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殺了三星和蘋果,但人工智能真能成華為的秘密武器嗎?通信

俊世太保 2017-09-15 18:04
分享到:
導讀

智能手機制造商正押注于相機功能,以幫助其旗艦產品脫穎而出。三星在Note 8上推出了第一款雙攝像頭,索尼在XZ高端和XZ1系列中推出了super慢默視頻錄制功能,而LG則配備了一個擁有寬f/1.6光圈的…

智能手機制造商正押注于相機功能,以幫助其旗艦產品脫穎而出。三星在Note 8上推出了第一款雙攝像頭,索尼在XZ高端和XZ1系列中推出了super慢默視頻錄制功能,而LG則配備了一個擁有寬f/1.6光圈的玻璃鏡頭。

但華為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該公司在2017年的IFA上展示了其麒麟 970芯片,這讓人們注意到這款芯片的人工智能能力。

麒麟 970將為華為的下一款旗艦手機Mate 10提供動力,這款手機將于今年10月在慕尼黑舉行的另一場活動上發布。除了強大的圖形性能(集成970核GPU)、更好的電源管理(10納米結構)和改進的LTE能力(Cat 18支持)之外,麒麟 970的突出特點是它的嵌入式神經處理單元(NPU)。

通過NPU,華為的下一款智能手機將專注于基于人工智能的任務,比如識別和分類圖像,或者優化手機的性能。這有幾個好處,包括性能的提升和電池續航時間的提高。

根據華為發布的新聞稿,麒麟 970“每分鐘處理2,000張圖片,比市場上其他的芯片要快”。

在現實生活中,麒麟 970可能會加速基于人工智能的任務——如果應用程序調用NPU,開發者可以使用華為自己的api、谷歌的TensorFlow和Facebook的Caffe 2來完成這些任務。

這意味著,面部識別或實時計算機視覺(比如在屏幕上檢測物體)會比其他手機更快,消耗的電量也更少。

另外,你的隱私也會得到更好的保護,因為信息是在設備上處理的,而不是被發送到云端。

華為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在幾個重要方面與競爭對手不同。

首先,該公司不只是在手機上插一個數字助理,而且像其他人一樣每天都在打電話。

盡管華為可能沒有擬人化的形式,但它對人工智能的看法則是一種更加深入的整合。

這也意味著更難評估人工智能改進幕后的好處,因為還有許多其他因素會影響設備的性能。

(公平地說,華為在中國的手機有一個叫“小E”的助手,而在美國,Mate 9支持限量版的亞馬遜的Alexa)。

由于華為自己生產cpu和手機,因此它也具有獨一無二的能力,可以創建一個既使用硬件(芯片)又使用軟件的人工智能系統,從而獲得更好的結果。

盡管三星和小米等競爭對手也為自己的手機制造了自己的芯片,但我們還沒有看到他們利用這種更大的控制權,而不是削減成本,減少對第三方供應商的依賴。

另一方面,華為去年推出了第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手機Mate 9,該手機使用機器學習軟件來控制硬件資源。

這款手機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優化性能,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學習你的習慣,并在你發布應用之前,將你的應用功能投入到應用中。即使你很難判斷人工智能何時開始幫助管理Mate 9上的資源。

對華為來說,追求一條不同的路線是一種聰明的、可以說是必要的戰略。

盡管它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制造商,但它仍難以在美國找到立足之地,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難以發音的名稱和美國運營商明顯缺乏支持的影響。

華為尚未在一家美國成功發布一款基于麒麟的手機。但該公司的軟件營銷主管Christophe Coutelle在柏林對記者說,“保持關注”,并補充說,“美國市場非常重要”。

Coutelle對表示,他認為該公司對人工智能的專用芯片的投資表明了它的立場和對隱私的尊重。

這可能有助于緩解消費者對這家中國公司將信息傳遞給外國政府的擔憂。

華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才能撼動一些牢牢盤踞在蘋果和三星陣營的粉絲,但該公司表示,打敗這兩家科技巨頭并不是主要目標。

這家中國品牌希望專注于創造幫助人們溝通的設備,目前還不打算生產家用電器。

這一決定是在手機(以及偶爾的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上),再加上對深度人工智能整合的追求,可能會讓華為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或者至少增強其作為移動技術領導者的可信度。

我們將會在今年10月了解到麒麟970是否真的有意義。在此之前,華為將繼續在三星和蘋果的陰影下徘徊,直到找到一種方式讓我們相信它的價值。

來源:俊世太保

華為 手機 人工智能 公司 麒麟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