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估值亮眼,“共享洗衣機”也難算得上是好生意智能

曉暉 2017-08-04 10:35
分享到:
導讀

互聯網時代,不缺商業模式。前些年拼的是“免費”,近些年玩的是“共享”。

互聯網時代,不缺商業模式。前些年拼的是“免費”,近些年玩的是“共享”。

1450760265988.jpg

在互聯網領域,“免費”并不新鮮。曾幾何時,360的免費殺毒軟件,橫掃行業;樂視的手機和電視產品都采用硬件+服務的市場打法,將智能終端從硬件薄利引向硬件零利甚至是硬件負利;360智能攝像頭更是徹底,100萬臺無需支付任何費用,只要接入相關服務……

巨頭的選擇有著范本意義,因為硬件制造的成本和門檻都在降低。免費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用戶體驗最終是來自被提供的服務。釘科技就曾提出,免費并不會是智能終端的重點,同服務相似,智能終端也會走向共享,這才是互聯網的根本精神,未來的大賽中能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共享項目出現。

現實也證實著釘科技的判斷,不過,這種證實,稍顯草率,因為在釘科技看來,目前的“共享”,還達不到應該有的狀態,當前的共享的確解決了一部分得不到滿足的需求,但實質上并未做到實現有限資源的高效利用,而是利用新生資源,這也造成了新一輪的資源閑置,共享單車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共享單車,已經將“共享”大旗舉到一定高度。盡管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享單車行業有近50家企業,僅OFO和摩拜兩家公司最新一輪的融資就合計高達13億美元,卻至今沒有一家公司實現盈利,卻似乎讓更多人看到了“共享”概念的甜頭。

u=1307132076,40980026&fm=173&s=1D099B5554526BC244997C6603008070&w=640&h=446&img.jpeg

近日,有消息稱某“共享洗衣機”企業融資后估值已至2億,但釘科技不認為這是一門好生意。

所謂的“共享洗衣機”早已有之,校園的洗衣房或者社區的共用洗衣機與現在所提到的“共享洗衣機”并無差別。與之前相比,新意主要是利用了一些“時代賦予的新手段”:只通過微信、支付寶等在線支付工具,運營團隊可以試圖通過App、公眾號、網站、小程序等互聯網工具收集用戶信息,實現可能的后續“運營”,使得項目獲得延伸性增長。“新瓶裝舊酒”,本質上依舊是洗衣機租賃。貼上火熱時下的“共享”概念,噱頭倒是更加足了。

釘科技不看好“共享洗衣機”有如下原因:

一是使用場景和市場空間。“大學生和產業工人數量龐大”,這是某“共享洗衣機”團隊成員對業務前景的判斷。不過這樣的使用人群和場景也表明了市場的局限性。

二是推廣成本和運營成本。無論是投放到何種場所,既需要運營企業大量的協調、宣傳工作,還需要付出場地租金,更重要的是后期需要人員的定期維護。這些都必然拉高企業的運營成本。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使用安全和衛生問題。

通過衣物,洗衣機與人體有相當親密的間接接觸。同時,洗衣機容易藏污納垢。洗滌水在洗衣機槽和內外桶之間流動,日積月累,槽內就會堆積一層又黑又粘的臟漬和污垢,并滋生細菌。權威機構研究在對家用全自動渦輪洗衣機抽查中發現,洗衣機污染狀況較為嚴重。有資料顯示,目前,洗衣機內檢測到的微生物有深紅酵母、綠膿桿菌、黏液沙雷氏、腐敗希氏菌、白杰爾孢子菌、指甲隱球菌等,這些大多數是條件致病菌,不及時清除洗衣機污染,將時刻危害家人健康,對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兒童尤其具有危險性,并極易引發女性婦科疾病。

這就又回歸了第二點運營成本,如果要盡可能的保持衛生,運營成本就會相當繁重。

當然,對于家電企業本身而言,共用洗衣機業務或許會有一些意義,畢竟,近年家電市場整體不振,需要新的盈利模式,但運營環節,依舊會是重中之重。

【來源:釘科技            作者:曉暉

洗衣機 共享 運營 科技 企業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