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短暫寒流后 大批資金再度涌向印度科技初創企業通信

騰訊科技 2017-10-17 08:51
分享到:
導讀

印度科技初創企業經歷短暫的融資寒流后,今年市場重新回暖,這主要得益于中國公司和日本軟銀對于印度市場期望值的提高。

《金融時報》指出,印度科技初創企業經歷短暫的融資寒流后,今年市場重新回暖,這主要得益于中國公司和日本軟銀對于印度市場期望值的提高。以下為文章概要:

2014年至2015年,當外資紛紛涌向印度科技初創企業時,42歲的金奈(Chennai)商業軟件提供商Freshworks創始人吉里什-馬斯魯布詹(Girish Mathrubootham)當時就感到有一絲不安。馬斯魯布詹表示:“我說過‘凜冬將至’。我這歲數的人已經歷過2001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

馬斯魯布詹所預言的寒冬于去年降臨。市場研究公司Tracxn稱,印度非上市科技公司去年募集資金41億美元,大幅低于2015年的77億美元。對于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數十家在資金充裕時期積極擴張的初創企業不得不進行裁員或關門歇業。

0.jpeg

然而,今年的行情突然向好,融資規模跳漲至歷史新高,印度科技初創企業今年迄今為止已募集89億美元。

Tracxn首席執行官尼哈-辛格(Neha Singh)表示,這一波動反映投資者經歷了一個艱難的學習過程,他們憑借在中國的經驗來到印度,對這一新興市場給予較高的期望。

在中國,阿里巴巴等企業爆炸式發展令投資者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對于網絡銷售額,辛格說:“人們剛開始認為印度的增長速度能和中國一樣快。”事實上,印度市場是在增長,但卻按照自己的速度。

印度首次科技行業的蓬勃發展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涌現出一批例如Infosys的公司,他們的成功主要依靠為全球企業提供外包服務。隨著變得富有的印度人在上世紀90年代接觸互聯網,首批自主創新的互聯網公司開始興起。

本世紀初,互聯網普及不斷加快,投資者對于尋求發展印度數據經濟的新一代企業產生了興趣。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電商行業,兩家本土的龍頭企業分別是2007年創辦的Flipkart和2010年創辦的Snapdeal。

2013年,隨著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進入印度,該國電商行業的激烈競爭開始加劇,外界也日益意識到這一領域的擴張有些太快。

印度電商希望擴大消費群體,不再局限于富有的城市嘗鮮人群,但還是難以保持最初階段的增長步伐。今年2月,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將印度電商2020年的銷售額預期從此前的750億美元大幅下調至480億美元。

市場預期的調整導致曾經估值高達65億美元的Snapdeal陷入困境,這也給外界敲響了警鐘。今年,Snapdeal雖在印度電商市場位列第三,但遠遠落后于前兩家公司。該公司最大投資者方軟銀則謀求將其出售給Flipkart。但由于遭到Snapdeal創始人的反對,這筆交易在今年7月告吹。

由于印度本土沒有絕對優勢的電商企業,分析師認為亞馬遜毫無疑問將在印度占據主導地位。不過,一些全球科技巨頭并不這樣認為。今年4月,Flipkart從微軟、eBay以及騰訊募集了14億美元。在與Snapdeal合并交易失敗后,該公司8月又從軟銀愿景基金募集25億美元。

軟銀強勢回歸是印度科技初創企業融資規模迅速回升的最大單一因素。在投資Flipkart三個月前,軟銀向印度數字金融領導企業Paytm投資14億美元。在部分投資者看來,數字金融是印度最令人興奮的科技領域。

印度某些領域的發展呈現跳躍式,很多家庭沒有使用固定電話就已跨入手機時代,一些創業者認為,移動錢包將先于銀行卡成為印度人主要的支付方式。Paytm數字支付服務注冊用戶超過2億,而且該公司還推出了網絡銀行,其提供存款,但不提供貸款服務。消費者可以在網絡上進行支付,或通過已注冊Paytm的商家取現。

數字支付技術的支持者聲稱,其有助于向數千萬印度民眾提供金融服務。Paytm創始人維杰伊-舍卡爾-夏爾馬(Vijay Shekhar Sharma)表示,由于服務成本的問題,銀行對于吸納低價值客戶的意愿不強。他說:“科技將幫助我們服務這些客戶,歸根結底僅僅是云計算服務的成本。”

與此同時,Paytm推出的電商業務似乎將成為Flipkart和亞馬遜的主要挑戰者。阿里巴巴及其關聯企業螞蟻金服于今年3月獲得Paytm大部分股權。

這一交易表明中國投資者對于印度科技行業的興趣與日俱增。不像Uber、亞馬遜以及Netflix等美國企業,中國公司進入其他市場時傾向選擇投資當地公司,而不是創建子品牌。

除了投資Flipkart,阿里巴巴和騰訊還投資印度網絡教育公司Byju’s以及即時通信工具Hike。在中國市場已經打敗Uber的滴滴出行投資印度同行Ola,希望進一步阻擊Uber。

在印度,官僚作風也是一大問題。用電量監測設備制造商Energyly創始人達雅爾-納詹(Dayal Nathan)表示,盡管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政府通過Startup India平臺推動初創企業的發展,該平臺提供稅賦減免以及最高15億美元的國家資金支持,但初創企業還是因拖沓的官僚制度受到影響。

納詹說:“對于總理進行的大肆宣傳,我們給滿分。但是,對于那些希望得到國家支持的初創企業要進行注冊登記,而這一過程需要六到八個星期。”

印度 企業 公司 市場 科技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