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周星馳紛紛入場,網劇黃金時代要來了嗎通信

聚焦 2017-08-03 10:35
分享到:
導讀

陶昆對試水網劇懸著的心,在當天晚上就放下了。以儀式感的懸疑劇情開場、有著精心設計的色調和長鏡頭的網劇《河神》。

馮小剛、周星馳紛紛入場,網劇黃金時代要來了嗎

“希望別丟人,丟人了回家抽自己幾個耳光,下回接著干。”工夫影業總經理陶昆,在影業制作的首部網劇、天下霸唱原著改編的《河神》上線愛奇藝的前一天,發了這樣的朋友圈。

在《河神》上線的發布會上,這位曾制作出《風聲》、《尋龍訣》、《雙面膠》等多部電影、電視劇的制片人,對公司的首部網劇作品,忍不住多次表示“心里沒底”。

陶昆對試水網劇懸著的心,在當天晚上就放下了。以儀式感的懸疑劇情開場、有著精心設計的色調和長鏡頭的網劇《河神》,在愛奇藝上線獨播的當天,播放量達到了2800萬,在豆瓣上收獲了8.0的高分。

如今,傳統電影電視劇團隊制作,電影導演參與,已經成了超級網劇的大勢所趨。工夫影業早在去年初,就成立了三家全資子公司深耕網劇,更早一步的正午陽光,新麗傳媒等公司,已經與視頻網站聯手,推出了多部爆款網劇。馮小剛、管虎、周星馳、陳可辛等電影大咖也紛紛瞄準了網劇市場。“現在再說要做網劇的,不敢說大部分,起碼一半以上都是覺得這是可以撈一筆的事情。”陳可辛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說。

在《河神》上線僅僅兩天之后,優酷的獨播劇《春風十里不如你》,和騰訊視頻獨播的《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同時上線首播。前者改編自馮唐小說、張一山周冬雨主演,后者則同樣是天下霸唱的IP改編,請來電影導演管虎執導,阮經天主演。《春風十里》首播當日,播放量破2000萬,而大制作的《黃皮子墳》,首播當日播放量即破億。

三天內,三部超級大劇,幾乎同時在三家視頻網站上線獨播,在電視劇時代想都想不到的情況,如今已成為網劇時代的“新常態”。這些超級大劇均由熱門IP改編,無論是劇情還是畫面,都顛覆了傳統電視劇的質感。上線劇集的發布會往往開在電影院,首播集或片花在電影屏幕上播放,劇集上線的同時,同名游戲和衍生品也同時對外發布。

從五毛特效,粗制濫造的網絡段子,到超越屏幕,炙手可熱的影視界“最好的生意”,網劇產業的崛起,只用了短短兩三年。

網劇“風口”

網劇出現得很早,但這個詞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始于2012年搜狐視頻的《?潘磕惺俊罰?和優酷的《萬萬沒想到》。分季播出,一集9分鐘的搞笑故事,叫獸易小星的“升職加薪,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成了當年的流行語。彼時,網劇是“?潘俊焙汀安莞?”的代名詞,制作費用低,幾乎沒有盈利模式。盡管《萬萬沒想到》第二季拿到超過2000萬的廣告收入,但網絡自制部分遠未成為各家視頻網站的重心。

那時的兵家必爭之地,是版權劇。

2013年,不論是剛剛收購土豆的優酷,深耕英美獨播劇的搜狐視頻,還是后來居上的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都意識到UGC(用戶上傳內容)消耗帶寬的能力比較強,卻難以獲取利潤,要想從視頻網站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要轉變成PGC模式,靠以熱門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為代表的長視頻取勝。對熱門版權劇的爭奪,開啟了各家視頻網站曠日持久的砸錢之戰。

與此同時,視頻行業從PC向移動端轉移,徹底改變了人們的觀看模式。以往電視和電腦前的用戶,被越來越多地導向了pad和手機上的app。在擁擠的公交車和地鐵上,越來越多的乘客戴上了耳機,在小屏幕上追劇。以前下班后坐在客廳的兩小時黃金時段,變成了四至六小時隨時隨地觀看的碎片時間。

“其實是用戶需求的改變,改變了整個的行業發展。”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總經理戴瑩對網易聚焦說。正是抓準了移動端的大趨勢,愛奇藝彎道超車,在一部全網獨播的《來自星星的你》大結局之后,愛奇藝的移動視頻用戶覆蓋超過了9900萬。

戴瑩表示,《星你》的成功,帶給了愛奇藝做自制內容的靈感。“因為《來自星星的你》其實就是一個純網內容,它沒有在任何(國內)的電視臺播放過,但是它達到了一個社會化的效應,所以其實那個時候就讓我們看到了,如果是一個好的內容,實際上就能產生全網的社會化的效應,也就加大了我們投資自制領域的信心。”同年,愛奇藝推出了首部自制劇《靈魂擺渡》,上線后流量達到六億多,遠遠超出預期的5000萬流量,也就是二線衛視跟播劇的標準。搜狐視頻的《匆匆那年》則扭轉了網劇曾經被定義為“low”的刻板印象。2014年,純網劇從一集幾分鐘的短視頻,轉變成與電視劇類似的劇情長視頻形式。

網臺之變

真正把網劇推上風口的,是2015年廣電總局實施的兩個政策。一個是“限外令”,廣電對海外劇審查尺度的收緊,讓一度與海外同步的英美版權劇優勢不再,卻給了國產內容復盤的機會。另一個是“一劇兩星”,一部電視劇,每晚在黃金時段聯播的衛視綜合頻道不得超過兩家,每晚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不能超過2集。運行了十年的四家衛視聯合買劇播出的采播模式就此終結。

原本旨在降低明星片酬,優化衛視定位的政策,對電視臺和傳統電視劇制作方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方面,電視臺對高價電視劇的購買力下降,另一方面,對中等體量的電視劇,各家衛視也呈現出謹慎的態度。2015年,不僅各大衛視收視慘淡,電視的開機率也迅速下滑。電視臺收視慘淡的蝴蝶效應下,傳統電視劇制作方紛紛轉型。老牌電視劇制作公司新麗傳媒曾表示,電視劇行業的不景氣,促使公司增加了電影制作的投入。

電視臺在檔期上對電視劇有限的消化能力,使得大批電視劇流向網絡平臺。王曉暉表示,電視臺的線性播出性質,已經限制了觀眾的選擇。“湖南、浙江、東方、江蘇,這四大衛視頂多一天播四部劇。你的選擇就是四分之一的選擇。”而視頻網站則是點播模式,更像無限多廳的影院,沒有檔期的限制,有無限的選擇。網站版權價格提高后,電視劇制作方也從最開始“被迫”在網絡播出,到主動擁抱網絡平臺。許多原本只打算在衛視播出的劇集,同時也在視頻網站上播出,網臺聯動,甚至先網后臺,成為了內容制作商的主要選擇模式。而許多受限于檔期和重重審批的電視劇集,網播成為了更好的選擇。優酷獨播的《熱血長安》,就直接放棄了衛視平臺,只在網絡播出,播放量破百億。

盡管幾家視頻平臺都表示,電視臺和網站,沒有誰取代誰,是各取所需,但此消彼長的趨勢已很明顯。當用戶的時間和注意力不可逆轉地轉移到了視頻網站上的時候,同樣轉移的還有資本和內容。廣告商看好網絡平臺的同時,版權劇的價格爭奪戰也趨向白熱化。電視臺的購買力,已無法與有BAT基因的視頻網站相比。2017年優酷獨播的《軍師聯盟》,單集價格為800萬,而兩家衛視給到的價格只有280萬。燒錢的價格戰,一方面讓有BAT資金支持的三家視頻網站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另一方面,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版權劇的價格已遠遠超過網站的盈利點。“買的劇越多,虧得越多,買的劇越好,虧得越多”成為普遍現象。2016年,版權劇的價格上漲超過了200%。

“同質化的競爭,拍出驚人的價格,沒有幾家能夠永遠接得住,做這種東西不能夠持久的。”王曉暉說。

最核心的問題是,網臺聯動下,傳統電視劇的排播方式和商業模式,與視頻網站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存在沖突。首先,頭部內容,優質劇集的制作方絕大多數還是傳統電視劇起家,網臺聯動,對他們仍然是有吸引力的。“電視臺網站都能賣,干嘛不多賺一份錢呢?”因此,網站必須要適應電視臺的檔期,限制住了原本自由選擇的互聯網模式。

第二,由于傳統電視劇按集銷售和廣告商按劇投資的電視臺模式,制作方往往把集數抻長,攤薄成本。動輒50集的長劇在稀釋了演員高片酬的成本之余,也讓劇集情節拖沓,難以適應網絡的節奏。這種婆婆媽媽的劇情設置,以往邊看電視邊做家務的觀眾可以接受,但對于擁有無限選擇的快節奏的網絡世界,幾分鐘內不抓住觀眾的注意力,觀眾就可能快進,甚至立馬看別的。

“傳統制作公司沒有倒過來這個念頭,他覺得拍網劇依然是把電視劇的一些東西挪過來。沒錯,故事是一樣的,但制作模式不一樣。電影和電視劇不一樣,電視劇和網劇也會不一樣。”

看到了自制網劇的好處,2016年起,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三家都加大了自制網劇的投入。2016年互聯網自制內容總投資約270億元,相比2015年增長了125%,自制內容制作集數增加近42%。

超越屏幕的爆款內容

自制內容投入加大的同時,是各家平臺對網劇的重新定義和規范。

并不是所有在網絡上播的劇,都能稱作網劇。”王曉暉認為,符合互聯網模式的網劇應該是,部數多,集數短,情節緊湊。部數多,分季拍攝,保證了網絡上有足夠多的內容,縮小了單部劇的風險,集數短,則可以保證劇集的制作水平。同時要求一開始就場景交替,懸念迭起,這樣的要求,對標的,就是美劇。

事實上,愛奇藝已經開始實施這種網劇新標準了,在6月份的世界大會上,愛奇藝發布了招標新項目的“海豚計劃”,明確規定了項目的形式為“每季12集,每集45-60分鐘,1-3季”,按劇集制作的規模,制作方能得到300-800萬每集的保底價,加上50%的付費分成。“海豚計劃”宣布一個月內,就收到了近百份新劇本。

之前,仍有制作方呈觀望態度。《余罪》、《我的前半生》的制作方新麗傳媒表示,現在網絡劇的問題是盈利模式不明顯,公司在制作劇集時,仍以網臺聯動的劇集為主。

而會員付費,成了視頻平臺營收的第一個突破。

2015年愛奇藝推出《盜墓筆記》,因為有大IP的社會化的效應,該劇上線當天就有250萬的人加入會員,會員搶先看的這種方式,真正的打破了原有的視頻網站的營收模式。隨后的一年里,付費模式成了所有視頻網站主推的營收模式。

找到了會員付費的盈利模式后,網劇在2016年,從產量到質量,都有了大的突破。《老九門》成了第一部播放量破百億的網劇。《余罪》、《熱血長安》、《太子妃升職記》等網劇的熱播,也讓付費模式逐漸成為了用戶能夠接受主流觀看模式。

2016年6月,愛奇藝宣布VIP會員數超過2000萬,同年11月,騰訊也宣布會員數量突破2000萬,12月,優酷宣布會員數量突破3000萬。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視CEO孫忠懷曾表示,2017年,3000萬的會員數“是不被行業淘汰的基準線”。

與會員數量相對應的,是急速增長的付費營收。愛奇藝和優酷都表示,目前的視頻網站的收入中,會員付費的收入與廣告收入幾乎達到了一比一,且會員付費有很大的增長趨勢。

擁有了足夠的付費用戶后,打造娛樂生態成了視頻網站的第二個突破。

騰訊首先提出了泛娛樂的概念,隨后,網劇迅速成為了BAT三家泛娛樂市場資源的加速整合的重要一環。“影游聯動”是打造生態的第一步。《花千骨》、《?潘磕惺俊貳?《軍師聯盟》……如今,網劇在制作之初就與游戲部門合作,劇集熱播時,同名手游也同時上線,通過跨界合作和聯動推廣,實現“1+1>2”的規模效應,已成為幾大平臺網劇的標準配置。

除了與游戲聯合,擁有BAT支持的幾大視頻網站,圍繞網劇,都作出了進一步的娛樂生態的布局。優酷打算運用好阿里“超過五個億的實名用戶”的優勢,把這些用戶從淘寶各個平臺引導到優酷。愛奇藝計劃圍繞“影視劇”,“像迪士尼一樣”打通從游戲、電商、秀場直播到文學、漫畫、動漫、主題樂園、院線等所有環節,并且現在已經在進行布局。

網劇爆發的同時,此消彼長的還有電影市場的低迷。2016年,電影市場總票房增長率僅3.75%,2017年上半年,電影市場延續了過去的慘淡。過去幾年電影輕松過十億,輕輕松松總票房30%增長率的好日子過去了。

“現在看電影的成本越來越高,人越來越忙,選擇越來越多,讓他花費五個小時去電影院,成本很高。什么東西能吸引他呢?在家里,我隨便。導演看到了,他們也看到了,十個電影八個賠,那怎么辦?”王曉暉說。

差別如此巨大的市場大環境下,方向變得很明顯。2017年,大批電影導演,制作班底開始進軍網劇。管虎、張黎與企鵝影視合作,執導《鬼吹燈》系列,周星馳把《美人魚》和《西游降魔篇》改編成網劇,賣出高價。宣布監制網劇《劍王朝》時,馮小剛笑稱自己是“中老年遷移到互聯網”的一份子,陳可辛則堅定地認為,網劇是電影人未來的出路。

對于電影人的加入,王曉暉認為,一方面,互聯網現在的趨勢,吸引了電影人,所以他愿意一起來做這個市場。另一方面,視頻平臺也想讓這些電影人才進來,去讓網劇的品質表現的更好。

優酷CEO楊偉東則在今年4月的優酷春集會上,提供了另一種思路,用超級劇集的概念取代超級網劇。“超級網劇這幾個字,已經沒有辦法概括劇集方面接下來要發生的一些變化,也無法概括視頻平臺對于劇集的規劃。”而丁恒則表示,之所以用超級劇集來取代超級網劇,是用戶在網上看劇,已經并不在乎他是網劇還是電視劇。所有的劇都是drama,都是劇集,只有采購和自制的分別。

這個思路的邏輯是,隨著對自制內容投入的加大,網劇不僅已經從質量上,與電視劇絲毫不差,而且將跨越平臺,整合屏幕,不僅返銷電視,還可以改編電影,走向大銀幕。大的趨勢也證明了這一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心理罪》等爆款網劇都改編成了電影。2017年劇集綜藝產業以30%持續增長,而電影產業今年的預期增速為10%。不久的將來,全網劇收入將遠超電影產業,數據分析,付費網劇收入將在2020年達到640億,追平電影總票房。

天下三分還是戰局未定?

平臺之間競爭的激烈毋庸諱言,身處一個巨變中的行業,所有從業者的壓力都很大。對王曉暉和丁恒的采訪都被定在清晨,因為那是他們唯一有空的時間。對戴瑩的采訪則被見縫插針地安排在了周末的兩個會議中間,采訪還未完成,公司安排的車已經準備好載她去下一個會議地點。談到她現在的工作,戴瑩坦言,現在“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優酷的員工則告訴網易聚焦,加班到十點已經是家常便飯。

競爭不僅來源于同行業之間,還源自于全互聯網所有應用。網劇和電影電視劇的視頻內容,正與游戲、網購等所有休閑行為一起搶奪用戶的時間。

“今天我做得不夠好,我不是把他倆戰勝就OK了,如果大家都挺爛,我只是稍稍勝過他了,也沒戲。為什么呢?那追著劇,今天你最好的劇就這樣了,那我肯定去玩《王者榮耀》去了,我肯定去淘寶購物去了,我的時間就花在那上面了。”王曉暉說。

和其他行業一樣,互聯網對視頻網站的洗牌,也呈現出多進三,三進二的這種趨勢。對此,入行已十一年的優酷自制劇總監丁恒表示,視頻網站領域,三進二的趨勢已十分明顯。“未來的競爭是綜合實力的競爭,生態的競爭,而有能力,有實力,在這個行業走得更遠的,目前看只有兩家。”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則認為,愛奇藝之所以能夠構建自己的娛樂生態,就是因為它是一個獨立公司,而不是作為事業部服務于總公司的業務。對于“三進二”的趨勢,他也并不認同。

“我覺得天下大勢,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一定的。假設多進三,將來可能三會變五吧,別以為這前三家永遠呆在這,焉不知一個小巨人正在誕生啊。就像愛奇藝7年之前一樣,焉知還有一個更厲害的智慧超強的新公司。我覺得這就是時代,新陳代謝是必然的。BAT本身都不是不可撼動的,更不用說BAT下面的業務了。馬云、馬化騰、李彥宏三個人,一個比一個累。你說他不擔心嗎,一樣,后起之秀洶涌不斷,這是好事。”他說。

網劇 視頻 制作 電視劇 網站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