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屏手機來襲,但短期內或難形成“全面屏式”普及潮通信

釘科技 2017-10-12 09:33
分享到:
導讀

折疊屏短期內或難以形成“全面屏式”普及潮,不過,這對于手機市場以及用戶而言都未必是壞事。

無論在產品上有沒有明顯的表現,進化,都是智能手機市場的主題之一。尤其是芯片與屏幕的升級和變革,幾乎決定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方向。其中,屏幕變化帶來的產品革新更是實實在在地呈現在消費者眼前:從屏幕材質上有OLED;從設計呈現上有無邊框、全面屏、曲面屏等等;從直接觀感上,有分辨率的提升。

近期,眾多手機廠商紛紛采用全面屏設計。上月迎來一輪全面屏“小高潮”,包括不少主流品牌以及當前相對小眾的一些品牌。本月也有其他品牌陸續推出全面屏產品,千元檔產品也在繼續增加。可以說,全面屏正經歷一場看得見的“普及潮”。

但一方面全面屏本身還不夠成熟,另一方面隨著全面屏的普及,手機市場難免進入新一輪同質化競爭。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有廠商另辟蹊徑,比如,推出折疊屏產品。有消息稱,中興將于本月17日在布魯克林發布Axon M可折疊智能手機。三星也傳出將在明年1月9日開幕的CES展會上推出可折疊手機Galaxy X。此外,蘋果、谷歌、LG等據悉也在積極布局折疊屏領域,國內廠商也有不少正在努力研發中。當然,在釘科技看來,折疊屏短期內或難以形成“全面屏式”普及潮,不過,這對于手機市場以及用戶而言都未必是壞事。

1507433499400086983.jpeg

釘科技認為,折疊屏在現階段難普及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技術難度相對比較高。

從目前的工藝難度上來說,折疊屏或許要遠遠高于全面屏,畢竟整個上游供應鏈都需要為此做出比較大的調整,不僅是屏幕供應方,還包括其它元器件供應方。

由于一般電子產品內部電子元器件無法彎曲,所以此前的折疊設計多數是采用鉸鏈來實現可彎曲。那么,如果按照部分流出的新設計圖所展示的概念來看,元器件本身或許也需要解決彎曲的問題。另外,無論是靠鉸鏈還是元器件可彎曲,反復折疊手機有可能縮短手機本身的壽命,維修成本似乎也會因此而變得更高。此外,折疊屏幕本身的彎曲設計也使得電池等內部配件的形狀、體積可能會受到影響。如電路板這種零部件為了適應整體弧度設計,或也需設計成彎曲樣式,但由于其本身屬堅硬固件,實現起來難度自然不小,還將影響到良品率。從屏幕材質來看,OLED有比較好的延展性更適合“彎曲”設計,但OLED技術本身也還沒有完全成熟。

事實上,可折疊顯示屏一直都是三星研究的技術之一,早在幾年前三星就開始宣傳該技術,亦發布過相關概念視頻,到如今才傳出將推革命性新品Galaxy X,并且傳出的產量并不多,從某個角度上來看,也正說明了技術難度較高,量產不易。

1507433519869097010.jpeg

其二,供應鏈產能爬坡前,廠商難形成合力。

目前屏幕技術僅被少數廠商掌握,但某項技術應用的普及需要多數廠商或者至少是多數主流廠商共同推動,這就需要有足夠的產能供應。

三星或于明年初推出Galaxy X,但有消息稱三星并不打算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銷售該機,而是先在韓國市場推出2000-3000部試驗機,如果試驗機獲得成功,三星將推出約10萬部的Galaxy X,但也是僅限于韓國市場。而后三星將根據Galaxy X在韓國發售期間的表現,再選擇是否登陸全球市場亦或是再發布其它折疊屏手機。三星在本土的老對手LG,據傳也準備在下半年生產和銷售10萬臺可折疊屏幕的手機。

若上述消息屬實,手機面板的最大供應商三星以及另一大面板巨頭LG都僅僅推出10萬臺折疊屏手機,再結合其技術難度,也就代表包括屏幕在內的相關元器件按照預期并沒有大量產能,其它廠商的使用或許就得不到保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蘋果、谷歌、中興等企業也都想做,折疊屏短期也難以普及。

1479894949955094098.jpg

其三,市場接受程度難以掌控。

折疊屏的實現方式目前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簡單地由兩塊屏幕通過中間的鉸鏈折疊起來合二為一,另一種是在屏幕上實現徹底的可折疊可彎曲,類似可穿戴智能手環一樣。

前者,已經有廠商做過嘗試。早在2011年,京瓷就曾推出過一款可變形的雙屏手機Echo,不過似乎反響平平,據說問題主要是Android操作系統存在的種種限制。幾年前日本廠商NEC也曾推出過一款類似的 Android 設備,型號為“Medias W”,這款手機同樣支持兩塊屏幕組合使用,只是由于其外觀設計和用戶體驗等方面的原因,反響也一般。事實上,如果使用兩塊屏幕展現一個主體內容的顯示,就會遇到兩屏之間連接器件阻礙視覺的現象。此外,當手機處于合上狀態時,又會面臨握持厚度的問題,畢竟兩塊屏幕疊合在一起,顯然會比傳統的直板觸控手機要厚一些。據悉,此次的中興Axon M可能也屬于該類。

至于后者,由于技術難度頗大,目前似乎還沒有相應產品面世。但三星和LG也曾推出過相關類似產品Galaxy Round和LG G Flex。當然,這兩款產品在形態變化上還相當有限,只能稱為柔性彎曲屏,并不能在手機屏幕上實現隨意折疊或彎曲。聯想亦曾在去年 6 月的 Tech World 大會上展示了一款可折疊手機,據悉這款概念性產品并不能做到180度對折,而是彎成一個類似手鐲的形狀,可以佩戴在手腕上。釘科技認為,即便能實現該類技術,其前期存在的問題或仍然不少,如不易保護、軟件適配等,甚至連貼膜、手機套等也需做出相應適配。由此可見,其最終的市場接受程度或仍待時間考量。

其實在釘科技看來,近期整體表現并不突出的中興,沒有跟進全面屏,而是在現階段打出折疊屏的概念,或許更多的是想獲得外界重新的關注,并表明其本身的實力和在手機行業依然有著話語權,從這里來看,折疊屏對于中興而言,倒或許是概念大于實際了。而綜上所述,就整個行業而言,短期內,折疊屏應該也不會形成“全面屏式”的普及潮。不過,釘科技認為,這對于行業及用戶而言,或許是個好消息,因為有差異、有不同,廠商才能更有動力,用戶才能看到更多產品,獲得更豐富體驗。

【來源:釘科技

手機 屏幕 折疊 廠商 產品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