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OPPO成為中國制造崛起的另類樣板?通信

蟲二 2017-12-04 20:50
分享到:
導讀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 2017上半年中國手機廠商在智能手機市場表現強勢,華為、OPPO等國內廠商霸占了銷量前四,而蘋果、三星國際品牌皆因產品和負面新聞等原因在中國市場…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 2017上半年中國手機廠商在智能手機市場表現強勢,華為、OPPO等國內廠商霸占了銷量前四,而蘋果、三星國際品牌皆因產品和負面新聞等原因在中國市場表現萎靡,中國制造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勢頭。

而在近日舉辦的2017第十五屆“中國最受尊敬企業年會”上,OPPO榮獲2017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獎”,這也是OPPO連續第三年獲得“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的稱號,成為唯一一家獲得此殊榮的手機品牌!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OPPO首次得到該獎項的2015年,恰恰也是OPPO明確精品策略的那一年,OPPO的轉變值得我們思考:

1、追求平衡的精品策略

2014年起OPPO就從機海轉向極致單品策略,專注用戶核心需求,力爭每一款產品都是能夠打動用戶的精品。成果是2015年貢獻了1500萬出貨的R7系列,去年的R9更是登上王座,在國內實現了1700萬的銷量,以4%的市場份額首次摘走蘋果5年來未曾失落的單品銷量冠軍。

而OPPO的爆款又有兩個獨特內涵:

一是不追求某一個點的突出,強調功能、性能、價格、體驗、顏值等方面沒有短板的均衡,不走噱頭化的性價比路線,不冒險采用不成熟的新技術;

二是對成本、可靠性、量產情況、市場接受程度進行充分論證,不做超前或冗余式的新產品。

這兩個策略打造了R系列這個明星家族,該家族成員可謂款款精品、款款爆款。發售沒一個月的R11s在11月10日首銷當天就拿下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平臺2500-3000元價位手機單品銷量第一,而且在區域客群重構上,也達成了OPPO的夙愿,一線城市買家成為主力,廣州、深圳、杭州、上海、北京用戶分列TOP5。在用戶性別比方面,男性達到了63%,也一改原來女性主導的局面。

2、不搶先手,只拼節奏。

OPPO的產品哲學重顏值也重實力,奉行高效的實用主義,在看不到革命性變化的情況下,寧可一停二慢三通過,不比跑得快,只圖跑得遠,玩的是后發先至。

對于任何一個新技術、新功能,OPPO不像某些企業急于炒作,而是耐心等待消費端的真實回饋,哪怕這個回饋稍微滯后,不跟風,只憑扎實的產品給渠道和零售賦能。

對OPPO來說,這一方面有助于抑制冒險決策和追熱點的盲動,另一方面也是看到成熟技術+規模化生產,才能最大限度發揮OPPO的優勢。

3、整合生產、采購、倉儲、運營的品牌賦能。

OPPO的成熟從產品策略的兩個重大變化可見一斑。

首先R11s的拆解實驗證明,機身內部結構和零件之間的連接并不復雜,做工扎實精細,零部件維修方便,支架的運用和排插設計都比較合理,這說明OPPO的品質不僅表現在前端層面,在消費者看不見的地方也頗花心思。

在ZOL的國產手機售后服務調研中,消費者對13項維度的OPPO服務給出了總分在12.5以上的高分(滿分15.5分),位列第一集團。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OPPO在1-9月的換機留存率為45%,換句話說,使用過OPPO的用戶會仍會有將近一半繼續選擇OPPO,這在安卓手機陣營中是絕無僅有的,品牌忠誠度僅次于蘋果了。

OPPO 產業鏈上的話語權也不斷增加,三星控制的OLED產能中,OPPO的訂單達到13%是國產手機中最多的,此外,在MLCC持續缺貨、價格走高的大背景下,MLCC大廠村田也給予OPPO等品牌80%左右的配額。

OPPO的三道護城河

在雷軍都上了《奇葩說》的情況下,最先用廣告砸開市場的OPPO反而率先脫離了國產手機依靠營銷拉動的固定套路,開始依托售后服務體系尋求核心競爭力的構建。

1、技術創新。

很多人認為OPPO重營銷而輕研發,但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13日,OPPO在國內的專利申請公開和授權數量共15215件,同時在北京、上海、深圳、美國硅谷、以色列和日本東京都成立了研究中心。

在研發成果上,OPPO有全球首創的“5倍無損變焦”、15分鐘充滿2500mAh的“超級閃充”這種領跑行業的“黑科技”,但更多的還是OPPO基于用戶需求進行的技術創新。為了解決暗光人像拍攝痛點所研發的智選雙攝、為了解決游戲痛點促成的OPPO/王者榮耀/高通三方聯合優化等等,這些技術創新切實有效的解決用戶遇到的痛點。

2、穩健成長。

OPPO奉行技術上不搶先,不爭功,甘愿放棄用營銷搏眼球,用爆款賺溢價的機會。

用IDC中國手機產業分析師閻占孟的說法,消費電子市場的企業不一定要絕對打快,不同區域市場的成熟度以及公司的優勢和特點才是關鍵因素。

“慢一點的打法更適合OPPO這樣的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大量鋪貨給到渠道銷售。也避免了產品在供應和生產上出問題。”

3、社會責任。

陳明永曾經形容OPPO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生產好的產品,然后賣出去”。但這件簡單的事情,真正做好的企業并不多,OPPO算得上“不多”的其中之一。

OPPO副總裁吳強表示:“OPPO在十余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本分’的核心價值觀,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確,結果是水到渠成的。”

OPPO將“本分”作為最核心價值觀,始終貫穿于產品設計與研發、生產與質量把控、產業鏈合作、渠道等每一環節,并且專注于用戶核心需求,堅持精品策略,將OPPO打造出更受年輕人喜愛的拍照手機。

“踏實做人,本分做事。”就是OPPO所堅守的社會責任。

OPPO正成為華為和小米之外的另類樣板。

國產手機的三分之勢已成,華為、小米和OPPO各據一方,相比華為的全方位出擊,小米的再度發燒,OPPO卻成為中國制造崛起的另一類樣板。

1、對用戶需求的研究更透徹。

曾經有人給一位OPPO用戶推薦了另一款國貨手機,結果對方回了一句:誰買XX啊,那么LOW,究竟是什么讓OPPO用戶產生這種優勢心理?

簡單歸結為暴力營銷是說不過去的,實際上這更得益于OPPO對于用戶真實需求的研究更加透徹,從VOOC閃充到智選雙攝,OPPO通過解決用戶需求痛點,進而得到用戶的認可,這比任何技術名詞更有說服力。

2、渠道掌控的絕對能力。

OPPO對線下渠道的掌控力無人能比,它證明在Apple store和小米之家那種動輒與奢侈品牌比拼坪效的旗艦店之外,更具親和力的人際溝通仍然是零售的核心密碼。

也說明不管在什么城市,消費者需要受到尊重的溝通,而不是甩一堆技術名詞的天馬行空,而這一直是得到保價政策支持的OPPO經銷商的優勢。

3、持續精品策略的成功。

OPPO始終專注用戶核心需求,堅持精品策略,力爭每一款產品都是能夠打動用戶的精品。這種對于精品的堅持讓R系列得到更多用戶的認可。

從去年8月開始,OPPO在一線市場的份額就超過13%,在所有手機品牌中排名第三,也超過大部分國內外廠商。可以說,精品策略成功推動了OPPO的品牌升級。

無論如何,OPPO如今已經成為中國手機成功學的另類樣板了,原因無二,唯有“本分”二字。

作者:蟲二

OPPO 手機 用戶 產品 品牌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