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權”猜想背后,沃爾沃轉型路難行?觀點

車圈能見度 2023-08-25 22:22
分享到:
導讀

這幾日沃爾沃汽車突發的人事變動頗受關注,尤其是前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總裁欽培吉離職三日便火速履新吉利汽車,引起廣泛討論。

圖片來源:度哥

2023年4月攝于上海車展

這幾日沃爾沃汽車突發的人事變動頗受關注,尤其是前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總裁欽培吉離職三日便火速履新吉利汽車,引起廣泛討論。

整個事件中,最具討論性的有兩點:一是欽培吉的繼任者為原日本地區銷售業務總經理潘鶴松(Martin Persson),外籍高管取代中方高管,業界猜測沃爾沃瑞典方有“奪權”之嫌。

二是在官宣潘鶴松接任三日內,其工作匯報層級就發生了變化,由直接向沃爾沃首席商務官兼副CEO安伯揚匯報,變更為向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袁小林匯報,很難不懷疑這期間沃爾沃瑞典方和吉利之間進行了一些博弈。

對此,8月24日,袁小林首度回應稱,“沒有所謂的中瑞雙方,看下我們的股東,我們就是一個團隊”。

不管背后發生了什么,事實是這幾年沃爾沃中國區業務在“吉利派”高管的管轄下,知名度和市占率都有了提升。今年1-7月,沃爾沃的品牌認知度漲幅13%,位居排行榜第一;市占率達6.1%,位居豪華品牌第五。

不過,沃爾沃也不是沒有短板。其早在2017年就提出了全面電氣化戰略,但轉型節奏并沒有規劃的那般順利,銷量略顯疲態。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欽培吉的一句“新勢力會的,我們3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10年都學不會”曾引來不少爭議和調侃。

如今在華管理團隊大調整,沃爾沃能否補缺短板,繼續起飛?

高層動蕩 

沃爾沃汽車的此次人事變動來得過于突然,在車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而欽培吉也因為突然的“被離職”成為關注焦點。

根據8月18日最早的消息,沃爾沃汽車突然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人事變動信息,負責沃爾沃日本地區銷售業務的潘鶴松將回國領導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的商業運營,現任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經理欽培吉將離開沃爾沃汽車,“尋求外部發展”。

與此同時,袁小林職務不變,但其工作內容發生了較大調整,今后將重點和董事會成員合作,處理政府關系,利益相關者合作,與吉利控股集團戰略合作以及在大中華區的戰略投資等。

欽培吉的離開,事先并無征兆。并且在當時的調整內容中寫道,繼任者潘鶴松上任后,將向沃爾沃汽車首席商務官兼副CEO安伯揚匯報。

據了解,潘鶴松在沃爾沃工作了超過25年,曾在俄羅斯、瑞典、日本等國家任職,被稱為“沃爾沃嫡系”。再加上他跳過袁小林直接向安伯揚匯報,因此消息一出,就被業內外質疑有“權斗”的意味,沃爾沃瑞典總部似乎想要跟吉利分開,接管市場營銷等核心大權。

不過,僅僅3天,欽培吉的“新東家”就浮出水面,潘鶴松的匯報層級也發生了變化。根據8月21日的官方信息,欽培吉將加盟吉利,出任吉利汽車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并負責擔任集團渠道發展委員會主任,分管汽車集團渠道發展和建設,向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林杰匯報。

另外,潘鶴松的匯報層級變為向袁小林匯報,以全力推動沃爾沃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持續發展,袁小林則直接向沃爾沃汽車首席執行官駱文襟(Jim Rowan)匯報。

這么一看,此次人事調整更像是內部調動,大家還是相親相愛一家人。有行業人士分析,這其中的變化,很有可能背后存有吉利和沃爾沃方面的博弈,雙方最后都作出了一些妥協。

回顧過往,此前在沃爾沃謀求上市的事件中,雙方就已經疑似出現“裂縫”。2020年2月,吉利與沃爾沃曾雙雙宣布,正在籌劃業務重組進一步強化合作與協同,重組后的新集團將通過香港吉利汽車上市主體實現與全球資本市場的對接。然而2021年初,沃爾沃宣布放棄合并計劃,并于當年的10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隨著沃爾沃的成功上市,其解決了資金問題,對吉利的依賴減少,“奪權”猜測也就越來越多。

不過,在8月24日的“沃爾沃汽車總裁溝通會”上,袁小林正面回應稱,沒有事情是突然發生的,不應陷入某種陰謀論。他同時強調,不存在網上所說的中瑞雙方,要有更好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體系能力建設。

業務不滿?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中國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國,沃爾沃在華整體銷售情況與歐洲市場有一定差距,這或許也讓急于電氣化轉型的沃爾沃汽車方面對大中華區不滿,因此開始對管理層進行調整。

其實從“戰績”上看,欽培吉在任期間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資料顯示,他從2011年開始服務沃爾沃汽車,一直負責汽車銷售業務,也是吉利收購沃爾沃后的中方高管。2019年,其被任命為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負責沃爾沃汽車在中國地區的銷售并推動電氣化策略的實行。

在欽培吉正式升任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職務半年后,沃爾沃就交出了一份不凡的“成績單”。2019年在華銷量達16.14萬輛,同比增長18.2%,其中僅中國大陸地區銷量就達到15.46萬輛。

之后的2020年-2022年,沃爾沃在中國大陸的銷量分別是16.63萬輛、17.14萬輛和16.2萬輛。盡管去年有所回落,但在豪華車市場整體份額同比下降的情況下,這些年沃爾沃的知名度和市占率都有所提升。

按照最新數據,今年前7個月,沃爾沃在中國大陸累計銷售車輛9.2萬輛,同比增長8%。同時品牌認知度漲幅13%,漲幅排第一,而第二名雷克薩斯的漲幅是5%;品牌考慮度增長10%,同樣位居榜首之位;市占率6.1%,同比上升0.2%。

沃爾沃汽車在新聞稿中也向欽培吉表示了感謝,稱其為沃爾沃汽車在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自擔任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以來,面對整體市場動蕩等重重挑戰,帶領沃爾沃汽車實現了銷售的穩健增長,市占率逆勢提升,整個銷售體系更是得到了長足發展。

但是如果對比沃爾沃在全球市場的銷量就會發現,中國市場的成績就并不算多優異。比如2021年,沃爾沃在中國大陸銷量突破17萬輛,同比增長3.1%,但當年沃爾沃在美國市場的增速是兩位數,要高于中國市場很多。

再比如今年1-7月,沃爾沃在中國大陸累計銷售車輛9.2萬輛,同比增長8%,這一數據也比其全球市場銷量18%的增幅低了不少。其中7月,沃爾沃在全球的銷量達到5.42萬輛,同比增長21%,連續第11個月保持同比增長。而中國市場的銷量卻同比下降了8%,成為當月沃爾沃在全球唯一下滑的市場。

過往在燃油車時代以安全著稱的沃爾沃,在中國汽車大變革時代下,顯然增長的空間越來越小。“打不過”BBA,國產新勢力們又在瘋狂搶奪其紅利,對業務不滿一說也就有可能了。

轉型提速 

沃爾沃汽車在新聞稿中提及欽培吉和接任者潘鶴松時,一個明顯的差異是,對于潘鶴松,官方明確表達了其在電氣化轉型上的貢獻,表示其此前在日本市場任職期間,與團隊一起提高了市場份額,并使沃爾沃汽車在日本高端電動汽車市場處于領先地位,相信他的經驗將進一步推動沃爾沃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電氣化轉型。

沃爾沃汽車也不止一次強調,中國管理層的調整與推動電氣化轉型有關。這些似乎都在暗示,欽培吉雖然在任期間貢獻不小,卻在推動在華電氣化轉型方面成就還不夠。

要知道沃爾沃汽車是傳統豪華品牌中率先進行電氣化轉型的,早在2017年就宣布了全面電氣化戰略,規劃到2025年實現在售產品中純電車型占比50%,2030年成為100%的純電豪華車企,2040年力求成為氣候零負荷標桿企業。

過去的2022年,是沃爾沃在華全面推動電氣化轉型的關鍵一年。按照官方所說,去年品牌純電車型迎來突破,全年銷量同比上漲201%,但卻未公布具體的銷量。今年上半年同樣如此,只說了新能源車型銷量同比增長48%,占整體銷量的份額提升2.3%,而未公布具體表現。

不過,我們可以參考懂車帝數據。今年7月,沃爾沃在中國發布的首款純電動車型沃爾沃XC40 RECHARGE銷量為142輛,今年前7個月累計銷量只有1816輛;另一款車型XC60 RECHARGE要好一些,今年前7個月累計銷量為3139輛,遠低于一些新勢力的單車單月銷量。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欽培吉曾曝出金句:“新勢力會的,我們3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10年都學不會”一度引發不小的輿論熱議。

當時針對他的這句話,蔚來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斌還回應稱:“這明顯不符合事實。我們會換電,它不會,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我們那么多同行都非常優秀,每家都有獨門武器,它肯定沒有都學會吧。要是都學會了,那還得了,不成孫悟空了?”

誰能想到,僅僅過去4個月,那會兒放狠話的人就已經離開了沃爾沃。不僅如此,此前計劃于2024年初量產上市的、基于沃爾沃原生純電平臺SPA2打造的中大型純電SUV EX90也遇到了一些麻煩。因為激光雷達系統“軟件代碼的復雜性”,投產時間不得不推遲至2024年中。

沃爾沃的電氣化轉型節奏不如規劃的那般順利,這將是留給繼任者潘鶴松的難題。而在此之外,如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穩住經銷商,繼續提振銷量,也將考驗中國新管理團隊。

奪權 沃爾沃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