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在高端手機市場上為何始終不敵蘋果?通信
原因不在于產品。三星是個產品創新巨頭,推出了堪與蘋果媲美的最先進設備,并獲得好評。高端手機市場份額差距如此巨大的原因在于其他方面:即缺乏銷售和營銷創新。
據TechCrunch報道,三星正與蘋果爭奪高端手機(400美元以上)的市場份額,而蘋果在這個市場上正擊敗三星。其他的市場份額指標并沒有太大的影響,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數據顯示,蘋果獲得了全球手機市場的大部分利潤。在2017年第二季度,蘋果以其9%的全球出貨份額占據了65%的利潤。Counterpoint Research還報告稱,2016年夏季,蘋果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所占份額為50%,而三星則不到25%。到2016年12月,這些數字分別變為70%和17%。
2016年,三星曾花100億美元資金用于營銷,盡管它沒有報告花在營銷高端手機方面的具體開支,但很可能達到數十億美元,可能比蘋果在全球的營銷開支還多。那么,為什么三星的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依然在萎縮呢?為什么有自由支配支出的消費者仍然如此青睞蘋果呢?
原因不在于產品。三星是個產品創新巨頭,推出了堪與蘋果媲美的最先進設備,并獲得好評。高端手機市場份額差距如此巨大的原因在于其他方面:即缺乏銷售和營銷創新。
三星是韓國的制造業巨頭,主要依靠渠道合作伙伴銷售其移動產品。這意味著,三星的領導曾認為,他們的合作伙伴承擔著購買和服務體驗的責任。三星始終專注于廣告、贊助以及其他形式的營銷方式,為第三方提供銷售和營銷方面的創意與創新。三星只是喜歡用他們給市場營銷機構的錢來打敗競爭對手,而這些錢并沒有投資于內部能力。
但這并不能讓三星與蘋果這樣一個成熟的、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巨頭進行對抗。蘋果也推出了最先進的產品,但與之相匹配的是最先進的直銷和營銷能力。到目前為止,蘋果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零售商(按每平方英尺銷售量)。蘋果也在展示這些成就,并將它們放在優先級上。在2017年新品發布會上,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發表了主題演講,在展示任何新產品之前,庫克曾請求蘋果公司主管零售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安吉拉·阿倫德茨(Angela Ahrendts)展示蘋果的創新和令人驚嘆的新體驗。
這發生在人們談論iPhone X或其他產品之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表明庫克認為,從蘋果購買體驗對蘋果的影響要比下一個版本的iPhone更長遠。與蘋果的親身接觸以及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是如此重要,這也是它繼續擊敗三星的關鍵。三星領導層對蘋果的關注比蘋果對其關注更少。
舉個例子:在今年8月份舉行的Unpacked大會上,三星移動通信業務總裁高東真(DJ Koh)走上講臺發表演講,主要談及該公司產品。此后,三星主管產品戰略的副總裁賈斯汀·鄧妮森(Justin Denison)也談論了更多的產品。在CES和MWC的主要主題演講中,這種模式也始終在延續。除了極少的例外情況,三星的領導者們并沒有展現出購買三星產品或服務的體驗。
這種文化和戰略差異也體現在品牌銷售和營銷部門的創新上。首先是客戶數據,如果沒有蘋果賬號,你無法使用iPhone,這意味著蘋果非常了解你。而在三星,該公司通過向谷歌提供客戶數據而獲得收益,盡管這一決定讓其獲得的好處超過損失。
操作系統的借口并沒有讓三星擺脫困境。蘋果一直在不斷改進其內部銷售和營銷能力,因為它的管理結構很簡單。因此,蘋果可以在這里快速地進行試驗,就像它推出產品那樣。蘋果正將人工智能(AI)和其他新穎的概念應用到業務中。蘋果是這兩家公司中第一家嘗試接近其銷售業務的公司,其CRM系統也是最先進的。
與之相反的是,三星依靠其姊妹公司Samsung SDS的諸多內部銷售和營銷能力。這種結構導致很多摩擦,創新也遠遠落后于蘋果。除了其代理機構,三星在銷售和營銷業務中幾乎沒有使用AI,只是剛剛開始試驗。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并非是韓國人的領導力所致,而是因為在美國,有創意的營銷人才愿意承擔風險,并渴望創新。
在服務方面,蘋果的Genius Bar和呼叫中心已經成為標準配備。而直到今年早些時候,三星在其位于紐約市華盛頓大街837號的旗艦店中,大部分面向客戶的服務業務仍在使用筆紙。
如果三星的韓國領導層改變文化,優先考慮并投資于銷售和營銷創新,那么三星就可以縮小與蘋果的差距。它還應該考慮脫離Samsung SDS或與之合并(股東們正在推動它),簡化其內部IT系統的管理結構。蘋果已經證明,為了成為高端手機市場的領導者,品牌必須進行投資,并承諾提供最好的購物和服務體驗。如果三星能夠提供與世界級產品相媲美的世界級購買和服務體驗,那么它就有機會在高端手機市場上與蘋果進行公平競爭。
來源:網易科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