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百度研究院院長林元慶離職,希望用AI升級傳統行業金融
該來的告別,還是來了。
該來的告別,還是來了。
被吳恩達邀請加入百度兩年后,前百度研究院院長林元慶,也選擇了離職投入AI創業的浪潮之中。
這并不讓人意外。
8月底,百度突然做出一項內部調整。接過吳恩達(部分)衣缽不到六個月后,林元慶的百度研究院院長一職,就被百度E-staff成員、負責百度AI技術體系的副總裁王海峰兼任。
從那個時候開始,坊間就在猜測林元慶即將離開百度。現在傳言成真。
加入百度之前,林元慶就在美國從事AI方面的研發。2015年11月,林元慶出任百度擔任深度學習實驗室(IDL)主任;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成立后,他曾兼任副總經理;另外,他還是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負責人。
這樣一位技術高管為何從百度離職?未來的機會在哪里?如何回顧兩年來的百度生涯,去年無人車團隊的分歧真相如何?
帶著諸多的疑問,量子位在中關村的一個咖啡館,見到了一身休閑穿著的林元慶。
我們問了很多。也許可以學習“曾用名程苓峰”最近寫的那篇文章,把如下的對話叫作:《林元慶回應一切》。
告別在九月
量子位:你什么時候離開百度的?
林元慶:我其實是節前(十一)離職的。
一直希望盡量讓大家少受我離職的干擾。我離開對團隊多多少少有一些影響,還是希望大家穩定一些。
量子位:百度還有其他人跟你一起離開么?
林元慶:是我一個人出來創業的。非常希望百度的團隊穩定發展,不要太受我的離職的影響。其實,最近我還給百度HR推薦了好幾個人。
量子位:8月的調整之前想過離職么?
林元慶:沒有。但是這些調整讓我更深入的去想AI最大的機會在哪里。
量子位:那次的調整讓你感覺不爽么?
林元慶:變化總是會帶來一些不順暢,但這些其實是很正常的。我跟百度的每一個人,都有非常好的合作關系 。我也非常理解公司的這些變化,這是非常自然的。
量子位:為什么選擇創業?
林元慶:我在百度差不多兩年,成長了很多。我非常感激百度。在AI方面,百度絕對是國內最棒的公司,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至于我個人,我性格看起來很soft,比較隨和,但是做事情屬于比較激進的那種。大公司做事需要協調很多資源;創業,希望能更簡單直接,讓我跑得更快一些。
同時,百度總體來講,還是一個偏向2C的公司,我要做的事情2B的方面會重一些。
量子位:創業做什么?
林元慶:AI升級傳統行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存在非常大的機會。我希望深入進去,做成一個大事業。
量子位:李彥宏、陸奇支持你出來創業么?
林元慶:他們還是希望我能留在百度。但我既然決定出來創業了,他們是支持的。我非常感激他們的大度,希望一起把AI這件事做大做成功。
我走之前,也跟很多百度的同事討論過,我出來創業,以后也會非常積極的尋求跟百度一起合作。即便我現在從百度離開了,但是仍然感覺在一個AI大家庭里面。
量子位:怎么評價陸奇、李彥宏?
林元慶:Qi是超級棒的,既有vision又刻苦扎實 。Robin人超級好,我非常敬重。
百度這幾年
量子位:當初怎么決定加入百度?
林元慶:2015年暑假,吳恩達找到我,給我介紹了很多百度的事情。余凱是我的好朋友,因此對百度在AI的投入和決心也比較了解。
我考慮了一段時間,最后決定加入百度回國發展。當時是一個非常堅決的決定,全家都從美國回到國內。
現在回頭看,那個決定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the best decision I ever made),這么說一點都不夸張。
量子位:怎么總結在百度的兩年?
林元慶:我剛來的時候負責IDL(深度學習研究院),后來無人車團隊獨立出去的時候,IDL有大約90幾個人。
過去兩年我們有非常明確的方向,也取得很多進步。例如圖像識別方面,手百上的幾萬類植物識別,準確率從27%提升到72%。包括人臉、OCR等,在技術和商業化上都非常扎實的向前推進了。
我每次季度會,有一張slide少不了:要做極致的技術。這需要打通研發、數據和應用的閉環。
我們還新設立了機器人視覺的方向;視頻分析的方向,尤其是low level的像素級理解,可能是接下來幾年計算機視覺領域最重要的核心技術之一;還有醫學圖像等,這些新的方向也都有非常大的進展。
吳恩達走后,我負責百度研究院規模接近500人。其中IDL是最大的。我離開的時候,IDL中國這邊大概230-240人,美國那邊接近30人,與兩年前相比團隊規模也有了很大的增長。
研發方向令人興奮,團隊眾志成城。我們在百度是出了名的有戰斗力的團隊。
量子位:我們一直聽人講,去年你們在無人車方向上有過激烈爭吵?
林元慶:之前無人車業務也在IDL,我也重度參與了這件事。這個過程也是非常令人興奮。我在無人車那邊比較專注的工作了大概3、4個月。
當時有爭論,一個公司里大家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爭論的結果是方向上有調整。這些都很正常,談不上是爭吵 。
量子位:是怎樣的技術分歧?
林元慶:我一直的方向是,無人車的感知最后一定是激光雷達(LiDAR)、雷達、攝像頭等多模態的融合。
當時有一個觀點是,Google使用LiDAR比較成功,所以百度決定先重點在LiDAR方面發力。最后決定也是先補LiDAR的短板。
決定出來之后,我立刻召集團隊開會,堅決部署了補上LiDAR短板的計劃。先補短板,之后再整體走多模態融合的方向。因此這只是一個小分歧,非常正常。
后來百度無人車團隊基本搭建起來了,我決定不再在無人車和IDL兩邊兼職,回IDL專注于Full Stack的AI研發。
量子位:百度生涯帶給你什么?
林元慶:非常的多,是多方面的。在技術上,我們研發了很多非常前沿的技術。特別是在采用海量的數據方面,百度的資源非常獨特。
我的特點是,技術上的研發我會看的比較近,我學到了很多。和百度的同學一起研發這些技術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另外,管理方面也進步很大。我的團隊非常有戰斗力,對此我非常驕傲。
比如,有一件事情說明我們的團隊是非常有凝聚力的。很多公司年終獎發放后會有很多人離職,但今年獎金發完后的一個月內,IDL沒有一個人離職。這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別是現在AI的人才爭奪非常激烈。
升級傳統行業
量子位:離開百度后主要在忙什么?
林元慶:最近一個多月,我見了十幾家百億級別規模的傳統企業的CEO、CTO。 和他們討論AI怎么樣可能升級他們的行業。機會大得讓我吃驚。在我的list上,我將在近期拜見40~50家這樣的企業。
量子位:哪些方向存在機會?
林元慶:這個以后詳談。
可以說的是,我看到的機會遠超過我之前的預期,AI能在這些傳統企業的Core Business上發揮作用,甚至產生質變。
實際上,只從節省成本的方向理解AI是片面的。從1000人減少到500人,對一個百億級別公司而言,一年也減少不了太多成本。更重要的是AI賦能行業,讓業務的體量成倍的增長,創造更多的價值,這個意義就大了。
量子位:傳統行業認可AI么?
林元慶:我們會仔細分析一個行業,哪些環節AI能發揮核心作用。很多時候不是從AI出發,而是從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發,從場景出發。我們需要學會從傳統行業思考問題,而不是單純從技術思考問題。
量子位:這跟吳恩達的創業是競爭關系吧。
林元慶:我跟他關系特別好。AI的空間非常大,我們一起合作,不競爭。
量子位:融資進展順利么?
林元慶:還是挺順利的。
量子位:團隊組建到什么程度了?
林元慶:正在啟動的過程中。將在北京硅谷各設一個點。硅谷已經招了四個RD。做傳統行業的升級,需要一個非常強的團隊。能快速deliver,比方第一個公司六個月,第二個公司更短的時間,快速把行業打透。
如果動作太慢,這個機會就沒有了。
量子位:如何定義一個成功的AI創業公司。
林元慶:單單只有技術是不行的。最后是技術、場景、數據等因素形成閉環,真正能迭代起來。這個在AI創業時代非常重要。
量子位:什么時候能看到你們的成績?
林元慶:我希望明年上半年,能看到比較好的案例。
量子位:你對新公司有什么預期?
林元慶:為傳統行業create big value。其他的都順其自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