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格局下,堅守本分的OPPO一直前行通信
在國內堪稱慘烈的智能手機競爭格局下,OPPO或許將從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的寶座暫時退下,但這并不能否認OPPO這一年的布局與穩步增長的成果。
新零售革命席卷的線下浪潮依舊在奔涌向前,乘著這股東風曾經的互聯網手機品牌煥發了第二春,在這一年此類品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互聯網手機品牌打響的線下渠道之戰,波及影響最大的是OV、金立等依靠線下渠道起家的智能手機廠商。誠然在三線之上的城市渠道之戰已然陷入鏖戰、膠著狀態,對于OV等廠商來說,亟待改變過去由銷售招徠消費者的套路,進行消費升級的自我進化。
好在像OPPO這樣的廠商一直在堅持前行,12月24日OPPO在上海淮海路大街開出了在全球第一家“超級旗艦店”,OPPO副總裁吳強在現場透露從去年就開始反思OPPO的品牌。過去兩年,OPPO在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表現都不錯,2017年前三季度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均位居市場前三。他強調希望OPPO超級旗艦店成為品牌升級的一個起點。
線上OPPO也沒閑著,11月10日首發開賣的OPPO R11s,開售30分鐘即成京東、天貓、蘇寧易購2500-3000元價位段手機單品銷量第一。在互聯網手機品牌的線上大本營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根據IDC Q1-Q3季度報告顯示OPPO在穩居全球前五的同時保持較高增長速度。前三季度OPPO出貨量達8410萬臺,全年破億應該沒有多大懸念。而在中國市場前三季度OPPO出貨量達6060萬臺,僅次于華為位居第二,市場份額為19.03%。值得注意的是,OPPO前三季度均取得同比增長的良好勢頭,預計2017年全年均實現同比增長。
放眼到整個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全年呈現疲軟態勢。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11月份國內手機市場運營分析報告來看,今年1月~11 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4.00 億部)同比下降了9.4%。單就11月份來看,整個市場更為慘淡,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僅為3724.5 萬部,同比下降19.2%,依照智能手機整體大盤下降趨勢的勢頭,也難指望12月份能沖量,帶動大盤。
咨詢公司Gfk進一步指出進入2016年下半年,中國手機市場資源快速集中,由原來的“倒三角”演變為“T”型格局。頭部品牌繼續擴張產品線,高中低價位全線洗牌,腰部品牌空間大幅壓縮,規模受限,小品牌產品與消費者形成斷層,渠道難以滲透,市場活力大幅減弱,全市場壓力倍增,品牌破局需引入差異化“新”思維,破除市場禁錮。
而在“T”型格局下,OPPO逆勢增長,且增速保持穩定,除卻在上述提及的渠道變革浪潮中積極應對外,不得不提及OPPO堅守的“本分”價值觀。OPPO副總裁吳強表示:“OPPO在十余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本分’的核心價值觀,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確,結果是水到渠成的。”
反映到產品上,近年來OPPO在產品研發與迭代中,始終專注于拍照、閃充、外觀這三個年輕人最關心的領域,以每年2款的節奏打造精品。今年,繼雙核對焦、超清畫質、極致美顏、電動旋轉攝像頭等多項拍照專利技術后,OPPO還在MWC上發布了5倍無損變焦技術,并在R11上與高通聯合定制優化了旗艦影像處理器。
有意思的是,在外觀顏值上OPPO更是布局超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顯示,早在2017年1月OPPO就已提交了一項屏幕外觀設計專利,沒錯就是類似蘋果的“劉海屏”。據悉除了頂部異形切割而成的“劉海”造型外,OPPO甚至還設想在屏幕內部開孔,用以布置某些必要的傳感器。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屏幕可能采用先進的COF(Chip On Film)封裝技術,形態上更接近消費者所期待的理想狀態。通過將驅動IC集成在FPC中并進行彎折,從而大幅減少手機“下巴”的長度。
供應鏈消息人士@草Grass草指出,三星異性全面屏的OLED面板基本被OV納入囊中,訂單量之大以至于三星只做了少數規格的產線,其它規格或者定制要求一概不接,簡單的說,安卓陣營中的“劉海”屏,除了OV款再無其它。在安卓陣營中,OV有望搶占“劉海”屏帶來的設計溢價紅利。
數據來源于Counterpoint
穩扎穩打立足國內市場之后,國際化當然也是OPPO發力的重點。相關數據顯示,在印度市場第三季度OPPO迎來了出貨量最大的一季度,環比增長40%,同比增長81%。由于開始在電商渠道銷售設備,其市場份額也顯著增加,據悉整個東南亞市場,OPPO憑借17.2%的占有率奪得了整體市場排名第二成績。市場統計公司Counterpoint 發布的2017年智能手機出貨統計數據進一步指出,OPPO在亞洲市場以15%的市占率位居第一。
在國內堪稱慘烈的智能手機競爭格局下,OPPO或許將從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的寶座暫時退下,但這并不能否認OPPO這一年的布局與穩步增長的成果。不管行業在如何變化,OPPO仍然在恪守本分,堅持自己的步調,奮力向前!
(來源:鈦媒體 作者:圍觀移動)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