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買好貨?抱歉,你這智商基本也就告別雙十一了……金融

楊潔王亞奇 2017-11-12 23:00
分享到:
導讀

剁手黨們可以在雙11買到真正劃算的商品,但困難重重。除了很難辨別同一個品牌哪些商品降價多,哪些商品降價少,同一品牌下還有不同的活動會場,參與不同活動的預售商品放入購物車后會被生成不同…

夜已深。李子明同學仍然左手手機右手計算器坐在床上皺著眉計算。

各種預售、定金、券后價、返現券、滿減紅包……李子明腦子里飛舞著各種公式,堪比小學時參加奧數比賽的車禍現場。

12點鐘聲響起,上海世博中心,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媒體大廳里大屏幕上的數字開始飛速翻滾。28秒,成交額10億元;3分01秒,交易額100億元;40分12秒,交易額500億元……

而在一年前的這一天,淘寶天貓平臺的在線交易額突破10億耗時52秒;6分58秒時交易額突破100億元;2小時30分20秒交易額才突破500億元。

另一邊,截至11月11日02:00,京東2017年11.11全球好物節累計下單金額超950億元。其中雙11第一分鐘京東生鮮已賣出超1萬噸生鮮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220%。

而這一頭,李子明們的購物車、智商值正和計算器上的數字一起清空。

剁手,剁剁剁剁剁剁剁手。

歸零,歸歸歸歸歸歸歸零。

想當年,“雙十一”曾被冠以美國黑色星期五一樣的降價狂歡。而現在,卻成了全民的智力通關游戲。

但是,通過了測試的剁手族們,又真的搶到了大便宜了嗎?嗯,如果看起來降了幾百元的商品實際降了幾十元也算撿到大便宜,那確實也是賺到了。

數字說話

于商家而言,挑戰業績是各大品牌雙11當天的最大目標。

為了打好這場仗,創業家&黑馬發現,互聯網服裝品牌茵曼備貨100萬件,貨值高達4億;全棉時代備貨貨值達12億元;天貓特色美食楊大爺將目標定在400萬—600萬,還備了14萬斤香腸;洗發護發品牌霸王聲稱讓利百萬,并向3000萬目標沖刺,而時尚女裝品牌拉夏貝爾的目標更高,為5億。

物流玩家的搶人大戰同樣精彩。“為了配備好人手,公司在薪資上做了大幅上調,從去年雙11的每小時16到18元,直接暴漲到了每小時25元,而且還包食宿,這才勉強把人手湊齊?!敝型爝f位于馬各莊的快遞站點人事主管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類似中通快遞這樣的情況,幾乎在每家快遞企業上演。

買方和賣方,卻在電腦前展開了博弈:堅守到00:00之后的剁手黨們真的能撿到大便宜嗎?嗯,有點難。

用數據說話。

創業家&i黑馬查詢購物比價工具“喵喵折”發現:韓都衣舍天貓旗艦店一款原價628元,現價288元,雙11價150元的娜扎同款衛衣日常售價為168元,進入11月其價格不斷攀升至288元,但按此前售價,其雙11價格僅比平時便宜18元;樂町天貓旗艦店一款顯示原價1049元,雙11價509元的外套日常售價為569元,11月其價格升至1049元,據此計算,其比平時實際便宜了60元。

而雅鹿一款原價1099元,目前價格196元,雙11券后價156元的羽絨服8月29日至11月8日期間售價在218元,268元,甚至更低之間頻繁波動,據此計算,其雙11價格比日常最高售價便宜了112元,比日常最低售價便宜了62元,不過由于截止目前我們還未發現雅鹿購物不滿200元如何用券,所以暫且只能按較日常最高售價便宜了72元,較日常最低售價便宜了22元計算。

那么問題來了,雙11到底有沒有價格很便宜的商品呢?有的。比如雅鹿天貓旗艦店一款顯示原價1999元,現價719元,雙11券后價619元的羽絨服日常售價為799元,11月9日其價格雖一度升至1999元,但據此計算,其比平時便宜了180元;而韓都衣舍一款顯示專柜價2358元,雙11價509元的中長款羽絨服實際日常售價為638元,算上滿350元減20元優惠券,這樣人家也降了149元。

如上所述,剁手黨們可以在雙11買到真正劃算的商品,但困難重重。除了很難辨別同一個品牌哪些商品降價多,哪些商品降價少,同一品牌下還有不同的活動會場,參與不同活動的預售商品放入購物車后會被生成不同的訂單,導致很難湊夠所需要的“滿減”金額。

這智商基本告別網購了

另外,今年商家、平臺的“燒腦”花式優惠也讓不少剁手黨頭痛:預售、定金膨脹、滿減紅包、直降紅包、返現券,7天或30天保價政策,以及天貓商城的火炬紅包,品牌狂歡城紅包,線下AR紅包等考驗著網友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數學計算能力。

此前已有不少網友吐槽:“買個百十元的東西,得花幾個小時研究各類規則”;“沒有點奧數功底已經不敢應戰了”。

相比之下,京東雖未出現明顯“先漲后降”現象,但其部分同款商品京東旗艦店售價比天貓旗艦店售價要高,且不少電器類商品采用預約售賣,承諾雙11售價不高于xx元,驚喜價等的猜價形式也讓消費者貨比三家的同時還要憑運氣買到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不簡單粗暴打折的雙11,已經不能讓人愉快的剁手了。但為什么雙11成了消費者和商家、各電商平臺斗智斗勇的游戲?

第一,玩不起價格戰。

線上流量越來越貴了,這是行業共識。近年來,以京東、阿里為代表的各大電商平臺進入線下外,不少互聯網品牌也在走向線下。去年9月,起家壯大于互聯網的三只松鼠在安徽蕪湖開出了首家體驗店,其創始人章燎原對外表示,未來三到五年要開出

1000 家店,原因之一是線下毛利比線上高多了。

事實上,由于流量昂貴,大品牌的頭部效應等原因,中小商家在電商平臺賺錢越來越難了。近年來微商、分銷平臺(也稱社交電商)的繁盛也間接證實了這一點。但既然微利的店很難在雙11給出折扣,為什么要參與雙11?

“如果不參加,原本的搜索排名也難保證。比如平時我家正常的搜索排名可以排在前幾位,如果不參加活動,其他家的雙十一標簽沖到前面,我家的排名就會掉下十位左右,影響是很大的?!币晃贿M口食品店主曾表示。

第二,電商平臺的“二選一”。

所謂“二選一”,就是要求提供商品的品牌商選擇站隊,非此即彼,以犧牲商家利益,達到排擠其他電商平臺,實現某個電商平臺的利益最大化。對此,品牌商雖心存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只能選大棄小,忍痛割愛。但因此犧牲了不少利潤的商家自然不可能在另一個平臺再大幅降價。

第三,雙11已今非昔比。

這并非恭維。一個線下品牌或商場搞促銷,該城市的大部分消費者是不知道的,所以這并不會對該商場促銷前后的購物產生太大影響,但雙11早已由阿里巴巴的雙11,變成了所有電商平臺乃至整個社會的購物狂歡節,這就難怪全國消費者的購物欲望提前一個月甚至兩個月被壓制,直到那一天才全部釋放。結果是,商家要在這一天把前一個月的營收加倍賺回來,把今年的整體營收推上去,這么多業績目標壓頂,各大商家的價格自然不能都太便宜。

不過別擔心。第九個雙11還是不太一樣。今年,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大電商平臺帶頭把戰火燒到了新戰場,他們希望在線上之外,改變中國傳統零售業的面貌、并把營銷觸角伸向海外。

阿里除14萬個品牌投入1500萬款商品外,還打通了100萬個商家,10萬家智慧門店、60萬家零售小店、5萬家金牌小店、4000家天貓小店、3萬個村淘點,并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南京等地的52大核心商圈設立了快閃店;京東與騰訊共同推出面向線下品牌商的線上線下新零售解決方案,同時消費者可在京東之家、京東便利店、京東母嬰店、沃爾瑪等線下門店買買買。

經歷了八年線上抗戰的雙11終于在今年全面進軍線下。

如無意外,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將在今年雙11再度刷新交易記錄;如無意外,線下不少商家也可能憑此一鳴驚人,進入尋常百姓家;如無意外,這個雙11將是一次真正的全民購物狂歡節。這是最好的結果。

嗯,但愿線下商家未來不會迎來“二選一”等互聯網品牌曾經歷的苦惱。

與此同時,當電商和物流企業為了備戰雙十一,打造了高科技武裝:無人倉、智能配送、機器人、定價算法……不妨也來關注下埋頭復習數學、算不清自己薅了幾毛錢羊毛的李子明們:親,發明個搶購機器人怎么樣?

來源:創業家

平臺 品牌 電商 商家 京東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