度20%的盈利來回購代幣。
盡管名為“贈送”,但用戶要獲得HT代幣,首先需要充值購買點卡。不少幣友在公告下直言,贈送代幣仍要花錢買,火幣行為本質還是變相ICO。更有幣友對表示質疑,20%利潤用于回購,也只能依靠火幣自律。
值得一提的是,平臺自身發行虛擬代幣,并與交易手續費綁定,被媒體質疑“自己印錢”、“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近日,最先遭受輿論聲討的就是BNB。
面對質疑,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回應稱,幣安發行的BNB相當于幣安的5折手續費儲值卡。對于BNB價值上升原因,她解釋稱,因為總量有限,用戶越多手續費越多,因此BNB的價格也就越高。
為保證幣值穩定,多數平臺都承諾在現有總數上不增發。對于承諾如何兌現,何一向藍鯨TMT記者表示,“不增發是區塊鏈技術,公開可查”。
黃亮新則認為,如果代幣是基于以太坊等的智能合約發行,一般來說不增發的承諾是可靠的。
那么持有平臺代幣的風險何在?如果遭受損失或平臺不履行承諾,該如何追責?世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銘告訴藍鯨TMT記者,目前交易所發行代幣行為在法律監管層面仍屬空白,投資者需要自行判斷持有價值,并衡量自身承擔風險的能力。
分析人士亦表示,交易平臺類的數字資產的價值與平臺的運營成績緊密相關。平臺成交量大,盈利能力強,就會帶動自身平臺代幣的價格;相反,平臺運營差,自然沒有價格。
2017年7月,趙長鵬在幣安ICO之后曾發文稱,1500萬美元的數字資產只是ICO的部分成就,最重要的是籌到了2萬個注冊種子用戶和大量的交易資金,“ICO也幫助了幣安在目標市場的品牌建立,起了非常大的宣傳作用?!?/p>
代幣整肅將升級,交易所何去何從
實際上,除了黑客攻擊,虛擬貨幣交易所面臨的最大風險來自政策監管。
去年9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稱比特幣交易平臺涉眾人數擴大、投機氛圍濃厚,是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臺,在我國并無合法設立的依據。
2018年伊始,有消息稱央行下發通知,禁止轄內支付機構為虛擬貨幣提供交易服務。近日又有多家媒體報道稱,多部門將聯合協調,屏蔽中國用戶對于“出?!苯灰灼脚_的訪問,并全面封堵虛擬貨幣C2C場外交易(即個人買家對個人賣家)。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對去年9月份關閉虛擬貨幣交易所的一次查漏補缺。在數字貨幣的生態鏈條中,比特幣與法幣的兌換交易是其中的重要環節。隨著國內ICO和比特幣交易的業務清理,場外交易再一次繁榮。
而去年9月的監管政策落地后,有實力的主流平臺紛紛選擇“出?!?,即在境外注冊,并在團隊與客戶來源上全力國際化。
在1月20日的直播中,蔡凱龍就介紹稱,火幣網目前已將總部設立在舊金山。蔡凱龍宣布火幣美國將成立,在運營、市場和技術方面都全面向美國市場傾斜。
據財新此前報道,火幣和日本SBI集團去年12月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兩家交易所:SBI Virtual Currency和Huobi Japan。在回答直播聽眾最關心的政策風險問題中,蔡凱龍稱火幣未收到關于停止場外交易的通知,“目前來看,應該沒有太大影響”。
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也對藍鯨TMT記者稱,幣安已經整體遷出中國,用戶基本來自海外,“對國內政策已經不是很關心?!?/p>
目前的主流平臺中,幣安只提供“幣幣交易”,即除法幣之外的虛擬貨幣之間交易。何一曾對媒體表示,幣安不提供場外交易服務?;饚臥ro仍提供場外交易,全球排名前20的Bit-z提供幣幣交易,但也囊括場外交易。
根據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在去年10月份發布的《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目前國內用戶常用的4家比特幣場外交易平臺均在海外,分別是LocalBitcoins、Paxful等。報告同時也警示,場外交易對手雙方匿名性強,交易支付渠道眾多,且可能存在欺詐交易的隱患。
但在國內監管政策“靴子”落地前,記者采訪的多家虛擬交易所均對談論政策采取了回避的態度。
(來源:藍鯨TMT網)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