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才剛剛起步,折疊屏幕手機已經蓄勢待發通信

喻拓 2017-10-16 16:47
分享到:
導讀

小米MIX掀起了全面屏的浪潮,一年的時間里,包括蘋果、三星以及國產華為、vivo等眾多手機廠商都已經推出了全面屏手機。全面屏即未來?顯然有些廠商并不是這么想的。

小米MIX掀起了全面屏的浪潮,一年的時間里,包括蘋果、三星以及國產華為、vivo等眾多手機廠商都已經推出了全面屏手機。全面屏即未來?顯然有些廠商并不是這么想的。

近日,蘋果所申請的“配備可折疊屏幕的電子設備”相關專利被曝光,而蘋果首款全面屏的手機iPhone X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才開啟預售。加之之前三星、LG以及國內的中興、聯想都曾有關于折疊屏電子設備的設計,相較于半路殺出的全面屏,似乎各大手機廠商似乎更加中意于折疊屏。

全面屏是手機行業順其自然的發展

不過,仔細想一想,全面屏設計的出現其實手機行業最順其自然的發展趨勢,并算不上多么大的變革。在手機屏幕逐漸變大的趨勢下,機身的變大成為很多人的困擾,于是在保證屏幕大小不變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小機身尺寸成為了手機廠商努力的方向。

同時基于審美的考慮,大部分手機采取最普遍的做法就是縮減屏幕邊框,于是無邊框的概念率先出現,而全面屏則更像是無邊框的升級版,志在取消屏幕四周的邊框以達到100%的屏占比。

這樣來看,全面屏設計概念是發展的必然,而折疊屏幕卻能帶來更多的想象及創造空間。目前可折疊屏幕設備也就分為兩種,一種是稍微簡單的兩塊屏幕拼接的形式,而另一種則是無縫折疊屏幕,這種技術難度就要高很多。

國內外廠商已經開始布局折疊屏幕設備

中興其實早前也提出了可折疊屏幕的手機,不過可以確認是拼接屏幕的形式,兩塊屏幕展開可以形成6.8英寸大小的手機,已經可以稱為平板了。兩塊屏幕可以分別運行不同的軟件,當然也可以拓展顯示。這種技術難度其實主要還是存在于軟件的優化上以及合適的交互方式。

有消息稱,中興將在本月發布這款折疊手機,作為新一代的天機AXON。能夠將平板變成手機一般大小,這就是折疊手機最大的優勢。

而蘋果、三星所曝光的專利則是一種技術難度更高的無縫折疊屏幕的手機,而這其中最大的難度顯然是在于折疊處的屏幕該如何處理。而這顯然就是OLED屏幕的長處。

在蘋果所展示的專利信息中,其中一種特殊的屏幕鉸鏈是關鍵,這是無縫折疊屏幕的核心,整塊屏幕都采用OLED顯示屏,但可以彎折的卻只保留鉸鏈的部分,其余部分則是以金屬背板支撐,并一整塊柔性的屏幕不說實用性、安全性問題,這其中還必須保證主板、電池等所有內部結構都可以彎折,這樣技術難度太大了。

2016年聯想就曾展示過無縫折疊手機和平板,效果還是比較震撼的,但直到現在也沒有量產??烧郫B屏幕所帶來的顛覆性可能還遠不止我們能夠想象的,智能手機其前身其實是掌上電腦,承載著人們對移動辦公的需求。

折疊屏幕概念能存在更大的顛覆性

但小屏幕所提供的辦公體驗或是娛樂體驗終究是有限的,所以為了填補手機和電腦之間的空檔,才有了平板電腦的出現。而如若無縫折疊屏幕技術成熟能夠量產,那么平板電腦的生存空間可能會被進一步壓縮,或者說平板電腦也可以折疊成手機一般,甚至還會影響到移動PC市場。

屆時就是對整個行業的重新洗牌,蘋果、微軟、谷歌都在嘗試將手機、平板電腦以及PC三大終端進行統一,在系統、軟件上的優化花了很大的功夫,直到現在也沒能實現統一的使用體驗。

但如果從硬件端著手,那么可折疊屏幕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能夠實現兩塊屏幕的折疊那么就有機會實現多塊屏幕的折疊,13.3英寸的筆記本也可能折疊成現在手機一般大小。這樣可能就省去了在軟件端的麻煩,系統、硬件統一也是指日可待。

盡管全面屏才剛剛開始,但三星、LG、蘋果等廠商已經開始布局折疊屏幕,去年流行的雙曲面屏也不過一年的時間就被全面屏替代,而全面屏的進步空間也僅剩于手機屏幕上那殘留的部分空間。可折疊屏幕所帶給我們的想象空間,是對整個設計形態、應用場景以及行業融合等更大的顛覆,相比100%全面屏,可能離未來要更近一些。

屏幕 手機 折疊 全面 蘋果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