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關鍵詞復盤2017,預見2018金融

楓述 2017-12-15 14:14
分享到:
導讀

O2O不再是主角,便利店、無人貨架開始散落在喧嘩的街道和繁忙的辦公區,李彥宏坐著Apollo無人駕駛車大喊“ALL IN AI”,00后們沉迷王者農藥,不可自拔···盤點2017十大關鍵詞。

又是風起云涌的一年,這一年里,O2O不再是主角,便利店、無人貨架開始散落在喧嘩的街道和繁忙的辦公區,李彥宏坐著Apollo無人駕駛車大喊“ALL IN AI”,00后們沉迷王者農藥,不可自拔,我們排隊兩小時,竟只為了一杯奶茶······

品途商業評論(微信ID:pintu360)作為商業領域的觀察者,在這歲末年初之際,總結了十大關鍵詞,它們或是2017年現象級產品,或是技術變革,或是商業模式創新,這十大關鍵詞,不僅改變了2017年的商業格局,還將持續影響我們未來的生活。

無人駕駛

9月20日,百度宣布升級Apollo智能汽車開放平臺,分三年投入100億元,完成超過100家項目的投資,建設Apollo系統的生態圈。隨后,李彥宏在11月的百度世界大會上宣布,百度無人駕駛汽車的一款車型將于2018年量產。

與此同時,車企與互聯網企業也相互牽手合作:上汽攜手阿里巴巴開發互聯網汽車;車和家與華晨汽車集團合作研制智能家庭汽車;廣汽集團與騰訊聯手發力多個汽車智能領域;華為牽手東風汽車打造“智慧汽車”……此外,各大創投資本、私募基金也爭相入場。

12月5日,深圳的無人公交車還上了熱搜。李開復也表示:“無人駕駛不一定非要做成客用的轎車,也可以是景區觀光車、垃圾車、清潔道路車等。” 有研究機構預計,2020年我國智能汽車市場規模接近600億元。未來,無人駕駛不僅僅在出行領域引起變革,甚至是物流業、環境能源業都將受到影響,可以說這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英政府計劃在2021年前實現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行駛。 

2017年,無人駕駛不僅在巨頭間引起騷動,政府也開始扶持。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無人駕駛車是大勢所趨,更是中國汽車業的重大機遇。

一般汽車要跑1億公里才知道會不會傷人,截至目前,走在最前沿的谷歌也只測試了644萬公里,而對于無人駕駛車而言,跑上1000億公里,大家方可安心乘坐。也就是說,目前,無人駕駛車安全性上仍有問題。此外,法律合規問題也有待解決。

  

百度無人駕駛小巴

新零售

2017年是新零售的元年,作為新零售的發起者,阿里圍繞新零售的投資金額已達到500億元,涉及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等十多個項目。騰訊也在年末搭上新零售列車,重金入股永輝超市,同時,便利蜂、愛鮮蜂、每日優鮮等也線上線下齊發力,企圖抓住新零售契機,全面提升市場占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46家公司從事無人便利店。

人貨場、智慧零售、無界零售、前置倉、全渠道、無人店、無人貨架、便利店、超級物種、數字改造……這些詞都屬于新零售的化身,但無論新零售如何演變,其本質還是用技術改造零售業,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吳曉波說:“新零售這場戰爭,一兩年,兩三年都不會結束。要在變化中決勝新零售,有四大要素:搶占用戶心智、縮短產銷路徑、提高消費復購、制造尖叫商品。”

馬云在云棲大會上也表示,未來10年甚至是20年,新零售將取代電商這一概念。可以預見,新零售這把火將不止點燃2017,還將持續燃燒2018。

共享經濟

沒有一個房間也可以開酒店,沒有一輛車也可以開租車公司,沒有一件商品也可以開商場,2017年,共享經濟百花齊放,開始深入至各個細分領域,投資人和創業者都相互擠入這場盛宴,但并非每道菜肴都是人間珍饈,吃多了或做不好是會鬧肚子的。

共享單車。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到2017年間,中國總共成立了41家共享單車公司,其中38家加在一起燒掉的錢(16.2人民幣)尚不及ofo、摩拜單車和永安行三家燒掉的零頭(前兩者合計213億,后者市值逼近百億),平均每家花掉4200萬元。

而截至目前,已有8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留下的除了破爛的自行車,還有押金問題。頭部公司還能玩上一陣,剩下的共享單車們估計離死亡大限不遠了。

共享充電寶。與共享單車相似,共享充電寶最近也遭遇寒冬。目前,已有放電科技、pp充電和樂電等3家公司正式宣布關閉,美團在試運營3個月后,也關閉了該項目,Hi電、泡泡充電等則陷入負面傳聞,陳歐和王思聰的吃翔賭局,看來思聰要贏了。

除了上述共享項目外,還有共享籃球、共享睡眠倉、共享雨傘、共享女友、共享馬扎等,但這些共享項目大多是曇花一現,借共享之名炒作,已偏離了真正的共享經濟。

洪泰基金創始合伙人、洪泰資本控股董事長盛希泰認為,共享經濟是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最大的商業模式創新,這里仍然有很多新的機會和可能。但也需要注意,從商業上講,并非所有的資源都是值得且能共享的。

新能源汽車

2017年的大事當然不能錯過新能源汽車,這一年,全球都在制定燃油車禁售時間表,荷蘭、挪威是2025年,德國、印度定在2030年,英法兩國2040年,我國也正在考慮制定燃油車退出時間表。顯然,燃油車將退出歷史舞臺。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則步入了高速增長的快車道,據悉,騰訊不僅入股了特斯拉,還和富士康共同投資建設高端智能電動車生產工廠,預計2020年前發布自動駕駛電動車。馬云更是斥資10億投資榮威電動汽車。

“我董明珠是舉債投資銀隆,有人罵我瘋了,但我覺得新能源是中國制造業轉型的一次絕好機會,所以我愿意賭,我要投。”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公開演講中談及投資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時,放出豪言。

除了巨頭外,各大車企也推出了新能源汽車計劃表,長安汽車在未來十年內將推出13款純電動與11款插電式混動車型;奇瑞汽車計劃未來五年推出22款新能源產品;北汽新能源計劃2020年實現產銷50萬輛;吉利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吉利總體銷量的90%以上;最早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比亞迪則表示,到2020年,深圳所有的出租車都是電動化。

但目前新能源汽車在核心技術、政策依賴、充電配套設施等方面仍面臨極大的挑戰。不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是不可逆的,2020年,或將是新能源汽車取得關鍵性發展的一年。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從1956年提出到現在經歷了兩起兩落,如今隨著深度學習與大數據的興起,再次迎來蓬勃發展。2017年,人工智能領域發生的事實在是太多了,阿里巴巴斥資千億成立達摩院,李彥宏宣布ALL IN AI。

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AI教育從娃娃抓起,科技部公布首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包括依托百度建設自動駕駛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設城市大腦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依托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依托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智能語音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這一切,都意味著人工智能離我們越來越近。

郭臺銘表示未來流水線工人會消失,客服、編輯、律師、醫生、投資人······這些崗位都有可能面臨失業潮。未來人類能夠從事的工作或許正如李開復所說,只有這兩類:一個是創造未來,推動創造力的工作,包括科學、文學、藝術等;另外就是有愛心的工作,也就是真的把愛放到工作里面,使人與人之間有更多的信任。

人工智能現在究竟有多火,或許人才市場能夠告訴我們答案。據統計,全世界具備AI尖端領域研究能力的人才不足1萬,國內從事AI相關領域研究學習的也僅有幾萬名畢業生。今年的校招,谷歌中國、騰訊、華為、網易游戲、阿里巴巴、滴滴、百度等知名互聯網企業給校招生開出了30萬以上的年薪,據悉,工作幾年后年薪可達80萬。

人工智能不同于共享經濟和新零售,是屬于技術變革,能影響未來幾十年,所以說,互聯網圈有句話,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

消費升級

改革開放近40年至今,在由過去投資主導型經濟向消費主導型經濟的轉變過程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增強,消費升級成為時代發展的新旋律。數據顯示,未來15年全球消費市場的增量里面有30%由中國的消費者貢獻,到2030年家庭的恩格爾系數會達到18%,1.5億的中產階級是消費升級的主力軍。

2017年,你會看到80、90后排隊兩小時只為一杯喜茶;不愛做飯的他們卻愿意花3000元買一口鍋;曾經的中高檔餐飲品牌俏江南、湘鄂情、金錢豹紛紛倒閉,崛起的是單一品類網紅店,比如香辣蝦、牛蛙、潮汕牛肉火鍋、酸菜魚等;屈臣氏的營業收入大幅下降,楊樹林的星辰卻成了刷爆朋友圈的網紅;就連00后的孩子們都開始用起了神仙水,為了避開職場危機、不成為中年油膩男,大家開始為內容、知識付費。

消費升級是指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換取產品的更多附加價值(體驗、氛圍、品牌、便利性等)。過去我們買東西主要是為產品本身的價值買單,消費升級是為附加值買單。除了關注產品本身的功能和品質,消費者更關心使用體驗是否愉悅,能否帶來精神和審美上的滿足等等。

新消費時代已來!“價格驅動購買”的時代已接近末尾。”IDG資本合伙人閆怡勝表示,未來,大家越來越看重品牌和品質,新生代創業者會在未來10-20年時間里創造一批全新的品牌,替換掉原來的舊品牌;中國會出現一批真正國際化,過百億美金市值的新品牌。

金融科技

2017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利劍仍未收鞘,合規壓力進一步加大,行業迅速裂變,金融科技勢頭強勁。

這一年,金融科技中概股IPO一波三折,據統計,IPO的中概股有6家:信而富、趣店、拍拍貸、簡普科技(融360)、眾安在線 、和信貸。借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研究熱潮,ICO一陣風起,而9月份,央行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認定ICO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自此 ICO跌落神壇。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BATJ攜手建農工商四大行,落地金融科技。據高盛集團預測,超過6600億美元正從傳統金融業流向金融科技領域。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進步,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會進一步加深,金融科技也被認為是未來全球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

王者榮耀

今年最火爆的游戲莫過于王者榮耀了,上到60后馬東下至10后小學生,幾乎都中了王者榮耀的毒,至今年6月份,王者榮耀的注冊用戶突破了2億,超過A股股民數量。更令人驚嘆的是,它的吸金能力,代練月入5萬,游戲主播年薪2000萬,賣皮膚一天賺1.5億,一季度每月流水30億,3212家上市公司凈利潤不及《王者榮耀》……光看這些數字,你就知道它的魅力有多大了。

但同時質疑王者榮耀的聲音也不斷,人民日報八評王者榮耀,喊話加強社交游戲監管,騰訊股價更因此一度下跌5%,一天就蒸發了千億。進入Q3后,王者榮耀逐漸走下了神壇。數據顯示,王者榮耀6月份的月活用戶為1.823億,到9月份已下降至1.777億,11月份后,由于吃雞手游的火爆,《王者榮耀》的熱度下降尤為嚴重。馬化騰也表示,“吃雞”是當前的重點。

從“全民王者榮耀”向“全民吃雞”轉移,這只是一個先兆,在未來的游戲行業中,即便是像《王者榮耀》這種被奉上神壇的游戲,也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被超越。當然,在大家放松娛樂的同時,也不可因過度沉迷影響生活,企業更應主動在防沉迷和未成年保護上進行規范。

網劇爆款

稱2017年為網劇的“爆款年”的確算實至名歸,《我的前半生》、《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河神》、《白夜追兇》等一路斬獲流量口碑,IP改編劇、懸疑探案、青春回憶殺等多種題材集中式爆發,就連圈內大名鼎鼎的馮小剛、韓三平、周星馳等人,也紛紛開始操刀網劇。

2012年至今,從最初的低成本、小提案、碎片化、粗制作,到如今資本進入、成本提高、制作精良,網劇正走在精品化的道路上,經歷著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12月初,《白夜追兇》的海外發行權被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買下,也表明了接下來網劇將出海,中國影視文化也將登上國際舞臺。

9月份,廣電總局聯合下發了“電視劇繁榮發展14條”,強調網劇的備案和規范化管理問題,鼓勵優秀電視劇制作機構積極投入到網絡劇制作中,同時規范網絡上播出影視劇的行為,這也真正意義上將網劇管理提上了政策層面上。

與此同時,“14條”的發布也意味著網劇在題材上的多樣性將受到巨大影響,新一輪的洗牌將加速到來,未來幾年會有一大批網劇行業企業被清理出去。

十九大

10月18日,十九大隆重開幕,中國乃至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這次盛會。十九大不僅對中國經濟未來的30年做出規劃,也對中國的產業結構做出規劃。

報告指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深化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可以預見,未來我國將通過供給側改革釋放更大的紅利;著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制造業,打造“制造強國”;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從報告可以看出,未來,中高端消費將會成為有前途的產業,新零售、消費升級概念還將持續升溫。綠色低碳產業也將會成為另一個明星產業,與此相關的新能源汽車、環保產業也將受到政府支持。另外,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無人機、新材料科技、智慧城市等也極有可能迎來一波政策紅利。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

汽車 未來 共享 零售 人工智能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