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回應“19歲女孩被司機拖拽丟高速邊”,其順風車業務投訴爆表快訊

天天財經 2025-01-05 13:45
分享到:
導讀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在乘坐嘀嗒出行順風車時,被司機在高速路上趕下車。該網友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司機將她拖拽下車時致其腳踝受傷。

天天財經訊,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在乘坐嘀嗒出行順風車時,被司機在高速路上趕下車。該網友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司機將她拖拽下車時致其腳踝受傷。

據媒體了解,爆料網友趙女士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今年19歲。據她講述,2024年12月30日上午,她在嘀嗒出行下單了獨享順風車,從天津薊州大學城趕往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上車前,司機聯系趙女士稱車上有一名自己的親屬,如果她不介意,可以為她減少15元車費。

趙女士答應后如約上車,但在司機與這位“親屬”的交談中,她發現所謂“親屬”其實是另一位乘客。此外,司機還在聯系另一拉貨的訂單,這意味著要繞一段遠路。急著趕往機場的趙女士嘗試與司機溝通,不料卻迎來司機的怒火。就在津薊高速路上,司機將趙女士趕下車,并將其行李從后備箱中扔到路上。

從趙女士發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司機將車停在應急車道上,對一名女乘客呼喊“讓你下去”,女乘客則驚呼“這是高速”,但仍被拖拽下車。趙女士向羊城晚報記者證實,自己便是視頻中的女乘客,在被拖下車的過程中自己腳踝受傷,最終一位好心車主將她帶離高速路,但她也因為此事未能趕上飛機。

趙女士表示自己要求平臺與司機賠償機票費、醫藥費以及精神損失費。她表示,自己所在的學校位于山區,順風車需求比較大,希望網約車平臺能夠更加規范,提高司機工作素質。

1月4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到“嘀嗒”平臺,將趙女士的遭遇反饋給平臺客服。對此,客服說,“顧客乘車過程中,司機以辦私事為由,帶著乘客去辦事或讓乘客中途下車,都屬于違規。”“平臺不允許司機在乘客付費獨享訂單的情況下,載其他乘客,也不允許司機要求乘客中途下車,而且趙女士所稱下車的位置(高速路)也是非常危險的?!?/p>

“我們會將相關問題反饋到客服專員處,由專員核實后給出正式回復?!?/p>

1月5日,針對近期網友爆料順風車車主與乘客在高速路上發生糾紛一事,嘀嗒出行發布官方情況說明,梳理行程相關信息,表示平臺在接到投訴后第一時間確認乘客安全后,并立即跟進核實,目前該車主賬號已封禁,乘客已報警,平臺正協助相關部門積極處理中。

公開資料顯示,嘀嗒出行是北京暢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暢行信息)于2014年創立的互聯網出行平臺,前身為專注私人小客車合乘、車主和乘客順路搭乘的嘀嗒拼車,2018年品牌升級為嘀嗒出行,是一個兼具出租車、順風車且活躍用戶量排名行業第二的移動出行平臺。嘀嗒出行已完成5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18億元,投資者包括蔚來資本、易車、高瓴資本、京東、攜程等多家資本機構。

2024年6月28日,嘀嗒出行(02559.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被稱為“共享出行第一股”。其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在全國366個城市提供基于App的順風車平臺服務,擁有約1560萬名認證私家車車主。

2021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分別促成約1.297億次、9420萬次、1.3億次的順風車搭乘,同年交易總額分別為78億元、61億元、86億元。

從細分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3年末,嘀嗒出行順風車交易總額86億元,順風車搭乘1.3億次,同比分別增長41%和38.3%,連續三年毛利率均維持在74%以上,經調整利潤凈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為人民幣2.26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率為27.7%。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嘀嗒出行市場份額正遭到友商挑戰。其招股書顯示,在順風車領域,2019年嘀嗒出行的市場份額為66.5%,排名第一;2021年嘀嗒出行的市場份額為38.1%,排名第一;2022年嘀嗒出行的市場份額則為32.5%,降至第二;2023年嘀嗒出行穩居第二,但市占率則下滑至31%。

合規與安全挑戰是每一個出行企業都需要重視的問題。

根據公開報道,嘀嗒出行創始人宋中杰在一次講話中提到,“作為企業如果不做好安全工作,任何業務成果都毫無意義?!编粥泄蓵幸蔡貏e提到,倘安全機制未能確保用戶使用平臺時的安全,或倘未能解決與順風車及服務有關的安全問題,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而在合規方面,在招股書中透露,由于缺乏適用于網約車服務發牌制度相關的牌照,2020年至今,嘀嗒出行順風車平臺共發生57宗行政處罰,其中的21宗行政罰款由5000元至3萬元不等,合共約為55萬元。

另據媒體報道,2024年10月13日下午,劉女士與先生通過嘀嗒平臺發布了從上虞到杭州蕭山的順風車拼車訂單,司機曹師傅駕駛浙A牌照的電車很快接了單。途徑杭甬高速時,車子在距離蕭山出口5公里處突然出現剎車“踩不動”,甚至輪胎癟壞的情況,緊急駛入應急車道避險。經過核實,這輛打著順風車名義的車輛,其實并非私家車,而是一輛從租賃公司租用的營運車輛,其背后暗藏重重隱患。

據了解,曹師傅在接單前就知道車子存在安全隱患,且他駕駛的“順風車”使用性質為預約出租客運,屬于營運車輛,是他自己從杭州某租車公司以約3000元/月的價格租賃而來,車輛所有人登記在杭州羅拉貿易有限公司名下。此后,嘀嗒順風車平臺工作人員表示抱歉,并對涉事司機進行了封號處理。

在走訪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營運車輛司機成為順風車車主的情況并非個案。

記者采訪了幾位在杭州市區內開網約車(網約車性質屬于營運車輛),卻通過了嘀嗒平臺順風車車主資質認證的司機。其中,一位95后新晉專職司機張愛陽(化名)告訴記者,現在杭州市面上的網約車不少都是從租車公司租來的營運車輛,自己也是以每月3000元的租金從杭州某租車公司租賃到的新能源汽車。張愛陽透露,注冊成為順風車司機的門檻相較于網約車會低很多,網約車需要考取雙證:網約車駕駛員資格證與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而順風車則對此沒有要求。張愛陽主業是在杭州市區內開網約車,偶爾會在順風車平臺上搶一些順路的單子。

張愛陽的車同樣也是營運車輛,為什么他也可以注冊成為嘀嗒平臺的順風車車主?對此,張愛陽表示:“我就是按照嘀嗒順風車平臺流程,正常上傳各種資料,一個工作日內就通知我通過審核了。”

記者隨后采訪了幾位在杭州市區內開網約車的司機,均反映通過了嘀嗒平臺順風車車主資質認證的司機。有司機表示,注冊成為順風車司機的門檻相較于網約車會低很多,網約車需要考取雙證:網約車駕駛員資格證與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而順風車則對此沒有要求。

此外記者還在“閑魚”APP搜索關鍵詞“嘀嗒順風車”,發現平臺會自動彈出“嘀嗒順風車輔助”等相關詞條,類似于這類順風車平臺的線上搶單外掛屢見不鮮。

2024年11月,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發布多起有關北京暢行信息的處罰事項引發行業關注。

據悉,北京暢行信息在2024年10月共計被廣州市交通運輸局處罰了4次,處罰日期均為10月10日,處罰緣由都與暢行信息存在“使用的小型轎車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的行為”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嘀嗒出行自運營以來,始終強調自身的順風車平臺定位,聚焦于撮合車主和乘客需求,并沒有涉足網約車運營。而從北京暢行信息成立至今的經營來看,上個月這4次處罰,是其歷史上第一次因為變相從事網約車運營而被罰。

處罰公告中顯示,針對這4次處罰前,當事人都提交了陳述申辯,但廣州市交通運輸局沒有采納。

嘀嗒出行在網約車行業紅海中選擇順風車作為核心業務,從而開辟了一條生存之道。然而,近年來,因平臺安全與合規問題,嘀嗒出行的投訴量也在逐漸攀升。尤其是一些跨城熱門線路滋生“全職”順風車非法營運亂象,“假”順風,“真”掙錢,帶來更多的司乘糾紛、乘車安全等多種隱患及各類投訴。

根據中國電子商會旗下的消費服務保障平臺消費保的投訴數據顯示,截至2024上半年,順風車行業相關的有效投訴數量達到了3,690件,涉及金額高達177.89萬元。其中嘀嗒、哈啰、滴滴等平臺均在投訴排行榜前列。

據消費保投訴數據顯示,在順風車投訴中,嘀嗒出行以1,827件投訴量位居榜首。其次,哈啰出行和滴滴出行分別以885件和713件的投訴量位居第二、第三。

據消費保數據統計,順風車行業主要投訴問題集中在服務態度差、收費問題、退款糾紛等方面。其中,服務態度差占比高達18.31%;收費問題次之,占比為16.54%,退款糾紛排名第三,占比為16.06%。

盡管已成功上市,但在安全和合規方面嘀嗒出行仍面臨著挑戰。對企業來說,要取得長遠發展,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不僅要具備強大的運營能力,在合規與安全注重自身服務水平方面更要下足功夫。


嘀嗒出行 順風車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