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銀行多名高管參股企業“浮出水面”金融

觀察君 2018-06-11 21:03
分享到:
導讀

“含著金鑰匙出身“的微眾銀行是國內首家民營企業互聯網銀行,其一舉一動備受外界矚目。

“含著金鑰匙出身“的微眾銀行是國內首家民營企業互聯網銀行,其一舉一動備受外界矚目。近日,藍鯨財經接到爆料稱,微眾銀行部分高管違反規定在外經商。經藍鯨財經多方調查發現,微眾銀行多位高管以有限合伙人、法人代表等身份參股多家工商企業。在監管層三令五申明確“不允許銀行員工經商辦企業或在企業兼職”下,微眾銀行高管參股企業疑竇叢生。

高管參股公司浮出水面

藍鯨財經通過啟信寶查閱工商資料發現,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在外擔任兩家企業的工商股東,分別是珠海富睿咨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珠海創勝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均持股51.69%。

其中,顧敏、馬智濤、譚澤禹、徐源宏、李峻峰等均是上述兩家企業的有限合伙人。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人士和微眾銀行存在千絲萬縷聯系。馬智濤在微眾銀行擔任高管,其職務高居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李峻峰為微眾銀行法律合規部總經理;徐源宏是該行戰略發展部總經理;譚澤禹是深圳微眾金融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法人代表。

同時,在珠海富睿咨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股東中出現一家名為“西藏柏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據工商信息顯示,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方震宇,同時也是持股25%的股東之一。

接近微眾的人士向藍鯨財經表示,方震宇的身份是微眾銀行零售信貸總監。藍鯨財經也證實,方震宇在2017年朗迪金融科技峰會上做公開演講,國內多家媒體都報道過此事,當時頭銜仍然是“微眾銀行零售信貸總監”。

另據藍鯨財經收到的爆料信息顯示,西藏泰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是微眾銀行高管在外兼職的企業之一。微眾銀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殷小永為其法定代表人,另外三位股東分別為:財務企劃部總經理朱玲、財務企劃部副總劉雪琴和田麗(未知),四人各自占股25%。

(圖片來源:啟信寶)

藍鯨財經查詢工商登記資料獲悉,多位微眾銀行高管擔任股東的西藏泰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對外投資了4家企業,包括李峻峰持股25%的上海堂諾商務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珠海博商咨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深圳市縱橫聯投資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深圳市泰縱聯投資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圖片來源:啟信寶)

而微眾銀行兩位高管顧敏、李峻峰和康文靜(未知)則是深圳市縱橫聯投資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歷史股東。同時,工商數據顯示康文靜擔任西藏泰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監事。

通過啟信寶和企業預警通發現,在珠海博商咨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股東中,微眾銀行原首席風險官王士俊、監事長梁瑤蘭、首席運營官萬軍、副行長兼首席審計官秦輝、殷小永、朱玲均在列。

微眾銀行成立于2014年12月,外界看來2016年才是微眾銀行的“幸運年”,不僅在業績上扭虧為盈,也成功展開首輪融資。

據了解,微眾銀行A輪融資并非一帆順風。在2016年1月下半旬,面向外資的融資談判“流產”,此前流傳的華平、淡馬錫等美元PE都被銀監會拒之門外。直到同年6月,微眾銀行融資計劃終于落地,原有股東中僅騰訊投資3.65億元,維持近30%股權比例,其他投資方均為人民幣PE。

巧合的是,2016年上半年是上述企業中多家公司注冊成立時間,恰好卡在微眾銀行融資期間,且并未關聯到與微眾銀行相關的企業。甚至有兩家公司均是在2016年3月23日成立。時間點的“默契”上,不禁讓市場浮想聯翩。

種種股權關系顯現,微眾銀行高管或以股東、有限合伙人身份參股企業有跡可循。6月10日、11日藍鯨財經先后三次致電深圳銀監局政務值班處、信訪投訴部門反應此事,工作人員回應“可向微眾銀行的紀檢部反映”。對此,藍鯨財經多方聯系致電微眾銀行,工作人員表示“無法提供紀檢部門電話”。

律師:或與銀行員工持股平臺相關

2017年,銀監會組織開展了“三三四十”等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下大力氣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取得階段性成效。隨著銀行業監管深入行進,監管部門以實際行動證明監管標準愈發嚴厲,商業銀行員工亦“難逃”監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015年版)第五十二條規定要求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各項業務管理的規定,不得在其他經濟組織兼職。

“有限合伙人雖然不參與具體管理事務,但也是承擔相應的責任。”投資金融律師(PE/VC)、風險控制專家董毅智告訴藍鯨財經。

2018年1月,中國銀監會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中也對銀行員工管理不到位提出警示。再次表明“不允許銀行員工經商辦企業或在企業兼職”。

隨后包括四大行在內的多家銀行成立工作小組開展風險防范自查工作,更是嚴禁內部員工經商辦企業,入股工商企業、在企業兼職、直接開公司參與經商活動等現象。

業內人士告訴藍鯨財經:“銀行內部一般會有針對銀行員工行為的禁令,其中就包括嚴禁未經銀行許可經商辦企業或未經許可在其他經濟組織兼職,這可能涉及到利益輸送內部腐敗問題。”

與此同時,董毅智向藍鯨財經補充道:“有時候不排除銀行做的是員工持股平臺。銀行委任一些高管在這種有限合伙資管計劃中擔任有限合伙人,最終要確定有限合伙企業與銀行資金到底存在何種關系,是否是相關企業,有些股權也不見得披露出來。”

“銀行高管做的員工持股平臺是否存在通過銀行內部系統向銀監部門申請報備,這涉及內部行政監管問題,不僅僅是法律問題。銀行員工持股計劃雖被叫停,但部分擬上市銀行相關計劃進度還仍未清理。”董毅智向藍鯨財經表示存在此種可能性。

對于律師所提出的問題,藍鯨財經再次致電深圳銀監局相關部門,截至發稿并未得到有效回復。

藍鯨財經注意到,商業銀行員工持股計劃早在2008年激烈討論,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等銀行一直有推出員工持股計劃的想法,但遲遲未等來監管文件,關于員工持股計劃便隨之擱淺。

曾辟謠股權轉讓為欺詐

微眾銀行的豪華高管團隊從成立之初就備受矚目,其團隊穩定性一直在面臨考驗。

時間追溯至2015年下半年,正式落地僅半年多的微眾銀行就有兩位“大將”相繼離任,分別是微眾銀行行長曹彤和副行長鄭新林。

上述兩位高管都曾是原傳統金融機構里領軍人物。2015年9月最先離開的是行長曹彤,他曾先后擔任中信銀行副行長、進出口銀行副行長等職務;是年11月,副行長鄭新林辭職,此之前鄭則擔任興業銀行同業業務部總經理。

雖然曹彤“匆忙”離職,但微眾銀行行長位置并未空缺太久。2015年10月12日,微眾銀行原監事長李南青獲得銀監部門批復,正式出任微眾銀行行長一職,負責中后臺業務。

對于李南青的任命,顧敏甚為欣賞李的行事風格,曾并公開表示“李南青的做事風格跟我完全相反,他比較穩重,而我性子比較急,什么都想要快。如果把我看成一個往前沖的人,他會是在后面拉住我的人”。

有業內人士認為,不難看出,微眾銀行高管團隊可能在文化和觀念上存在沖突,對未來銀行及金融業演化的理念存在差異。互聯網以創新、體驗為前,而銀行以風險把控為主,兩種思考方式必然產生摩擦。

另一種具體說法是上述兩位行長級別人士離職是與員工持股問題相關。《證券日報》曾援引銀行業內部人士分析,“現在傳統銀行都著急通過混改,實現高管和核心員工的持股計劃,從而借‘金手銬’挽留人才,而很多外資銀行對于高管和一線優秀員工承諾期權獎勵,微眾銀行在員工持股方面一直未有消息,或許這也是微眾銀行短期內接連遭遇行長級別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

其實不然,據知情人士透露,微眾銀行于成立伊始就關注員工持股計劃,只是進度與流程不與外人知曉。對于坊間的種種猜測,目前藍鯨財經從公開資料以及監管、微眾銀行方都沒有得到正面回應。

與流傳的微眾銀行員工持股計劃相似,2017年上半年某些投資機構在市場上發售以微眾銀行股權為投資標的的私募基金產品,甚至打出“微眾銀行股權邀約”的宣傳口號。

對此,微眾銀行特地發布澄清公告:“我行近期并無任何融資計劃或安排,我行全體股東均已根據民營銀行監管要求以及我行公司章程承諾自投資入股之日起五年內不轉讓其持有的微眾銀行股份,投資機構發行以微眾銀行股權為投資標的的私募基金產品,涉嫌誤導與欺詐公眾。”

微眾銀行 高管 互聯網銀行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