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將推全面屏手機,可惜用戶和市場都變了,諾基亞還認得嗎?通信

郭靜 2017-12-13 19:43
分享到:
導讀

再度歸來的諾基亞依然收獲了無數贊美,用戶們仍然保持著對諾基亞作為昔日手機界王者的憧憬。

再度歸來的諾基亞依然收獲了無數贊美,用戶們仍然保持著對諾基亞作為昔日手機界王者的憧憬。回歸后的諾基亞在國內推出了三款機型,一款是經典功能機諾基亞3310,另外兩款都是安卓機,諾基亞6、諾基亞7。從售價來看,這三款手機的售價都不高,最貴的諾基亞7也才賣2699元,配置方面更是普通。

今年8月份,諾基亞推出了旗艦機諾基亞8,配置方面,諾基亞8搭載的是高通驍龍835處理器(跟三星Galaxy Note8、三星Galaxy S8、Moto Z 2018是同一款處理器),5.3英寸的IPS大屏,主屏分辨率為2560x1440像素,雙13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13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售價為5999元。諾基亞8的目標很明確,就是三星Galaxy系列以及iPhone系列。

但諾基亞并未在國內推出這款機型,理由是官方認為諾基亞8在中國市場競爭力不足,所以干脆就不推出了。諾基亞7、諾基亞6真的不夠驚艷,而中高端機諾基亞8卻不在國內推出,這難免會讓對諾基亞抱有情懷的粉絲們失望。

最近,型號為TA-1054的諾基亞新機現身工信部,正面采用了18:9的屏幕,2.5D玻璃覆蓋,后置指紋識別,外媒強調稱這是新的諾基亞6,并非外界傳言的諾基亞9。新的諾基亞6可能搭載驍龍630芯片,屏幕大小在5.7英寸左右。

按照該消息來看,諾基亞這次又“掉鏈子”了,并未推出旗艦機,而是普通款的全面屏手機。搭載驍龍630芯片的全面屏手機價格普遍在2000元左右,不會超過3000元(賣3000元的就是典型的“高配低價”)。

93后往前的,基本上都用過、聽過諾基亞,絕大部分人也都用過諾基亞。諾基亞最輝煌的時候,其多款機型都被稱作“機皇”(含金量絕對比現在所謂的“機皇”要高),比如N95、N96、N97等,都是用戶心目中比較酷炫的手機,價格普通一點的諾基亞5300、諾基亞6300等機型,也是經典耐用的標志。

但現在諾基亞6、諾基亞7顯然夠不上“機皇”的位置,而諾基亞即將推出的全面屏手機,依然還是個“半吊子”,高不上去,低不下來。

從諾基亞下滑到離開的這幾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整體發生了巨大變化,早期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迅速以千元機收割市場,各種山寨機幾乎都被消滅,而中高端機型,僅剩下蘋果、三星兩家在支撐。從去年開始,華為、小米等廠商又開始反攻中高端機型,一方面提升產品品質,另一方面,不斷去“屌絲”化,讓品牌形象逐漸趨于中高端。

顯然,經過千元機的幾次迭代,國內的智能手機用戶不再是“小白”,一方面,用戶愿意在手機上提供更多的消費,另一方面,低端機已經不再受主流消費者的青睞了。

市場變了,可諾基亞對國內市場的理解還停留在兩三年前,認為消費者會鐘情于2000元左右機型。所以,僅在國內推出諾基亞6、諾基亞7來試水。數據顯示,諾基亞在國內市場的表現還不錯,今年的出貨量有可能突破千萬部。但中國市場上,諾基亞的理解明顯有誤,消費者不再熱衷2000元左右機型了。華為、小米、金立、vivo、OPPO等廠商雖然也會推出2000元以內機型,但更多的重心、精力都是宣傳3000元以上的旗艦機。

情懷是個好東西,沒有歷史底蘊+好口碑的企業,斷然不會有什么情懷存在,但情懷也是建立在產品之上的,用戶就算對諾基亞的情懷再深,那也是歷史。現實是大部分用戶仍舊是iPhone X、華為mate 10 Pro的粉絲,諾基亞的回歸確實重新調起了用戶的情懷,但從產品來看,諾基亞多年來積攢的情懷,基本上被消耗干凈。用戶對諾基亞的情懷是“機皇”、“耐用”,這兩點,諾基亞6、諾基亞7都還差的太遠。并且,旗艦機諾基亞8壓根沒在國內上市,這一點,就更加讓用戶們不爽。

從9月份起,幾乎所有的廠商都在推全面屏這一概念,就算本身產能、供應鏈不足的手機廠商,也在以最快的速度跟上全面屏,諾基亞的全面屏居然要到明年1月份才有可能上市,諾基亞應該是最后一個跟全面屏概念的手機廠商了吧?要想后來居上確實有可能,但市場更相信先發的機會,就算不是第一個,但是前幾個跟上概念的廠商,也還是能吃到市場紅利的,諾基亞這算是“姍姍來遲”的節奏,市場早就被蘋果、華為、vivo、OPPO、金立這些先來者搶光,留給諾基亞的機會并不多。如果,新的諾基亞還是搭載驍龍630,那更是會讓用戶失望。

明顯,諾基亞有點跟不上國內的節奏,國產機們會以最快的速度用上最前沿的科技和元器件,并以接地氣的營銷方式向用戶普及這些新鮮的概念,再加上多年來積累的銷售渠道和力量,很快便能獲得市場效果,而諾基亞的小心翼翼、中規中矩,反而,是落了下乘。

諾基亞,不再是曾經的那個諾基亞了。

作者:郭靜

諾基亞 手機 用戶 市場 國內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