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共享單車等公司只是阿里騰訊博弈的棋子通信

鳳凰科技 2017-12-11 11:04
分享到:
導讀

騰訊和阿里通過投資摩拜單車、ofo,爭奪共享單車市場,推廣自家移動支付服務。

據《華爾街日報》北京時間12月11日報道,在中國科技行業,阿里巴巴集團、騰訊控股公司的影子無處不在。除了在各自的核心業務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外,阿里和騰訊還大舉投資創業公司,把這些公司作為自己的“代理人”。摩拜單車和ofo就是最新例子。騰訊和阿里通過投資摩拜單車、ofo,爭奪共享單車市場,推廣自家移動支付服務。

以下是文章全文:

中國科技界并不相信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在這個傳說中,年輕的大衛擊敗了巨人歌利亞。

創業公司和投資者正在放棄這樣的念頭:一個更為靈活的后起之秀能夠推翻一個行業巨頭。相反,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集團、騰訊控股公司正在利用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吞并創業公司,防止被顛覆。按市值計算,阿里、騰訊位居全球大型公司行列。

中國科技巨頭打破了科技行業根深蒂固、以弱勝強的信念,這種能力上周在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再次展現。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已經飽和,而且競爭激烈。

摩拜單車與ofo合并

近幾個月,市場中不斷有推測稱,兩家在行業內領先的共享單車應用摩拜單車和ofo可能合并。

騰訊是摩拜單車的最大投資者,而阿里及其關聯公司螞蟻金服則支持ofo。騰訊和阿里支持這兩家公司以獲取后者快速增長的用戶,從而發起最新代理人之爭主導移動支付領域。

自2016年初以來,摩拜單車和ofo已經分別融資逾10億美元。數百萬輛橙色單車、小黃車涌入中國城市街道,每次騎行的收費最低只有7美分。有時,他們還會免費向用戶提供騎行。截至今年10月,兩家公司的月活躍用戶已經從去年年中的數萬人增加到了4000萬人以上。

盡管兩家公司有很好的理由合并,但是他們均對可能的合并予以否認。過去幾個月,一些小型共享單車創業公司已經倒閉,這讓兩家“獨角獸”公司承受著壓力來證明他們的商業模式可行。一些投資者已經公開呼吁摩拜單車和ofo合并,這樣兩家公司就可以停止燒錢。

ofo早期投資者王剛稱,他完全贊成合并。摩拜單車投資者曾玉也是這么認為的。在此之前,王剛和曾玉投資的滴滴出行、Uber中國就已宣布合并。騰訊投資的滴滴和阿里支持的快的先是合并,然后又收購了Uber中國業務。

“結局就像好萊塢電影一樣可以預測,”曾玉稱,“他們將會合并。”

上周,螞蟻金服宣布對哈羅單車投資人民幣20億元(約合3.02億美元),這讓摩拜單車和ofo合并前景變得更加復雜。哈羅單車專注于小城市。

在美國,科技巨頭也在模仿和投資領先的創業公司,例如Facebook就在模仿Snapchat的功能,并收購了Instagram和WhatsApp。但是和中國科技巨頭相比,美國巨頭所投資的創業公司、產品的種類和范圍變得黯然失色。

阿里、騰訊不僅主導了他們的核心業務,他們還擁有大型視頻網站,并入股行業領先的送餐應用。他們是最具前景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的投資者,這些公司涵蓋的業務從監控到醫療保健。更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和騰訊處理了中國94%的移動支付交易。

移動支付之爭

投資者和行業人士稱,螞蟻金服對哈羅單車的投資實際上是阿里和騰訊在移動支付領域的最新爭奪。

在螞蟻金服投資哈羅單車的消息傳出后,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微信上稱,共享單車應用“被用作移動支付的推廣工具,可憐了其余小股東被鎖死”。

幾個小時后,阿里創始人馬云對中國媒體表示,他知道騰訊想要讓共享單車公司合并,但是阿里做交易“不是為了壟斷或者快速盈利”。

騰訊曾是移動支付業務領域的落敗者,直到它與阿里在打車業務上發起代理權戰爭才改變局面。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隨著騰訊支持的滴滴碾壓其競爭對手,騰訊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份額已經從2015年第三季度的19%增加到兩年后的40%,而支付寶同期的市場份額從70%降至54%。

在共享單車服務上,局面現在正向阿里傾斜。共享單車公司一般需要用戶支付人民幣100元至人民幣299元的押金。阿里現在想拋棄這種做法,轉而利用支付寶的芝麻信用服務。

芝麻信用服務在兩年前上線,通過挖掘消費者電商和其它在線活動的數據來獲得信用評分。擁有較高芝麻信用評分的ofo用戶不需要支付共享單車押金。在提供類似產品上,騰訊處于遠遠落后位置。在投資哈羅單車后,螞蟻金服將擁有更多使用芝麻信用的用戶。

創業公司正在習慣擔任棋子的角色。許多創業公司認為,如果他們做得好,他們未來某個時候可以選擇是否接受騰訊或阿里的投資。如果他們不接受,對手就會接受。

“創業公司過去有機會發展成一座摩天大廈,”一位風險投資者稱,“現在,他們只能成長為幾層高的小樓。”

公司 單車 騰訊 阿里 中國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