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BAT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后,京東也要建基礎設施了!金融

Irene 2017-10-11 10:50
分享到:
導讀

大玩家奔向三四線,兇猛收割夫妻店;小玩家潛入一二線寫字樓,引發“千架大戰”;資本也爭先恐后,生怕錯過這一造富的風口。然而,到底什么是新零售?

當BAT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后,京東也要建設基礎設施了。10月10日,在GGV紀源資本主辦的Evolving Lifestyle 2017生活方式變革大會上,京東戰略負責人常斌透露,將于近期攜手騰訊,共建新零售基礎設施。

“接下來京東會和騰訊一起變成新零售的基礎設施”,常斌說道:“京東會和騰訊一起攜手為合作伙伴提供一個基于全渠道線上線下的商品、會員、營銷的服務。”

交易起家的阿里率先舉起“新零售”的大旗,鏈接人與人的騰訊選擇與京東捆綁入局,而就在今天,百度風投領投了無人便利店提供商YI Tunnel,釋放了布局新零售的信號。

在互聯網巨頭的推波助瀾下,新零售概念出現的一年時間內,中國零售業態的發展已經遠超日本,走在世界最前列。正如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徐炳東所說:新零售已經成了一個泛商品,現在有無人的便利店,有無人的售后終端,新零售在中國代表了線上和線下結合的超前衛的方式,這個生活方式已經極大地改變了大家的生活習慣,也引領著整個世界的變革方向。

于是,2017年成為“新零售”元年。于是我們看到,大玩家奔向三四線,兇猛收割夫妻店;小玩家潛入一二線寫字樓,引發“千架大戰”;資本也爭先恐后,生怕錯過這一造富的風口。然而,到底什么是新零售?就如同繽果盒子創始人及CEO陳子林所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種新零售。不都嘗試一遍,怎知哪一種能締造巨頭?

無人值守就是新零售?

無人零售能代表新零售嗎?京東常斌認為,無人零售只是新零售的初期,是率先創造出的一種場景。“在我們看來,供應鏈包括整個在消費端面向用戶服務和成本的結構,整個行業還需要一段時間繼續往前探索。”

“你(無人零售)給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可能多收一點點錢,但是用戶對這個東西還是有邊界的,是有彈性的。”。常斌說,并不是變成無人零售,用戶就要為一瓶可樂多付1、2塊錢。無人零售確實能提升體驗,但也可能增加了成本。

他指出,一個開架式的貨架有很多挑戰,但是如何對抗產生的成本,從一個初始的消費滿足一直到最后變成一個成形的模式,可以長期可規模化的復制和發展,以至于最后這個模式相比于其他的模式(所有零售模式),依然能展現出用戶體驗,且成本更低,只有這樣才是完成了革命的贏家。

無人店DISS有人店?

對于成本的研究,創業公司繽果盒子頗有感觸。這個號稱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可規模化復制的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自今年6月在媒體上引爆以來,一直飽受爭議。“無人”究竟能節省多少人力成本?多少日銷售額能達到盈虧平衡?無人店真的是來顛覆有人店的嗎?

“無人值守嚴格意義上解決的不是一個人的成本。”繽果盒子陳子林表示:“對于一個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最高效的組織形式也要有2.5人,管理成本加起來是1萬多塊錢。每個盒子每天營業額800塊錢能整體盈虧平衡,在局部優化區域3、400塊錢一天就可以盈虧平衡。”

這種成本結構與傳統成本結構的區別在哪兒?陳子林解釋道,前端有人看店的成本,因為有90%的時間都是在等待,他是沒有價值的。繽果盒子把這些空余的時間移到后端,通過系統讓一個人可以同時看40家店。“這是成本的一個轉移。而后端對于供應鏈的整個成本,跟傳統的有人店都是一樣的。”

至于無人店取代有人店,陳子林戲稱沙漠才是無人便利店生存的土壤。“沙漠,就是別人不能做生意的地方,就是流量很低的地方。我承認,我們并不是要跟有人店PK,無人便利店可以給你多一種選擇、多一個渠道。我們不是因為無人而便利,而是想要更便利才選擇無人這個方式。”

無人零售到底賣什么?

消費者認為便利的東西通常是零售里比較難掙錢的東西,而零售里容易掙錢的產品未必非要讓消費者覺得便利。“這是商業模式設計時的一個悖論。到底是以需求為先還是以盈利模式為先。”常斌表示,從京東的角度應當先從需求出發。“消費者可能就是想要瓶可樂。”

芝麻信用則通過對無人零售場景下的創業公司合作伙伴的觀察,總結出兩種發展比較好的路徑。

“一種是在特殊場景下的剛需產品。”芝麻信用副總經理李叢杉說,比如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甚至是共享圖書。“你能夠給他提供極致的便利,消費者愿意使用它,哪怕付出更高的零售價都愿意做。”

“另一種是需要特別繁瑣的身份證明,使得交易效率特別底下的領域,比如無人停車。”

阿里京東看好的新零售創企,據說都有如下特質

新零售這場由巨頭攢出的局,玩家可不只有巨頭。常斌表示,京東和創業公司一樣,都是剛踏上新零售這個風口。而京東秉持的新零售鐵律只有三條:能不能大幅度的降低成本,能不能提高效率,能不能提升用戶體驗。“在京東看來如果能達到這些目標,毫無疑問是這一波的贏家。”

李叢杉的觀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阿里對于新零售創企的判斷:一是基于某一垂直行業的互聯網或平臺公司,他們對大數據敏感,數據利用能力強,能給消費者非常極致的體驗;二是在更細致的垂直領域內找到消費者的需求,從而找到服務。“基于消費和交易的環節發展出自己在這個細分領域下的服務能力,這點非常重要,而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能力。”

從創業公司的角度,繽果盒子陳子林也給出了判斷:最重要的能力是整個無人零售體系的搭建,以及運營能力。他建議早期創業公司最重要的是產品和BD能力,由于無人零售的成本較傳統零售有很大下降,讓早期創業公司得以有機會把供應鏈的能力往后放。而未來一到兩年,供應鏈的能力就是決勝的關鍵,再之后便是精細化運營的能力。

(以上觀點及圖片設計來自GGV Evolving Lifestyle 2017生活方式變革大會,由新芽NewSeed(ID: pelink)編輯整理)

來源:新芽NewSeed

零售 成本 京東 便利店 能力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