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股價飆升:基本面穩健下的AI反饋互聯網+

劉志剛 2021-02-22 12:19
分享到:
導讀

百度對AI技術價值的堅守,百度對于AI技術的堅持投入,百度對AI技術十年的堅持。

上周美股中概股市場,百度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截止周五收盤,百度(Nasdaq:BIDU)股價大漲14.06%,報339.91美元,創歷史新高。

短短三個月,百度市值從三四百億飆升至到一千多億美金,用一夜成名概之也不為過??赡挠幸灰钩擅??你是那一夜關注到的,沒關注到的是背后多少個日夜的長期主義。

分析公司股票,最根源的判斷邏輯是公司基本面。百度近幾個月蓬勃的爆發力,離不開背后的的基本面:核心業務穩中有升,新業務價值被重估,逐步長成了百度的第二生命曲線。

百度股價持續上漲背后,去周期性中尋找跨周期性

截止美東時間2月19日,百度市值達1159.3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投行富瑞(Jefferies)和瑞穗(Mizuho)的分析師均上調了百度目標價,認為百度股價還有25%的上漲空間,摩根大通方面上調百度目標價格至380美元。

一方面是股價與市值齊飛,另一方面,最能真實反映一家企業動態發展質量的,就是它的財報。

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在利潤方面,Non-GAAP下百度去年實現凈利潤22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1%,經EBITDA調整后,凈利潤達到2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達49.3%

在資本市場,百度的特點一直都是下限很高,上限也同樣很高。搜索業務是百度的價值下限,AI相關業務則是百度的價值上限。

百度的價值下限高,是因為搜索+信息流的核心業務一直都是百度營收的壓艙石。核心廣告業務一直以來都是百度穩固的現金牛業務。

百度的價值上限,則取決于非廣告業務的潛力究竟能有多大。

根據上周百度發布的2020Q4財報,百度非廣告業務同比增速達52%,業務營收規模也已達到42億元人民幣。AI云業務規模的增長,也使得摩根大通將百度云的估值從90億美元大幅升至250億美元。

摩根大通對于百度智能云業務的估值,其實釋放出一個信號,對于像百度這樣長期專注前沿技術的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也越來越呈現出一種跨周期性。這種跨周期性,也符合蓋特納咨詢公司曾經提出的成熟度曲線。

蓋特納曲線把技術發展分成五個時期。分別為萌芽期、炒作期、破裂期和成熟期。

萌芽期,行業從無到有。沒有人關注,只有少數投資人跟進,一旦成功第一批投資人便能獲得上千倍、上萬倍的回報。

炒作期,資本市場過熱,投資行為大多缺乏理性,資本熱情跨越顛狂點之后便迅速冷卻跌至谷底。比如,早在2019年,AI創投已經不再是資本的寵兒。

2020年前三季度,AI產業投融資數額為577億,AI投資熱情出現明顯縮水,原因在于AI領域的環境變了,行業缺的不再是技術,而是承載技術的場景,很多AI創投企業最終沒能跨越技術發展的周期。

當時的AI創投更像是處于一個“中場休息階段”,無需較量自然也不需要太多資本進入來強行加戲,去做些逆流而行的事。行業需要的其實是持續不斷的投入,以及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從而度過破裂期,逐漸進入復蘇期和成熟期。

百度正是看透了這一點,十年間對AI技術持之以恒的投入,才使得的百度具有了跨越周期性的能力。

其實,做投資也同樣如此,把握科技股的投資的核心就是把握技術路線的發展方向以及發展路徑。才能夠在資本市場的周期性波動中,尋找到價值投資的跨周期性。

硬技術往往是最能體現跨周期性的,因為長期投入持續研發,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優勢,更是商業上的壁壘。比如,在AI領域的堅持,最終讓百度與谷歌、微軟、亞馬遜并肩,成為全球公認的四大AI巨頭之一。

2014年,納德拉走馬上任微軟CEO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云計算業務提升至戰略最優先級,這也為后來微軟市值反超蘋果,成為全球市值第一打下基礎。這其實就能體現出通過技術不斷研發投入,實現硬技術本身的跨周期性。

從百度AI技術的落地上來看,這種硬技術上投入仍然在持續。

在Q4業績電話會上,百度CEO李彥宏提到,公司與吉利合資的整車制造項目進展非常好,并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推出智能電動車產品。

與吉利深度合作進軍整車制造,意味著百度一方面可以把Apollo自動駕駛技術深入應用至產業端,開辟汽車業務的第二增長曲線;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國內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打造一個樣板,未來也可能把自動駕駛能力對外做輸出,以促進智能汽車領域在產業端發展。

左圖:特斯拉股價右圖:蔚來股價

在造車領域,去年一年中特斯拉市值增加超過5000億美元,蔚來市值也大幅上漲。隨著小米等企業的進入,賽道熱度也將持續升溫,對于在自動駕駛領域有著獨特技術優勢的百度來說,其中的價值也可能會進一步反映在市值上。

小度AI方面,根據Canalys統計的數據,在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音箱的銷售中,小度音箱的銷量僅次于亞馬遜和谷歌位列全球第三。這意味在AI語音交互領域百度已經有了一個相當數量的用戶群,隨著時間推移和用戶習慣的形成,其中商業化圖景也會進一步顯現。

除此之外,百度大腦AI+云計算的云智一體,也將成為未來AI智能行業發展的新基礎設施。

一方面,以飛槳深度學習平臺、百度昆侖芯片以及全棧式AI技術為各行各業提供底層的算法算力支撐;另一方面,以百度智能云作為能力平臺,以先進的AI-Native能力架構,通過云智一體的方式,連接起端到端的應用,更加高效的支撐智能化在各個行業的場景化落地。

從技術演化的周期性上來看,如今的百度已經完成了從0到1的階段,AI領域從0到1很難,資源投入大,見效慢,但百度堅持了下來,接下來就是從1到N,不斷在各個場景、行業深入落地,資本市場也會給予正向的價值反饋。

對技術的信仰是百度長期價值的基本面

資本市場的價值判斷是動態變化的,放到更宏觀一點的角度來看,在以十年為維度的時間坐標上,資本市場對于互聯網企業的價值判斷邏輯,正在從模式創新逐漸向技術創新轉移。

這也是百度近日來股價持續上漲的深層次原因:資本市場看待價值標準的角度變了。

一方面遵循長期主義價值邏輯的投資者越來越越多,另一方面,互聯網科技行業這么多年的發展之后,很多投資人發現模式創新已經很難再出現顛覆性的企業了。

于是乎,具有廣闊應用場景的技術,比如AI技術開始重新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如果回過頭來看,不難發現,很多資本市場長青的公司很多都是以技術立足的,比如蘋果、微軟再比如英特爾、英偉達等。

在這個更宏觀的維度上,百度對AI技術十年的堅持,使得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和第三方機構看到,接下來百度將進入一個長期的二級市場價值回饋期。

百度對于AI技術的堅持投入,用兩組數據就能一覽無余。

一組是核心研發費用占收入比例達21.4%,幾乎每個季度研發投入占比都不低于15%;另外一組是來自工信部都數據,在AI專利申請和授權上,以 9364 件專利申請和 2682 件專利授權處于第一位。

在AI技術上的堅持投入,讓百度有了豐富的AI技術儲備,構建起全棧AI能力,反映在商業化上,就是百度在AI 落地的過程中,行得更穩,走的更遠。

拿云計算領域來說,百度智能云的云智一體就是百度AI技術能力場景化落地的代表,在全棧AI能力支撐下,百度智能云得以為金融、工業領域提供全棧的智慧解決方案。

多年的投入下,百度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AI技術發展、應用以及商業化生態,全棧式AI能力是技術基礎,智能交通+Apollo以及小度AI是落地場景。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近三個月來百度股價以及市值的快速上漲,只不過是資本市場應有的價值反饋罷了,接下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者認識到這一點,這樣的價值反饋也會繼續下去。

對于很多深入了解過百度的人來說,可能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觸:支撐百度股價和市值持續增長的,其實是長期主義下堅守的技術信仰。

在紀錄片《二十度》中,李彥宏篤定表示:“即使短期內見不到什么商業的回報,但如果你覺得它在更長的時期內能夠會對這個社會對人們產生正向影響的話,我們還是能夠做得起?!保?/strong>想了解百度首支紀錄片《二十度》更多信息,可點擊鏈接查看: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2025632054183117659  )

李彥宏的篤定,透露出的是一種百度對于技術的信仰,也是一種長期主義,而這一點,正是百度長期價值的基本面。

相比國內其他的互聯網公司,百度的技術基因是深入骨髓的,這不僅僅是因為百度是做搜索起家的,更是對技術價值本身的一種堅守。

影片《二十度》中有一個細節,國內互聯網行業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公司的技術負責人都曾經有在百度任職的經歷。這說明在行業發展中,一方面百度為行業輸送了不少技術人才,另一方面,技術對于百度來說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文化。

百度對技術價值的堅守,與資本市場的長期主義價值投資的堅守是一致的。什么是價值投資的長期主義?長期主義本質上是去尋找把握變量中的定量,去不確定中尋找確定。

正如紐約時報的專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所說,人類歷史被永久性的切割成了 “前新冠”(Before Corona, BC)時代和 “后新冠”(After Corona, AC)時代。對于“后新冠”(After Corona, AC)時代的人們來說,顯然未來的確定性比什么都要珍貴和重要。

市場是瞬息萬變的,但人類文明滾滾向前的歷史潮流不變,當下推動這股潮流的動力是什么?是創新,是技術。

百度作為AI、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先行者,是推動人類社會跨入AI時代的重要力量,而堅守AI技術的長期價值,與百度“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的使命也深度相關。

百度對AI技術價值的堅守,也正是因為意識到了AI技術未來對人們生活、生產成本變革可能起到的推動作用。而這一點或許也是資本市場持續認可百度的本因所在。

結語:

巴菲特說過,投資很簡單,選擇一條長雪道,最好雪還是濕的,這樣雪球會越滾越大。

從美股市場環境上來看,納斯達克指數從去年三月的最低點,用時不到一年就反彈到了新高,指數幾乎上漲一倍。

納斯達克指數做為全球科技公司的晴雨表,大幅反彈的原因除了美聯儲無限 QE 和股民的熱情之外,還有就是以AI、無人駕駛,量子計算等新技術實現了新的突破。

總體來說,納斯達克指數的反彈也彰顯出科技板塊的韌性,未來,隨著這些新技術的深入發展和落地,優質科技股的長期價值也會進一步顯現。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轉載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百度 技術 AI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