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碰一下推介亂象橫生:推銷人員借安裝亂收費快訊
支付寶應回答,為何碰一下支付防住了盜刷,卻防不住假冒安裝人員?
支付寶應回答,為何碰一下支付防住了盜刷,卻防不住假冒安裝人員?
文 | 陳曉娟
編輯 | 張劍
支付寶正在力推碰一下支付,公眾對這一支付方式的安全性提出過疑問。支付寶公布了確保支付安全的方法。
但遼寧沈陽近期發生的一件怪事,卻暴露出正有不法人員打著為商家安裝碰一下支付設備的名義,騙取商家錢款。沈陽店主賈某遇到三名上門推銷人員,設備安裝好了,卻被通過花唄收走1980元。支付寶方面否認這三人是正規簽約服務商的工作人員。
此事經媒體報道后,螞蟻集團尚未回應。這些“安裝人員”安裝的是真設備還是假設備?是否存在正規簽約服務商層層轉包的情況?大量疑問待解。
12月6日,“e看法”檢索發現,沈陽的案例并非個案,已有國內多地商戶反映類似遭遇。“e看法”此情況向支付寶方面詢問,未獲對方回應。
“支付寶男”上門推銷設備,收走1980元
據《遼沈晚報》報道,11月30日中午,遼寧省沈陽市遼中區的一家店鋪來了3名男子,他們身穿藍色工裝馬甲,胸前印有“支付寶“字樣。店主賈某接待了這3人,他們聲稱是推銷 “碰一下”收款設備:設備免費安裝,如果通過該設備收款,每月達到一定收款量還會獲得“返利”。
這3人要求賈某同時安裝兩臺設備,分別為主機、副機,但事后賈某發現兩臺機器毫無差別,可單獨使用。
安裝期間,賈某將手機交由這3人操作安裝,且配合進行了面部識別、驗證碼、掃碼等多項操作。設備安裝好后經測試支付1元錢,這筆錢確實進入了賈某的支付寶賬戶。
3人安裝完畢離開,賈某卻發現自己的“花唄”莫名其妙支付了1980元,并且做了1年分期付款,并產生148.5元利息。賈某查到,“花唄”支付的收款方為“沈陽市XX商業服務店”。
《遼沈晚報》的報道提及,經查詢,工商登記信息中并沒有這一商家。此外,安裝在賈某店里的兩部支付設備背面標簽顯示,設備為“支付寶盒N7HD”,小字為“產品名稱:支付寶碰一下終端(4G)”,除了SN碼外,還有一個帶有支付寶標識的二維碼,注明“打開支付寶掃一掃,更多設備服務”字樣。
針對賈某的上述遭遇,螞蟻集團公關部回應《遼沈晚報》表示,可以確定這3名男子并非支付寶及簽約服務商工作人員,因為其操作的所有細節都是支付寶和服務商嚴格禁止的,正常安裝情況不存在以上流程。
“支付寶”對“碰一下”所有簽約服務商管理非常嚴格,要求他們不能以支付寶員工名義去推廣技術或者設備,而且沒有任何工裝馬甲是帶有支付寶Logo的。
但事發后,有兩家公司主動聯系賈某,聲稱可以退還賈某被刷走的1980元。其中一家對于退款附帶了條件:不能再投訴。
碰一下支付推銷已亂象橫生
雖然支付寶方面否認了3名“支付寶男”是螞蟻集團及其簽約服務商員工,但此事疑點重重,仍待進一步厘清。
2024年7月8日,支付寶在開放日活動中宣布推出 “支付寶碰一下”這一新功能。目前仍是正在大力推介的一項重要業務。螞蟻集團公布稱,截至2024年7月,上海、成都、武漢、長沙、杭州、福州等6個城市的超 2300個品牌和商家已陸續接入“支付寶碰一下”。
12月6日,“e看法”以商戶身份向支付寶客服詢問碰一下設備的安裝問題,客服表示目前官方的碰一下設備分為兩種型號,一種是N5系列,一種是N7HD,前者免費安裝,后者需要支付399元的費用,具體以代理服務商所收取的費用為準,但支付寶的定價為399元的一口價。
“e看法”搜索了螞蟻集團、支付寶的各相關網站及App,均未找到支付寶在各地負責推介安裝碰一下設備的簽約服務商。賈某也曾提出疑問,應該說包括他在內的街邊小店經營者面對身著“支付寶”工裝的安裝人員,沒有能力核實他們的真實身份,是出于對支付寶這樣大企業的信任,才會同意安裝設備。
賈某的疑問凸顯出此事仍然疑點重重。安裝的設備是真是假?1980元的花唄分期是如何扣除的?究竟誰是支付寶在沈陽地區的正規簽約服務商?是不是正規簽約服務商進行將推銷安裝業務層層轉包?支付寶如何約束正規簽約服務商不進行層層轉包?
“e看法”就上述問題聯系螞蟻集團兩名公關,添加其微信未獲通過。截至發稿時,支付寶方面也未就之前的媒體報道作出回應。
相關投訴
實際上,賈某的經歷不是個案。“e看法”在黑貓投訴檢索發現,還有許多商戶反映,近期遇到支付寶“碰一下”代理商推銷設備,在此過程中被隨意扣除押金,涉及的金額不等,有299元,也有499元。
類似投訴截圖
還有一名用戶投訴稱,也是在11月30日中午被“沈陽市XX商業服務店”的工作人員到店推廣支付寶“碰一下”設備,承諾無費用,工作人員卻用其手機操作花唄分期付款990元,并表示此為凍結資金,可于綁定設備后收款3元以上即可立即解凍返還,并誘騙其簽訂虛假合同。
上述投訴全部出現在11月中旬,由此不難看出,支付寶碰一下的推介過程亂象橫生,坑害商家的現象已泛濫,但支付寶官方對此尚無有效監管糾正。
“請認準與支付寶官方簽約的服務商,如果有人冒充支付寶的服務商向您收取押金,請不要相信,并且可以打電話向我們舉報,我們會有專員進行核查和處理。”支付寶客服表示。
浙江省法學會網絡法治研究會理事、北京通商(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盧鑫向“e看法”表示,此事應定性為民事案件。責任主體的確定取決于三名“支付寶男”的身份。
如果這三名人員屬于支付寶的簽約服務商,就要由他們和所屬的簽約服務商承擔因誤導或欺騙用戶而產生的民事賠償責任。
事件中的代理商公司是否可能存在層層轉包亂象?盧鑫表示,簽約服務商通常不應層層轉包其業務,因為這可能導致服務質量的下降和監管難度的增加。但如果簽約服務商確實存在層層轉包的行為,并且因此導致了用戶的損失,那么簽約服務商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對于支付寶在此事中是否要盡到監管責任,盧鑫認為,支付寶作為委托方,在選擇簽約服務商時需要確保其具有相應的資質和能力。如果支付寶未能盡到合理的審查和監督義務,導致用戶受損,也可能需要承擔一定責任。但這種責任通常較小,且支付寶可以通過向簽約服務商追償來挽回部分損失。
“但如果這三人不是簽約服務商的員工而是獨立個體,那么這三人需要承擔主要民事賠償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支付寶和簽約服務商如果沒有直接過錯(如未盡到合理的審查義務等),則可能不需要承擔責任。不過,支付寶仍然需要關注此類事件,以防止其品牌聲譽受到損害。”盧鑫表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