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繁瑣,外媒:美國商家對外賣平臺望而卻步通信

cnBeta.COM 2017-08-28 17:11
分享到:
導讀

據數據公司CBInsights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來美國外賣行業出現爆炸式增長。自2011年以來,有三十多家外賣初創公司獲得融資。

8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來自不同外賣平臺的四個平板電腦擺滿了舊金山餐廳PropositionChicken的前臺。當有用戶訂單進來時,相應的平板電腦會用鈴聲提醒餐廳服務員配餐。

也就是說,當有一個平板電腦響鈴時,收銀員會找到相應的設備,然后再將用戶訂單重新輸入到餐廳自己的點餐系統中,通知廚房開始烹飪。

餐廳主管麥克斯韋?科恩(MaxwellCohen)表示:“這就像是一場雜耍表演。搞定這些外賣平臺和訂單需要大量的員工培訓,你要把來自各種平板電腦的訂單、來自網上的訂單以及來自電話的訂單玩弄于股掌之間。

科恩的“雜耍”反映了Grubhub,UberEATS和DoorDash等外賣公司面臨的挑戰。饑腸轆轆的消費者可以通過簡單的點擊下單,但外賣送餐技術卻把餐館工作變得更為紛繁復雜復雜,讓一些餐館老板疲于應付。

據數據公司CBInsights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來美國外賣行業出現爆炸式增長。自2011年以來,有三十多家外賣初創公司獲得融資。根據NPDGroup/CREST的統計,截至2017年6月底,美國餐廳外賣銷售額為165億美元。而在2015年,非披薩類外賣銷量相比于2012年上漲了33%。

對于科恩這位餐廳老板來說,他也喜歡這些意外的銷量增長,外賣業務一度占到其銷售額的10%至15%。但是,科恩稱其在奧克蘭附近開設的新餐館將放棄外賣業務。他坦言自己對于外賣平臺的復雜非常頭痛,更不用說店內訂單的利潤更高,據悉,目前外賣訂單需要抽傭10%到30%,而且餐廳還需要額外的人手。

5.png

Forrester分析師布倫丹?維奇(BrendanWitcher)表示:“外賣行業的挑戰不僅僅是食品外送本身。目前似乎是餐廳在說‘我不知道在開展外賣服務之后還怎么做生意’。”

舊金山披薩公司Presidio合伙人BrianReccow表示,他計劃取消外賣服務。由于成本隨著銷售額的增長而增加,他沒有看到從與外賣平臺的合作中看到營銷效果以及更多利潤。

據路透社分析,風投去年向外賣平臺投入了25億美元。CBInsights表示,目前投資者的熱情已經出現下降下滑,隨著很多小型外賣平臺倒閉或被收購,整個市場在不斷被整合。

創業投資集團G2VP是硅谷投資公司KleinerPerkinsCaufield&Byers的分支機構,合伙人布魯克?波特(BrookPorter)表示,外賣平臺公司應當細化自身業務。

“或者說,”波特指出,“你需要有一些實質性的技術優勢,能夠為商戶提供更便捷的操作,同時降低運營成本。”

根據市場分析公司1010data的數據,Grubhub以及旗下Seamless的業務占到2016年第四季度外賣銷售額的一半以上。而目前Grubhub正在洽談收購的Eat24、打車服務公司Uber旗下的UberEATS以及DoorDash緊隨其后。而UberEATS是成長最快的外賣平臺。

Grubhub首席運營官StanChia認為未來可將用戶訂單直接發送到餐廳的訂餐電腦。

NCRCorp是餐廳銷售軟件供應商,最近宣布與Doordash和Grubhub達成了合作關系。

舊金山希臘餐廳Souvla老板CharlesBililies所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個自動化過程。因此他只選擇了外賣公司SquareInc'sCaviar,該平臺能夠直接向廚房發送用戶訂單,這為其帶來的額外銷售大約占到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一。

他表示:“我們也有其他外賣平臺可供選擇。此前我們也加入了多個平臺,但對于餐廳來說實在是太麻煩了。”

外賣 平臺 餐廳 公司 訂單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