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告別賈躍亭時代?樂視上市體系多個板塊都在醞釀改名通信

澎湃新聞網 2017-09-20 08:51
分享到:
導讀

澎湃新聞從一位接近樂視人士處了解到,樂視上市公司體系正在尋求更名。

澎湃新聞從一位接近樂視人士處了解到,樂視上市公司體系正在尋求更名。

“正在想名字,可能叫‘新樂視’。”上述人士稱,“但涉及到上市公司改名之類,估計還有段時間。上市體系下各業務板塊都在想名字。”

不過,樂視網(300104)相關人士卻對澎湃新聞記者否認了更名的說法。

可見的是,樂視網正在加速“去賈躍亭化”,以“新樂視”的姿態與過去進行切割。

今年7月,樂視網創始人賈躍亭卸任樂視網董事長一職,不在樂視網擔任任何職務。當月,樂視網第二大股東嘉睿匯鑫實際控制人、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成為樂視網董事長。

樂視網董事會內,也逐漸由融創系掌握主導,除了孫宏斌,由融創派駐的劉淑青,融創投資的樂視致新時任負責人梁軍和樂視影業CEO張昭也在7月進入了樂視網董事會,一名獨立董事鄭路也是由融創方面提名。老樂視系提名的董事中,僅剩跟隨賈躍亭多年的樂視網副董事長劉弘(微博),以及獨立董事曹彬。

專心造車后的賈躍亭,雖然仍是樂視網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約26.27%,不過股份已經被反復凍結中。

樂視網的主營業務包括廣告業務(視頻平臺廣告發布業務)、終端業務(公司銷售的智能終端產品收入)、會員及發行業務(包括付費業務、版權業務及電視劇發行收入)和其他業務(如云視頻平臺業務、技術開發服務等)。

簡言之,樂視視頻、樂視電視、投拍《羋月傳》的花兒影視、樂視云等,均屬于樂視上市體系,樂視影業正在推進注入樂視網中。

而樂視手機、樂視體育、樂視金融等業務,屬于樂視非上市體系,賈躍亭鐘情的樂視汽車則區隔于這兩塊。

按照賈躍亭對生態的設想,這些非上市體系的公司在經過多輪融資孵化,業務成熟后,也將注入上市體系或是獨立上市,不過這一想法如今已難以為繼。去年11月,樂視手機業務對供應商巨額欠款引爆樂視系資金鏈危機,樂視非上市體系的公司聲譽迅速貶值。

相較之欠款累累、屢次被告的手機業務和體育業務,樂視上市體系――樂視網自2010年上市以來,則依靠非上市體系的“全力支持”,利潤數字至2016年均保持著較高的增長,但在2017年半年報首度出現了半年度業績虧損的情況,凈利潤虧損超6億元。半年報還顯示,賈躍亭和姐姐賈躍芳回收了借給樂視網的全部無息貸款。

在對外的宣傳口徑上,樂視網從7月份孫宏斌當選董事長后,就開始打出“新樂視”的口號。

孫宏斌曾多次表態,要處理樂視網與非上市體系的關聯交易問題。陣痛也將體現在財務報表上,根據樂視網2017年半年度報告,樂視網應收賬款約95.4億元,其中關聯方占比超過51%。按照報告中的說法,公司實際控制人賈躍亭將督促相關主體按照雙方約定付款進度付款,但截至目前,主要欠款方資金情況持續緊張,未嚴格執行還款計劃。

“新樂視”之新,除了在公司層面與賈躍亭控制的非上市體系進行切割,還提出了賈躍亭時代所不同的發展策略。

按照孫宏斌的設想,“新樂視”應該是一家提供家庭互聯網娛樂消費服務的企業,這也將樂視網和融創本身的房地產業務結合成了新的故事圖景。

在今年6月樂視影業的一場發布會上,樂視影業CEO、現任樂視網CCO張昭曾介紹,樂視致新可對標成蘋果,樂視網(樂視視頻)對標Netflix,樂視影業則對標迪士尼。

這個故事充滿想象力,但如何實現它,首先要邁過的檻是,消費者還會不會為樂視這個品牌買賬。從樂視網2017年半年報來看,樂視電視和會員,已不像以前那么好賣了。


樂視網 體系 上市 賈躍亭 業務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