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CEO吳泳銘:AI相關收入已連續六個季度三位數增長快訊
云和AI的結合將在未來的云計算網絡上成為輸出AI智能最大的云計算網絡之一,AI推理需求增長 現在的AI技術進展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阿里集團AI戰略的首要目標是必須追求AGI(通用人工智能)。
【TechWeb】2月21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發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財年第三財季財報。該季度,阿里營收2801.54億元,同比增長8%;凈利潤為464.34億元,同比增長;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為510.66億元,同比增長6%。

其中,阿里巴巴云智能集團(CIG)(云智能集團,包括阿里云、釘釘和其他業務)的營收為317.42億元(約合43.49億美元),同比增長13%;調整后EBITA達31.38億,同比增長33%。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財報會上回答分析師提問時重點談到了阿里集團的AI戰略、云基礎設施投入等信息:
必須追求AGI
阿里未來三年在基礎設施上的投入會超過過去十年的總和。
阿里集團AI戰略的首要目標是必須追求AGI(通用人工智能),要不斷追求突破模型智能能力的邊界。如果能實現AGI,那么人工智能相關的產業大概率將會是全球最大的產業,有可能影響或者替代現在50%左右的GDP構成。
云和AI的深度結合將成為最重要的AI基礎設施。此外,云和AI的結合將在未來的云計算網絡上成為輸出AI智能最大的云計算網絡之一,這也是阿里云的目標。未來90%的token將會在云計算網絡上生成,并在云計算網絡上輸出。

AI推理需求增長
現在的AI技術進展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AI技術能力也在快速發展。就目前來看,阿里在基座大模型本身的商業模式上,確實看得不是那么清楚。未來隨著智能能力的提升,將面臨非常多的機會。
現在各家公司之間大模型的差異化其實是在逐漸縮窄的,也就是說,大家之間的差異化越來越不明顯,開源模型和閉源模型之間的差異化也越來越不明顯。
這樣的現狀反而非常利好于云計算公司,因為無論是開源的模型還是閉源的模型,最終大部分的模型都要托管在云計算網絡上。因此,對阿里集團而言,無論是未來模型能力的更大提升,還是各家模型能力的差異化不明顯,都有非常明確的商業模式,也就是云計算網絡。對于所謂的智能商品化,最利好的可能就是云計算網絡。“如果人工智能是未來最大的商品,類似于現在的電的話,那么云計算網絡就相當于現在的電網。”
目前阿里AI相關收入實現了連續六個季度的三位數以上增長??蛻舻男枨笃鋵嵾€是在持續增長中,增速也超過了我們原來的判斷。尤其是在今年春節之后,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推理的需求確實是在爆發?,F在新增的客戶需求中百分之六七十以上都是推理需求。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財報會上表示,阿里將于近期發布基于千問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1月底,阿里發布了AI基礎大模型千問旗艦版Qwen2.5-Max,在多項權威基準評測中,處于業界領先水平。目前,Qwen的全球衍生模型已突破9萬個,全球排名第一。(宜月)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