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本田銷量慘淡,李進答卷不及格,劉朝明沉默營銷引熱議快訊
作為廣汽本田的執行副總經理,李進無疑成為了眾矢之的。
隨著年末的鐘聲漸行漸近,汽車行業的銷量大戰也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然而,在這場激烈的較量中,廣汽本田的表現卻如同寒冬中的一片枯葉,顯得格外凄涼。據統計,今年我國乘用車銷量整體增長,新能源乘用車更是同比大幅增長,但廣汽本田的銷量卻同比下滑三成,這份“負分答卷”無疑為其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作為廣汽本田的執行副總經理,李進無疑成為了眾矢之的。這位曾在廣汽長豐、廣汽三菱和廣菲克等多家車企擔任過副總經理的汽車行業老兵,似乎并未給廣汽本田帶來任何轉機。相反,隨著他入主廣汽本田,品牌的銷量卻持續下滑,甚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李進履新之后的第一個完整銷售年,廣汽本田在2023年的銷量為64萬輛,同比下滑13.5%。而今年廣本的銷量更是同比下滑近三成。李進曾試圖將雅閣打造為明星產品,但這種“精品戰略”在當下多元化的市場中顯得格格不入,更像是上個時代的殘留。
而廣汽本田的營銷部門同樣難辭其咎。作為主管營銷的負責人,劉朝明在社交媒體上的表現堪稱“災難級”。他開通的微博賬號發布的內容寥寥無幾,且播放量、粉絲數等數據慘淡,與同行業的高管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更令人驚訝的是,在劉朝明發布的微博中,雅閣一款產品便占據了將近半數的內容,而其他明星產品如飛度、皓影等則幾乎被遺忘在角落。這種“偏心”的營銷方式不僅未能提升雅閣的銷量,反而讓廣汽本田的品牌形象更加模糊。
除了高管團隊的問題外,廣汽本田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上的遲緩也是導致其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當其他車企紛紛推出家族系列純電車型時,廣汽本田卻遲遲未能跟上步伐。其純電產品序列下僅有寥寥幾款默默無聞的作品,且市場表現極為慘淡。這種對新能源市場趨勢的預估不足和技術落后讓廣汽本田在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
更為嚴重的是,廣汽本田在命名和產品布局上的混亂也讓消費者感到困惑。其推出的“燁P”和“極湃”等電動品牌命名拗口且缺乏辨識度,讓人難以記住。這種混亂的命名方式不僅未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反而讓消費者對廣汽本田的產品產生了質疑。此外,在很多網友看來,“燁P”的字體設計使其看上去很像“詐尸”二字,顯得非常不吉利。
面對銷量潰敗和品牌形象受損的困境,廣汽本田需要深刻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李進和劉朝明等高管似乎并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仍然堅守著過時的戰略和營銷方式,未能及時調整方向以適應市場的變化。這種固執和沉默不僅讓廣汽本田錯失了發展的良機,也讓消費者對其失去了信心。
綜上所述,廣汽本田在銷量潰敗下所面臨的高管困境和品牌迷思已經不容忽視。如果想要擺脫困境并重新找回市場節奏,廣汽本田必須大膽啟用新的人才、明確品牌戰略目標、優化產品配置投放以及加強營銷動作。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