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基金:人還在,錢沒了區塊鏈

路陽 ?|?08月29日, 2018 2018-08-29 12:41
分享到:
導讀

2018年下半年,幣圈里的玩家漸次凋敝,批量死亡進入倒計時。作為幣圈生態的重要推手,Tokenfund(代幣基金)首當其沖。 8月28日,“代幣...

8月28日,“代幣融資發行”相關的六項內容被列入中國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臺。對于Tokenfund而言,監管升級意味著“靠獲知內幕通往財富自由”時代的喪鐘已敲響。

事實上,在監管收緊之前,Tokenfund的好日子就已結束。

“投資勇氣靠合投,投后管理靠放羊;GP收益靠費率,LP賺錢靠運氣”,這是PE圈此前盛傳的段子。

Tokenfund的現實則要殘酷得多,仿佛一夜回到了2000年的基金業,到處都是老鼠倉、對倒、黑莊……發家致富全仰仗投資人。當時《財經》雜志刊登《基金黑幕——關于基金行為的研究報告解析》一文,揭露了基金種種違法操作,在行業引起軒然大波。

“我們沒有錢了。”在8月中旬的一個小型閉門會議上,Tokenfund們紛紛表示,當時,到場的基金約有40家。投項目的時候說沒錢,豪宅豪車卻一樣不落,頗有“大河沒水小河滿”的意思。

現在熊市來了,LP一片巨虧,不愿意再投錢給基金。

據某Tokenfund創始人李明(要求化名)的表述,Tokenfund本來就沒錢,這個判斷不以熊市為轉折;其次,一半以上的Tokenfund是做代投,僅有三分之一的基金具有自有資金,剩下的既沒有資金、也沒有代投渠道。

耳朵財經對幣圈活躍投資人稍加梳理得出:

作者 |  于姣 劉路陽 鄭恩福

LP爸爸們終于從年初“搶額度”的瘋牛中回過神來,于是,形象光鮮的Tokenfund漸漸諂媚:啥都行,嘻嘻嘻。LP一聲冷笑:啥都不給,呵呵呵。

Tokenfund(代幣基金)是這樣的一種存在:當投資機構若要認購項目方代幣,必須用Tokenfund做主體進行投資,因為傳統的私募股權投資備案不適用于代幣投資。國內法律不承認,一度形成了監管的真空地帶,Tokenfund金大多數會將注冊主體設立至海外。

幣圈的Tokenfund,目前大致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土生土長的Tokenfund(如創世資本等),另一種是傳統股權投資基金的新品牌(如JLAB,原九鼎區塊鏈實驗室)。

但不管何種類型,在年初,Tokenfund們的共識是鄙視傳統融資方式,因為節奏太慢,在區塊鏈的世界里,投項目要靠“搶額度”;他們堅信,Token(俗稱“代幣”)會改變世界,世界會需要Token。

然而,在ETH過山車般的行情下,基金們的共識已經撕裂,大家開始拋棄“募資頭牌”ETH。

“我們只對標USDT”、“不收ETH,目前以BTC為主”……據了解,有部分基金開始回歸法幣信仰,只收法幣。

這對于接受投資的項目方來說,沒有絲毫不便——因為當初募集資金用ETH,只是為了上交易所。也就是說,這邊LP用法幣換ETH,Tokenfund倒倒手,那邊項目收到ETH又換成法幣,或跑路,或干活。

身懷智能合約“牛刀”卻被用作支付交易上所的ETH表示,無話說。

混得較慘的代幣基金更直白表示,LP給什么收什么——“啥都收,只要能換成錢。”

反映在搜索指數上,Tokenfund的蕭條更加明顯。搜索百度指數,關鍵詞Tokenfund直接顯示,未被收錄。而谷歌指數顯示,Tokenfund從被收錄開始,搜索熱度就不是很樂觀,除了在2017年11月底到12月初有一個小的高峰。

實際上,Tokenfund募集幣種的分裂,也恰是共識的統一:剝開精致的衣裝,高大上的概念,露出底褲上寫著的兩個大字——“要錢”

Tokenfund的共識撕裂了。

一度叫板傳統股權投資基金的Tokenfund,開始不自覺地站到鄙視鏈末端。曾經以幣為天,Tokenfund們現在紛紛表示,只有真正的好項目才值得投股權。

“投股權,還是希望上市退出。”這是大實話,現金為王,股權投資退出周期更長,卻也不經意地透露出了他們的真實想法——值得持有的,才值得等待。

存量博弈的市場現狀,讓各家Tokenfund的共識導向已從Token本位到現金流本位,“大撒幣”的情況開始消停。

一位潛伏在各個社群的媒體運營人員曬出微信紅包記錄,4月至7月間,他每月累計搶了總值4500~5800元的紅包,而到了8月份,只搶到1300元。

一位傳統金融從業背景的區塊鏈投資人士表示,Tokenfund彈藥是否耗盡并不好判斷,也許只是搪塞。說到底,是一些Tokenfund看項目的能力實在爛到令人發指,如今市場轉熊,自己也明白這一點,不再輕易投項目,干脆選擇說沒錢。

一個佐證是,沒有了金主的“廣告需求”加持,部分媒體的日子不好過了。倒閉者有之,轉型者有之,更多的情況是原創隊伍的收縮,而加大商務人員的比例。

大環境下,好的Tokenfund也很難獨善其身。漫長的熊市直接導致Tokenfund走向分化——馬太效應出現。

整體戰線收縮的情況下,有錢的項目在變得更有錢,沒錢的項目也變得更沒錢。

“還在募集基金”、“今天還投了幾個項目……”、“我們現在只看海外項目”……不論如何,為了活下去,Tokenfund們在利用尚有的資源和定位,迅速調整著角色——

靠投資賠了?沒事兒,還能兼職做代投。所以,你以為是投資人,回頭驚覺,對方發家靠的多情況下本是代投,也就是把份額賣給你,對方從中抽成。

除卻一些到處混會的騙子基金和資本,剩下的Tokenfund主要有以下兩種轉型方式:

第一類:轉型投行,如Block VC 、創世資本、了得資本;

第二類:做母基金,如鏈上資本轉型為鏈上母基金、由三家資本聯合設立的鏈匯資本等。

也有朱潘這類的個人投資人,選擇了銷聲匿跡。

比較特別的一家是域名商城。

創始人戴躍交易域名并靠域名投資,表示自己的生意沒有受到影響,最近也剛完成了一個價值超過一千個比特幣的域名交易。

戴躍對域名的期待值以法幣為計價單位。不同時期,根據Token不同的時價,收取數目不等的Token。

“只是,現在討價還價的人更多了。在牛市時候,曾有一個初創項目,買域名張嘴就給了1000萬。”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昔日的新三板常被“借殼上市”,區塊鏈如今也成了“借幣上市”的熱土。

九鼎投資,曾在2012年時,因IPO關閘,發展陷入停滯。2014年4月,九鼎投資登陸新三板,并于2015年底借殼中江地產,成功上市。

新三板成了九鼎投資絕好的跳板,如今一些從九鼎出來的人也活躍于區塊鏈行業。

無獨有偶,成立于2013年的丹華資本,自2017年開始大量投資區塊鏈后,變得聲名顯赫。在其投資案例中,有FCoin、ONT、NEO、Telegram等知名項目。

8月初,丹華資本董事總經理丁若宇提到,丹華資本由股權投資起家,表示“現在我們非常專注區塊鏈投資,但是傳統的股權投資還是會兼顧”。

但在丹華資本的官網上,“已投項目”一頁中,展示的項目以非區塊鏈項目為主。

丹華資本在這些區塊鏈項目上具體所得難以獲知。但是,6月28日時,Celer 私募代投和丹華資本被曝光的“內部撕逼”聊天記錄顯示,丹華資本以 2 折的價格包下了 Celer 項目的基石輪,社交媒體上大 V 稱之為“五倍收割韭菜”、“不鎖倉”,在區塊鏈資本圈更是有人以 50% Carry(投后收益) 的價格來收 Celer 的私募份額。

同樣把區塊鏈投資玩到飛起的,還有FBG Capital。

創始人周碩基,被稱作“幫主”。即幣圈大佬牌的“梅花K”,曾供職于IBM、甲骨文,2014年入局區塊鏈,在交易所之間賺差價。

據周碩基公開資料顯示,他全面開啟投資區塊鏈項目是源于一張圖。

2017年,周碩基成立FBG Capital。而FBG成立之初的狀況是:網站只有一個頁面,總部還在共享辦公室。

在IC0狂熱的那段時間,FBG盡調靠泡聊天室,手法奇葩。

據FBG前交易業務成員Gordon Chen的描述,FBG的IC0的投資方法很奇怪:密切關注創始團隊,監控Telegram上的聊天室,并與學者,科學家,工程師,投資者和社區領袖溝通。

不同于傳統股權投資思路,可能FBG的狂飆突進手法才真實反映了Tokenfund投資思路:通過各種社交平臺,看粉絲活躍度、看交易所關系、看市值管理能力。

僅靠著膽子肥、敢出手,FBG狂熱投資了諸如Tron、Decentraland和MakerDAO等項目,“一年內把2000萬美元變成2億美元”。

在上個月底,周碩基成為繼幣安創始人趙長鵬之后,第二位登上福布斯雜志封面的“區塊鏈領域”華人。

高光后的半個月內,周碩基再沒有進一步的舉動。

一家在年初All in區塊鏈的投資機構合伙人F總告訴耳朵財經,現在依然有大型傳統股權公司在拿著盈利部分的法幣進場。只是方式比較低調,甚至不承認。

此刻進場,到底是默默抄底,還是充當最后的泡沫?

據F總的說法,這批進場的,主要是基于對行業的長期看好。“ETH的價錢低,此刻進場更容易。”

不過,進場的少,休假的多。

據報道,年初至今,A股暴跌16.3%,這樣的行情里,基金經理紛紛開啟休假模式。在幣圈,隨著ETH單日暴跌20%的行情,也讓大佬紛紛卸掉行情軟件、出海度假。

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美國……朋友圈可以看到大佬們曬著各地美景美食,但愿度假后還會回來。

這一情況得到某獵頭S的證實,“現在Tokenfund閑的沒事干,招人的不多,求職的多。”

沒出去玩的,也沒坐在辦公室了。

投研人士小G告訴耳朵財經,“現在的常態是大會變小會,比如七夕當天還有三場線下的小型活動。”

這些吃吃喝喝的人群中,有的是秋天的螞蚱,強裝鎮定;有的是捂著錢口袋看戲,區塊鏈僅僅是其產業布局的一小部分而已。

區塊鏈行業步入又一個熊市周期。區塊鏈的故事講不下去了,IC0泡沫開始破滅。在各大交易平臺搬磚的OTC大戶堅石表示:歸零潮才剛剛開始。

Tokenfund會死掉嗎?遍詢之后,耳朵財經得到的答案是:

不會死掉,但短期持悲觀態度。

借用薛蠻子的話,Tokenfund的一時繁華也不過是“紙面富貴”。只是沒想到,熊了那么久,等來的繁華牛市,太短太短。

Tokenfund 投資 項目 區塊 基金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