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陌陌、知乎,同為一句話廣告為什么酷狗反遭網友吐槽?通信

搜狐科技 2017-08-25 15:21
分享到:
導讀

從接觸營銷這個字眼開始,就知一切的營銷活動,都應該基于需求出發。近年來,無數成功的營銷也都告訴著我們,營銷成功的關鍵在于切入一個未被滿足的市場。

這段時間,我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BAT的爭斗、共享單車的爭奪戰,好像互聯網就活該是個你死我活、相互拼殺的戰場。

然而比起資本游戲和圈地運動,廣告作為一股無聲地力量為企業和品牌默默提供著支持。本月月初,非洲小朋友的廣告喊話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而路旁的廣告牌,卻是少人問津。

碩大的明星名字加上#就是歌多#,第一個想起的竟是“就是能喝”。找遍宣傳版面上下都未能找到品牌商的logo,讓人不得不懷疑策劃者的智商――不是他忘了加,就是假裝在和路人玩著躲貓貓的游戲。

幾天過后,酷狗音樂發文認領,更不要臉的自稱深藏功與名。就這還想加雞腿?說罷,無常口中的豆漿吐了一地,嘆套路之高深,悔豆漿之價貴。

從接觸營銷這個字眼開始,就知一切的營銷活動,都應該基于需求出發。近年來,無數成功的營銷也都告訴著我們,營銷成功的關鍵在于切入一個未被滿足的市場。

然最近出現的一些營銷活動是否符合市場需求我們不得而知,但卻紛紛成為了人們眼球的焦點。喪茶、沒希望、分手花店,好像營銷的重心早已不在是滿足市場需求,更像是一個個為了吸引消費者想出的創意。

我們不說#啥都不說,就是歌多#這個點是否真的符合市場需求,單憑第一眼的感覺來看,更像是一則對于明星的個人品牌曝光。古人有在占領城池時插上寫有自己名字旗子的習慣,不知道的可能還會以為吳亦凡、張杰、周杰倫、TFBOYS、鹿晗、黃子韜哥幾個把城市占領了。

直到看到##才知道是話題,打開微博一看,果然是個微博話題,弄那么大排場原來是一場話題營銷。好在我還有用微博,如果我已經不用微博了,這廣告的意義和廢紙一樣毫無用處。

細細觀察,話題不乏各大KOL和官微的轉發造勢,大一點的KOL基本上轉評贊都在千量級。部分幾百萬粉絲的大V評論區內冷冷清清,讓人一度懷疑這些大V的粉絲是不是都是假粉。然而細細發現,好像拋去這些KOL的自嗨,網友自發參與的人數實在少之又少。

回頭看,今年“一句話”廣告設計在廣告界掀起了一陣流行狂潮。以情動人的網易云音樂、接地氣的知乎、略帶俏皮的陌陌,以及滿是段子的脈脈。獨具創意的表現形式,加之對比明顯的畫風,用簡單的元素讓文字成為了廣告的主角。

一句話廣告雖然打破傳統思維,讓宣傳回歸文字本身。句子雖短,卻能表現出足夠的力量,用戶有想象的空間,而句子就成了情感聯結情景最好的紐帶。我們的生活充斥著繁雜,這種一句話的精簡,反而能在繁雜的生活中更容易被聚焦。

精簡的確是廣告的引人之處,廣告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看不出這是個廣告。好的創意是為了節省傳播成本,但是如果廣告寫的云里霧里,又會有多少人能夠get到廣告本身所要傳播的點呢?

路人不是神探夏洛克,更不是名偵探柯南。他們或是買菜路過的大爺大媽,或是急著上班的打工一族,就連背著書包的學生群體等公交車都會拿出筆記或者書本看看。

云里霧里的廣告尚且如此,更何況干凈得甚至連廣告主品牌都沒有的廣告乎?傳播效果可想而知。不禁讓人為金主爸爸深深地感到肉疼。


廣告 營銷 好像 需求 市場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