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X背后,你看到它的產品細分定位的改變了嗎?通信
IPhone新機終于發布了,在十周年庫克發布了新機IPhoneX,很有紀念意義,也搭載了一些黑科技。
IPhone新機終于發布了,在十周年庫克發布了新機IPhoneX,很有紀念意義,也搭載了一些黑科技。不過,蘋果并沒有放棄IPhone7的主旗艦升級機型,還直接跳過了IPhone7S命名為IPhone8,同時發布IPhone8 plus。這三款機型差別很大,IPhone8是后置單攝,屏幕為4.7英寸,IPhone8 plus為5.5英寸,后置1200萬雙攝,而IPhoneX屏幕為5.8英寸,屏幕更大,和IPhone8 plus一樣的后置雙攝配置,此外還使用了OLED異形全面屏幕、無線充電、面部識別等黑科技,或許在昨天小米發布Mix2的時候還有人有意見,但是在IPhoneX發布之后,不由覺得小米Mix似乎還要比IPhoneX強,此外,華為的Mate10也將于下個月16號發布,用戶們還是有不小的期待,期待其可以比IPhoneX、小米Mix更強。
但是,庫克似乎忘記了去年小米Mix搶去小米Note2風頭的事情,此次的IPhoneX完全掩蓋了IPhone8的光芒,然而,在關注產品本身的同時我們看到了蘋果的幾大改變。
1、產品細分明顯,三款機型定位完全不同
與其說是多款產品的發布會,不如說是IPhone的專場發布會,除了AppleWatch、ARkit,IOS11外,IPhone新機一直都是重頭戲,為了十年的這個情懷,庫克選擇在以喬布斯名字命名的蘋果新總部發布這款新機,意圖很明顯,即是對過去的總結,也是未來的新生。
4.7英寸的IPhone8是懷念早前的IPhone5S之前的小屏幕時代,5.5英寸的IPhone8 plus是對近幾年大屏幕普及機型的對比,也是主流產品,而5.8英寸的IPhoneX則代表了未來,代表了蘋果在IPhone上的創新,更大的屏幕、更強的處理器、更好的攝像鏡頭。
此次發布的新機中,我們并未看到IPhone8和plus嚴重的同質化,而是徹底的進行了區分,而類似于Plus、Pro、高配版等命名的不同機型在規格、性能、配置也在發生的改變,從IPhone6開始,plus機型就一直是作為大屏幕機型存在,相比較標準版本升級并不明顯,此次蘋果打破常規設置有將三款機型定位區分開來,做的不僅僅是產品的細分,更是用戶的細分。
IPhoneSE沒有發布二代,小屏幕機型卻一直是人們懷舊的產品,從市場表現來看,印度市場表現十分火爆,而此次發布會三款機型中IPhone8定位小屏幕機型,價格上對比起來其余機型是最便宜的。IPhone8 plus符合現在的主流屏幕大小設計,在配置上是中規中矩的,而十分亮眼的IPhoneX則主要是定位于高端市場,所以售價也很高,但足夠亮眼,拿出去任誰都能認出來這是IPhoneX,這也是蘋果要的效果。
2、系統功能加強,生態圈初步形成
其實蘋果之所以如此強大,除了產品體驗度高之外,系統的性能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IOS系統,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行業,并且還能成功的,也只有蘋果一家了。IOS11將于不日更新推送,而該系統最大的亮點就是融合了AppleWach,再加上IPhone、Ipad成為現在蘋果的主流設備產品,在數據同步性、系統界面優化上更進一步,AppleWatch可以進行自主通話,脫離IPhone使用,而這也表示其可以作為單品售賣,這是新的發展方向。
ARkit的入局使得谷歌都有點擔心自己的地位,畢竟蘋果有用戶群體、有產品,ARkit的推進也只是時間問題,在蘋果生態內ARkit作為其中的一個環節,在無差別硬件、無縫系統對接的支持下,足以快速進入市場,打開局面,面對現有的所有智能AR產品都不懼,這才是蘋果真正的實力。
那么,之后的蘋果智能AI產品會更容易進入市場,按照這樣的套路來操作,所以目前的ARkit就只能說是小試牛刀了。
3、蘋果的對手是自己
據媒體統計,自IPhone發布十年來,每逢漲價的時候次品都會大賣,2011年喬布斯逝世,之后的IPhone5、5S雖然也很經典,但是并非爆品。直到2014年推出更大屏幕、更貴的IPhone6,一舉走出陰霾,成為IPhone史上的爆款機型,而今在經歷了IPhone6S、7的低迷之后,蘋果選擇將售價再推新高,意圖進一步拉升品牌價值,提高單品利潤。在如今的市場中,蘋果將用戶進行了細分,有需求有實力的就可以購買新款的IPhoneX,而實力不足的也沒關系,可以繼續使用升級版本的IPhone8和plus機型,蘋果作出的改變其實是對之前兩代產品的變革。
無論是品牌溢價值,還是口碑、業界影響力,蘋果無疑都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即便是三星、華為在銷量上超過了蘋果,但是從利潤率來看,蘋果依然是全球第一的爆品,起碼在最近幾年內蘋果手機的對手依然是自己,蘋果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
筆者認為蘋果推出的新機主打的是高端人群,是奔著利潤去的,當然按照庫克的說法,新機值這個價格。即便是未來的市場變化我們無法把握,但是價格越來越高的智能手機已經開始從配置、性能的競爭轉到系統、外觀的競爭,但最終的評判標準還是要回到銷量、利潤上來,蘋果新機表現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耿彪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