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總裁胡曉明:人工智能需“去泡沫化”金融
胡曉明認為," 過去每一次產業革命,都是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從而引發經濟和社會變革,AI 也不例外。未來 AI 要深入各行各業,去解決生活、生產和社會環境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這樣才能引領真…
北京商報訊(記者 張緒旺)12 月 20 日,在云棲大會 · 北京峰會上,阿里云總裁胡曉明闡述了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并提出 "AI for Industries"(產業 AI)的理念,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要去泡沫化,下一站將是 " 產業 AI"。
目前,阿里巴巴在城市、工業、零售、金融、汽車、家庭等多個場景推出 ET 大腦等 " 產業 AI" 方案,這些能力、產品和解決方案都通過阿里云服務于各行各業。
胡曉明認為," 現在人工智能領域有種浮躁的氛圍,有些企業靠 AI 講資本故事、炒作股價。人工智能不應僅僅是實驗室里的、PPT 里的‘概念上的 AI ’,更是‘產業 AI ’,阿里巴巴對人工智能的三個判斷是:第一,必須要有場景驅動,我們在解決什么問題,為這個社會的成本降低了多少,效率提高了多少;第二,在人工智能背后是否是有足夠的數據來驅動 AI 能力的提升;第三是否是有足夠的計算能力,支撐我們的算法、深度學習可以發生。只有三個場景同時具備的前提下,人工智能才會有價值 "。
近日,工信部印發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明確要求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
胡曉明認為," 過去每一次產業革命,都是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從而引發經濟和社會變革,AI 也不例外。未來 AI 要深入各行各業,去解決生活、生產和社會環境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這樣才能引領真正的產業革命。" 胡曉明表示," 過去第三產業靠著互聯網發展起來了,人工智能是比互聯網更大的技術紅利,它也要深入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中,去定義和解決中國經濟最根本的問題。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產業 AI,比國外有更大的空間。"
相比商業光環,阿里巴巴在 AI 上較為低調。但事實上," 在產業 AI 的道路上,阿里巴巴說的最少、做的最多、跑的最快。" 胡曉明表示。
在今年天貓雙 11 上,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各個環節,從機器智能推薦系統、客服機器人 " 阿里小蜜 "、AI 設計師 " 魯班 "、機房運維機器人 " 天巡 ",它們與人類一起完成各項任務,成為 " 史上最大規模的人機協同 "。在剛剛落幕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天貓無人超市再次成為焦點,綜合圖像識別技術、物品識別和追蹤技術,再結合消費者行為識別,完成 " 即拿即走,無感支付 " 的體驗。
在城市和工業場景上,則通過阿里云研發的超級人工智能 ET 大腦來解決人類無法解決的棘手問題。ET 城市大腦將杭州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 15.3%,救護車自動抵達現場時間減少一半。ET 工業大腦 " 走進 " 車間,突破了良品率提升、故障率預測等制造業核心難題,幫助協鑫光伏、中策橡膠、天合光能、盾安新能源等大型制造企業創造利潤數十億元。 其中在天合光能,阿里云 ET 工業大腦幫助其提升了電池片 A 品率達 7%,是國內首個按效果付費的 IT 服務案例。
而在該次大會上,面向航空以及金融行業的 ET 航空大腦、ET 金融大腦也相繼發布,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這些行業,能夠極大地提升該行業的服務水平。以首個落地首都機場的 ET 航空大腦為例,可以在 50 秒內刷新首都機場 1700 架次航班的停機位安排,廊橋停機位利用率提高 10%,相當于每天有 20,000 名旅客不用再乘坐擺渡車。
ET 金融大腦可輔助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實現對貸款、征信、保險等業務的智能決策與風控監管。在南京銀行,ET 金融大腦使得 54% 的貸款申請者可免去人臉核驗和視頻核身,減少重復驗證打擾。
在家庭場景上,天貓精靈作為阿里推出的第一款消費級 AI 產品,創造了雙 11 一百萬臺的銷售記錄。在智能駕駛領域,阿里研發的 AliOS 智聯網操作系統的活躍裝車量已經突破 40 萬臺,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特斯拉。2018 年 1 月 AliOS 將會進行全球最大的汽車系統 OTA 升級,讓人與城市變得在線成為可能。
在產業 AI 的實踐中,阿里巴巴不斷得到行業的認可:11 月,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四家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阿里云 ET 城市大腦在列。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里云 ET 大腦摘得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獎。
今年 10 月成立的 " 達摩院 " 則成為阿里發展人工智能的核動力。達摩院未來投資 1000 億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性技術的研究,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未來這些研究成果將通過阿里云向各個行業服務。
來源:ZAKER 作者:北京商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