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共享單車,投共享充電寶,他們為何愛上共享經濟?通信
商業模式是否清晰能否賺錢,“假共享真租賃”并不是投資人在意的點,這只是一個名稱罷了。
行業洗牌是正常的,這也會加速用戶向頭部(行業巨頭)集中的現象。
這是不久前,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在否認ofo與摩拜合并時給出的評論,縱使共享領域不斷有企業曝出倒閉,朱嘯虎也沒有表達出不看好的意思,只是覺得,模式是正確的,除非人或團隊不行,不然就不會有什么問題。
朱嘯虎在共享經濟領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投資人之一,他所投的明星項目滴滴出行、共享單車ofo、共享充電寶小電科技等都是各自領域里的佼佼者。雖然有不少媒體紛紛解讀朱嘯虎“3S”投資定律,但我認為他的邏輯始終沒有變,而且在共享經濟領域,這些特征更加明顯。
朱嘯虎在2015年3月的專訪中提到,他對O2O確有偏好,但一直是對“高頻剛需”做投資,這個邏輯同樣適用于當下火熱的共享項目。億歐翻閱完近一年投資共享經濟的知名機構演講發言,大致將投資邏輯總結為以下三點:商業模式是否清晰能否賺錢,是否滿足大眾用戶的真實高頻需求,第三點就是企業能否做到“成本低、快速落地、大規模占領”。
商業模式是否清晰能否賺錢,“假共享真租賃”并不是投資人在意的點,這只是一個名稱罷了。素有對競爭對手噴一手的朱嘯虎認為摩拜想要當公益的心態是欺騙投資者。說到投資,近幾年共享經濟融資大戰也明確感知到資本在創業中發揮的作用開始越來越大,掩蓋了企業實際效率低下的情況,嘉御基金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衛哲也同樣認為,商業的本質是效率,互聯網在提高行業效率。如果企業依托資本來支撐商業模式,當資本退潮,效率就決定了最終勝負。
衛哲也曾解讀關于共享/分享的概念,他認為閑置資源靠互聯網來釋放是分享經濟的核心,服務及產品的標準只能靠共享經濟來實現。衛哲對閑置資源的釋放再用表示肯定,他認為全世界基本都進入了過剩經濟,如果要再重新投入資源,就是一個額外的成本。按照衛哲的理解,考慮到閑置資源的非標化,重造資源的共享單車解決著用戶的最后幾公里,實現隨借隨還。愉悅資本合伙人李瀟認為,這是共享經濟創造了價值,創造了獨特的、高性價比的商品與服務,給用戶提供了一個全新定價模式的商品或服務。
愉悅資本在共享經濟的投資不算少,神州專車、蔚來汽車、小豬短租、摩拜單車、好租、夢想加、心上、礫石等,愉悅資本更加看重的是新技術、新模式、產業發展、社會發展。在共享經濟理解上,李瀟認為共享經濟流行起來也離不開兩個改變,移動支付的普及和(只求使用,不求擁有)消費理念轉移。眾所周知,線上流量紅利期逐漸接近天花板,線下流量實際處于相對分散且未被運營的狀態,共享經濟依托于移動支付的便捷性,針對線下消費心理提供了全新定價模式的產品和服務。
知名投資人王剛在解讀共享經濟時提到,廉價的資金成本和不錯的服務效率,才能顛覆原有的渠道,才有可能成功,這也與朱嘯虎的“成本低、快速落地、大規模占領”不謀而合。對于需求真實的產品供給,王剛一般會選擇“剛需、高頻、小額、大眾”的項目來做投資,模式走得通,就選擇最有把握贏的CEO。
元?Z資本是小電科技Pre-A輪的投資方之一,其合伙人陳洪亮習慣用移動租賃或移動共享來替代共享經濟,方便借還是一個服務核心。共享經濟能解決的不會是一個很大的痛點,反而是痛點本身切口小證實解決這個問題需求比較迫切,才會滿足“高頻剛需”的條件。
但實際感同身受的是近幾年商業進化周期越來越短,共享單車一年融資過百億,第二年頭部企業開始集中;共享充電寶40天融資12億,幾個月后至少7家共享充電寶走向資產清算。模式清晰后,借力資本進行區域占領,通過低價戰略虜獲消費者的形式成為了共享經濟最簡單粗暴的生存方式。
眼觀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住和行相對來說在共享經濟領域發展比較成熟,共享居住領域像Airbnb、小豬、螞蟻短租、途家、住百家等,共享出行如滴滴出行、ofo、摩拜等,市場環境基本形成,企業也建立起了較高的壁壘。其他領域是否存在新的商業機會,還有待觀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