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CEO:互聯網創業時代哪有那么多“神童”通信
一段采訪視頻在網絡流傳。畫面中,一名稚氣未脫的少年稱,“一些三四十歲的老一輩企業家,他們就沒辦法了解互聯網。”這名少年叫李昕澤,今年17歲。
在互聯網摧毀舊時代的時候,很多年輕人往往會將對技術的親近誤解為一種天然優勢。然而,沒人告訴這些90后、00后的是,這一輪互聯網技術的紅利在這十年間可能已消失殆盡。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已經脫離了狂熱――從去年開始,商業開始回歸到它的本質:經驗和專業,遠比年齡重要。
據新京報報道,近日,一段采訪視頻在網絡流傳。畫面中,一名稚氣未脫的少年稱,“一些三四十歲的老一輩企業家,他們就沒辦法了解互聯網。”這名少年叫李昕澤,今年17歲。兩年前,他與朋友合伙創辦一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擔任CEO。00后CEO的標簽,加上“扎心”的言論,將李昕澤推上風口浪尖。
靠年齡來刷屏,一點兒也不新鮮。既然當年有80后作家、90后創業者,如今,出現一兩個00后CEO也理所應當。
就在一個月前,95后創業者王凱歆剛剛遭受了創業生涯中的又一個打擊:僅僅宣布新創業項目七天后,王凱歆售賣保健品的公號因為涉嫌欺詐而被封號。出生在1998年的王凱歆,終于從“互聯網營銷鬼才”“17歲融資2000萬的神奇少女”的光環中滑落。
今天,00后CEO李昕澤可能并不知道關于王凱歆、馬佳佳的故事,畢竟,在互聯網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眼里,世界上只有馬云、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失敗者的故事都湮沒在了輿論的獵奇聲里。
在互聯網摧毀舊時代的時候,很多年輕人往往會將對技術的親近誤解為一種天然優勢。互聯網的技術變革,確實也提供了一種快速超越的可能:過往的經驗已經過時,新的技術面前,大家都處在同一個賽道之上。
這同時還是一次資本的“陰謀”。從風險投資的角度看,要增加風險投資賭博的成功率,當然要最大限度增加創業者的數量:創業項目越多,投資風險越分散,出現好項目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這種邏輯下,90后創業者的標簽,自然有助于激勵更多人投身創業大潮。
因此,投資人當年在電視節目上給王凱歆兩千萬投資,是一次典型的誘導:如果一個少女就能憑創意獲得認可,更多的年輕人自然就會被吸引到創業導師周圍,資本才能最快發現有潛力成功的創業者。
可惜,資本從不告訴你失敗的可能,資本也從不理睬失敗者,制造神話是他們的權利來源,而選擇相信神話,則是你失敗的第一步。
沒人告訴這些90后、00后的是,這一輪互聯網技術的紅利在這十年間可能已消失殆盡。比爾?蓋茨的故事盡管傳奇,但那屬于上一個時代的產物。想靠年輕為資本創業,你首先得領先時代一步,而如今的00后們所謂的互聯網文化,已經是四十歲的中年人創造出的虛擬世界了。
在二十年的窮追猛趕之后,年輕人那點可憐的技術親近福利早已消失了。今天的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基礎設施,想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和父輩們競爭,一些年輕人顯然看錯了時代。
所以,不是00后CEO太領先,而是實在太落伍:他們還活在二十年前的古老創業神話里。然而這個世界早已變了。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已經脫離了狂熱,從去年開始,商業開始回歸到它的本質:經驗和專業,遠比年齡重要。
從庸俗的進化論看,世界當然是年輕人的,不過是在二十年后。可以肯定的是,在資本鼓吹和青春期的虛榮張狂之中膨脹起來的一些年輕CEO,除了最后成為民生新聞的邊角料,幾乎什么也貢獻不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