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誓絕對不做游戲的阿里,是如何在游戲里越陷越深的通信
今天阿里大文娛又成立了一個事業群,主題是:游戲。
2008年電子商務專題匯報匯中,馬云公開表態“餓死也不做游戲”,2010年6月,馬云向匯報中表示,“我們堅定地認為游戲不能改變中國,中國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們都玩游戲的話,國家將來怎么辦?所以游戲我們一分錢也不投。人家投,我們鼓掌,但我們不做,這是我們的一個原則。”
然而跟馬云信誓旦旦的承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幾年內,阿里巴巴在游戲行業內動作頻頻。
2014年,阿里宣布成立自己的游戲分發平臺,其宣布采取游戲開發者、阿里、教育基金三者7:2:1的分成模式,試圖將大量游戲開發者吸引到阿里的支付寶、淘寶、來往等平臺上。當時微信等平臺的分成策略都是7:3,開發者只能拿到3成,比較之下阿里的野心可以說是非常大了。
同年,阿里 1.2 億美元投資美國移動游戲開發商 Kabam ,同時阿里的一位高管也將加盟 Kabam 董事會。
還是在2014年,6月11日上午,阿里巴巴斥資十億收購UC優視,并組建阿里UC移動事業群。一同被收購的還有手游業務九游。2016年1月15日,阿里和UC九游正式宣布,UC九游將正式更名為“阿里游戲”,并將進行公司化運作,UC九游總裁林永頌將出任阿里游戲總裁,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親自掛帥阿里游戲董事長。時至今日,九游已經成長為國內手游市場重要的渠道,同時與阿里文學、阿里影業等集團內的公司等打通,意欲打造龐大的IP生態。
此外,阿里還推出了阿里云服務游戲公司,淘寶更是國內游戲玩家最常使用的交易平臺之一。對阿里而言,游戲業的外圍產業鏈、乃至隱晦的平臺業務(比如淘寶屢禁不止的代練,賬號交易等)阿里已經做了個遍,只差自己投資、代理、研發游戲的最后一腳。
今天這最后一腳也來了。
2017年9月26日,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簡稱阿里大文娛)宣布,正式成立游戲事業群,下設開放平臺事業部和互動娛樂事業部。
同日,由網易前COO詹鐘暉(叮當)等創辦的廣州簡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廣州簡悅),正式并入阿里大文娛游戲事業群。
叮當1999年加入網易,2011年離任時為網易COO,從10人到4000人,叮當建立了一支完整、領先業界的游戲開發運營團隊。廣州簡悅團隊的核心成員、《魔獸世界》、《星際爭霸2》產品運營負責人陳偉安,《大話西游2》、《夢幻西游》自研項目的主力開發者吳云洋(云風)等叮當多年的業務拍檔也于同日正式加盟新成立的游戲事業群。
阿里大文娛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在員工內部信中表示,游戲事業群將沿襲阿里大文娛的班委會領導制,由班委會共同制定游戲事業群的戰略,推進業務策略的落地執行。樊路遠(木華黎)、詹鐘暉(叮當)、史倉健(蒼劍),常揚(劉墉)和黎直前(宇乾)進入游戲事業群班委會。游戲事業群下設兩個事業部,互動娛樂事業部由詹鐘暉(叮當)分管,開放平臺事業部由史倉健分管。
在第一年融合期內,俞永福將兼任游戲事業群“班長”, 樊路遠(木華黎)出任游戲事業群秘書長。在組織和機制上確保整個游戲事業群既能加速前行,又可以針對行業特點,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激勵機制創新。
新加入阿里大文娛游戲事業群的廣州簡悅創始人詹鐘暉在全員信中表示,阿里是一家在任何業務領域“不干則已,干則卓越”的偉大企業。團隊未來將不再受困于資源所限,在游戲精品自研方面,既胸懷大志,又腳踏實地,不斷提升專業水準,在研運一體的思路下,未來將持續推出高流行度、高美譽度好作品,為阿里大文娛戰略做出貢獻。
阿里游戲前身為UC九游,其分發資源不僅包括UC、九游網,還包括淘寶、支付寶等多個移動入口。按照阿里游戲原本的設想,未來平臺會更接近于淘寶或者天貓的模式,阿里提供平臺,而游戲CP們在平臺上售賣游戲,然后和阿里分成。
然而這筆收購表示阿里不僅僅想做平臺,憑借著自身平臺和IP的優勢,阿里也想涉足自研領域。收購簡悅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看到阿里自研游戲的那天估計不會太遠了。
不過馬云也不用覺得太愧疚,因為對于廣大女性同胞來說,逛淘寶比玩游戲容易上癮多了好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