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點小貸:249萬罰款撕開征信“黑幕” 培訓貸陷阱讓消費者何去何從?觀點

明見局 2025-07-07 15:37
分享到:
導讀

在重慶網絡問政平臺上,有消費者投訴稱,在小雨點小貸合作的教育機構報名行政管理班被誘導辦理了分期貸款,費用高達5382元。

在重慶網絡問政平臺上,有消費者投訴稱,在小雨點小貸合作的教育機構報名行政管理班被誘導辦理了分期貸款,費用高達5382元。

首發|明見局

作者|張典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一張行政處罰決定信息公示表,將重慶小雨點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雨點小貸”)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具體來看,小雨點小貸因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相關管理規定,被處以249.1萬元罰款,時任風控中心首席風控官曹某也被牽連,處以14.2萬元罰款。

高額罰單暴露管理漏洞

從央行披露的信息來看,小雨點小貸的違法違規事實明確指向信用信息管理環節。

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此類違規可能涉及未授權采集、違規提供信息等多種嚴重行為。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這暴露出小雨點小貸在信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重大漏洞,征信異議標注缺失等問題,可能導致用戶信用信息糾錯無門,嚴重影響征信數據的準確性與公正性。

小雨點小貸聲稱此次檢查是自2017年接入人行征信以來的首次現場執法檢查。然而,如此高額的罰款,很難不讓人質疑其長期以來在征信業務操作上的規范性。這背后反映出的是公司內部征信報送流程設計缺陷以及合規審查機制的失靈,未能對征信報送環節形成有效監督,使得違規行為得以滋生。

消費者權益保護如何落實?

除了征信問題,小雨點小貸在消費金融領域,尤其是教育分期場景中的種種爭議同樣備受關注。盡管C端消費貸在其整體業務余額中占比僅10%左右,但這一領域卻成為了消費者投訴量最大的存在。

在重慶網絡問政平臺上,有消費者投訴稱,在小雨點小貸合作的教育機構報名行政管理班被誘導辦理了分期貸款,費用高達5382元。報名后不僅未享受到應有的教學服務,連平臺都無法登錄,而小雨點小貸卻天天催款,甚至存在騷擾恐嚇行為。

類似的情況并非個例,“報名時未明確提醒實為貸款,報名后未完成教學服務但又要求繼續還貸,否則將影響征信”,成為了眾多消費者的典型遭遇。

小雨點小貸回應稱,教育培訓貸款產品是行業常規模式,公司在合作商戶管理方面有一系列措施,如20%左右的電話回訪等。

但從消費者的大量投訴來看,這些措施似乎未能有效落實,公司在金融營銷宣傳和金融消保領域的合規水平亟待提升。所謂的合作商戶管理體系,在實際操作中,似乎并未起到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作用,反而讓消費者陷入了貸款陷阱與還款困境之中。

合規突圍與信任重建

面對培訓貸爭議和高額罰單的雙重壓力,小雨點小貸似乎有意將業務重點向小微企業群體傾斜。其官網如今更多地展示雨商貸相關內容,而對消費貸的宣傳則大幅減少。公司稱服務小微企業是著力發展的重點,并已與多家數據服務商合作,試圖提升在小微企業信貸服務方面的競爭力。

小微企業客群在信用評估體系構建、融資成本優化及貸后風險管理等方面長期存在結構性挑戰。在此背景下,小雨點小貸的業務轉型進程及市場競爭力培育仍要努力。

從行業實踐來看,該機構前期在消費金融領域積累的合規問題已對品牌公信力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若無法在業務轉型過程中系統建立合規運營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長效機制,即便戰略重心轉向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仍可能面臨信任壁壘。

這種局面的破局關鍵,在于企業能否以專業化治理能力重塑市場信任體系,通過全流程風控體系升級與合規管理強化,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領域構建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小雨點小貸的股東背景和管理層簡歷在小額貸款行業堪稱豪華。其控股股東為香港李兆基家族,旗下擁有多家上市企業,實力雄厚。管理層成員也大多來自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

但從此次事件來看,豪華的背景和履歷并未轉化為公司良好的運營與合規管理。在征信業務和消費金融業務中出現的問題,表明公司在實際運營中,可能未能將專業知識和資源有效應用于合規建設和消費者權益保護。

在當前金融監管環境持續趨嚴的背景下,若該機構未能就既有問題進行系統性整改,通過完善內控體系提升合規管理水平,后續業務推進可能面臨更多制約。其市場拓展空間不僅可能受監管政策影響,亦需應對行業競爭與品牌信任層面的雙重考驗。

小雨點小貸 培訓貸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