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大象如何起舞?――招商銀行APP案例研究通信

艾瑞咨詢 2017-11-10 18:04
分享到:
導讀

招商銀行APP6.0融合了人臉、指紋、聲紋識別、智能投顧、智能風控、AR技術等幾乎所有當下時興的智能技術,無疑這些技術如果能實踐,將提升用戶體驗。

2017年11月2日,招商銀行APP6.0在京舉行發布會,其“全平臺智能化、自動化運營"的口號成功吸引了零售銀行界、金融科技界的注意。不可否認的是,在眾多銀行APP中,招行APP表現突出。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7Q3,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數突破1億、總資產規模6.17萬億、存款規模3.97萬億,上述經營指標均位居股份制銀行前列,更重要的是,在網銀、ATM、VTM、網點等所有渠道中,來自于手機銀行APP的流量有79%。艾瑞咨詢希望通過分析招行APP得以“大象邁出舞步”的原因及需改進之處,以期給其他銀行以借鑒。

一、IT團隊構建、運營模式

在眾多值得借鑒之處中,最為核心的、對其他因素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是圍繞招商銀行IT團隊的團隊構建、運營模式,而個因素如果再次歸因,最最核心的又莫過于“重視”二字。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為重視而能向IT團隊傾斜資源、賦予IT團隊領導較高的話語權、自建團隊并以高標準招聘、創建互聯網化的工作模式。但“重視”二字說來太虛,在當下,沒有哪個銀行會說自己不重視互聯網化、不重視APP開發、不擁抱新技術、不是金融科技,但是需要衡量的是“被動的重視”和“主動追求業務發展的重視”二者所占的比重。前者更多的是表面功夫,表面功夫能開發出APP產品,但也僅僅能做到“有”。在銀行體系的安全性監管要求下,銀行系統的復雜程度高,開發手機銀行APP的難度不僅在APP本身,更在于后臺系統的打通,還在于APP內開發的產品需要相應部門的配合等諸多難關,這也是銀行APP用戶體驗差異大的原因――從“有”到“優”的難度不亞于從“無”到“有”。

二、功能設計

在招商銀行APP眾多的功能點中,值得一提的是兩個功能,第一是線上線下結合的功能,第二是收支管理功能,這兩個功能的獨特之處是能將銀行優于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優勢利用起來。在第三方支付APP功能已然完善的當下,即使手機銀行能加速追趕上第三方支付APP的功能、用戶體驗,也早已錯過了積累用戶規模的互聯網紅利期。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利用銀行相對于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優勢、在下一城到來前積累最大的能力是當前更需考慮的戰略。

三、智能技術的運用

招商銀行APP6.0融合了人臉、指紋、聲紋識別、智能投顧、智能風控、AR技術等幾乎所有當下時興的智能技術,無疑這些技術如果能實踐,將提升用戶體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版APP發布,招商銀行提出要實現全平臺智能。智能化是當下各機構追逐的熱點,在這其中,銀行具備多年的金融數據積累,本應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招行能否在智能化進程中脫穎而出,我們將拭目以待。

而招行的需改進之處,也是目前部分第三方支付APP的問題,即功能多而繁復,初次學習門檻高。如何在滿足用戶需求、體驗的同時又能做到簡潔明了、易上手,是需要有所衡量、有所取舍的。直銷銀行或許是這個問題的解決途徑之一,有消息稱,招商銀行已開始籌備直銷銀行。通常情況下,直銷銀行是一個比手機銀行更“輕”的模式,直銷銀行通過純線上的方式獲客,且少金融術語、簡單易懂,同時還可以彌補手機銀行只能服務于本行銀行卡用戶的劣勢,實現獲取他行用戶、擴大用戶規模。或許,把更易懂、更簡潔的使命交給直銷銀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為 艾瑞網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注明出處)
銀行 APP 用戶 招商 重視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