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商業模式創新的智慧交通實踐觀點

江湖老劉 2022-07-06 16:00
分享到:
導讀

各方推動之下,新基建相關細分領域紛紛開啟項目落地實踐。

自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基礎設施建設首次賦予新內涵,“新基建”逐漸走進大視野。從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列入其中;到2020年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范圍;再到近期地方申報2022年第三批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新基建成為各地項目申報優選項,各行各業轉型布局的核心方向。

各方推動之下,新基建相關細分領域紛紛開啟項目落地實踐。頭部科技企業加碼布局技術產品應用,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與之相伴而來的還有商業模式的創新升級。

新基建東風,開啟智慧交通高光時刻

新基建主要包括5G、AI、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新能源充電樁、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七大領域。江湖老劉研究發現,其中5G、AI、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均與交通有關,或者可以說是與智慧交通有關,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有望帶動智慧交通產業落地。

與此同時,談及智慧交通,必然離不開“智慧的路”與“聰明的車”。近幾年,汽車行業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成為發展大勢。5G、AI和傳感等創新技術也為智慧交通的關鍵組成部分——“聰明的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換句話說,在新基建的東風下,智慧交通開始迎來了它發展過程中的高光時刻。

江湖老劉了解到,目前在智慧交通建設層面,已經有一種車路云一體化的系統方案實踐。車路云一體化,就是在落地聰明車的同時,對城市道路基礎設施進行智能化升級,在路側部署傳感器、通信單元、邊緣計算等智能設備,讓整座城市道路實現交通數字化。同時,云端將人-路-車等交通參與要素信息,通過C-V2X(蜂窩車聯網)通信技術與車、路進行實時、動態交互。

新基建的快速落地還有望帶動相關產業級,例如一個大型智慧交通項目落地,就可以帶動大數據、路政工程、智能制造等產業鏈發展完善。在此基礎上,車路云一體化所包含的車輛智能化、道路智能化、智慧云建設,還能帶動智能網聯汽車、半導體、信息通信、工業互聯網、新能源等多個關鍵建設領域向前發展,成為新基建建設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江湖老劉發現,目前已經有一批頭部科技企業與地方合作展開建設智慧交通技術應用探索與項目落地實踐。

2021年3月,華為與新疆交投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新疆綜合交通運輸領域數字化和智慧化建設;4月,與甘肅省公交建集團合作共促甘肅省智慧交通發展;11月,與江西省交投簽署共建智慧高速聯合創新中心備忘錄;12月,與寧夏交投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進行技術合作。

2021年3月,蘑菇車聯與湖南省衡陽市戰略合作,構建車路云一體化的智慧交通體系,總投資5億元,覆蓋200公里城市主干道;9月,與河南省鶴壁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速推進智慧交通建設;2022年1月,與云南省大理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環洱海自動駕駛生態旅游示范區,對136公里環洱海流域進行車路協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自動駕駛觀光車、接駁車、清掃車、巡邏車等運營服務。

2021年6月,騰訊參與天津西青國家級智能網聯示范區建設,搭建車路協同、V2X數據服務、數字孿生以及中微觀一體化仿真和預測等平臺,并與西青區政府、天安智聯等合作伙伴一起,圍繞車聯網智能先導區智能基礎建設及應用平臺建設,在重點區域進行交通基礎設施網聯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統能力升級。

無論高速公路還是城市交通領域亦或是城市示范區,智慧交通產業都在新基建驅動下,朝著精細化、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車路云一體化”的新基建商業模式創新

當前全國各地的智慧交通建設有兩個鮮明特征,一是互聯網科技巨頭積極參與;二是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新型高科技企業已經有突出實踐成果。在這個背景之下,大家對科技企業給行業帶來的本質變化充滿期待,對新興玩家帶來的創新思維也拭目以待。

在已落地的智慧交通項目中,江湖老劉發現,蘑菇車聯作為“車路云一體化”方案的提出者和實踐者,將湖南衡陽的車路云一體化實踐中,將項目建設范圍進行前后延伸,在建設智能道路基礎設施的基礎之上,進行自動駕駛車輛的運營服務,以及實時統一的城市交通管理和市民車主共享的智慧出行服務,形成全業務覆蓋、全產業鏈融合、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創新商業模式。

以衡陽智慧交通項目為例,其建設內容涵蓋了城市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公共服務領域自動駕駛運營服務以及“智慧交通大腦”。其中道路基礎設施直接屬于新基建范疇,城市公共服務領域的自動駕駛應用,則通過運用自動駕駛無人化作業的優勢,推動環衛、安防、公交、物流等勞動密集領域的市政運營體系“降本增效”,構建商業閉環。

智慧交通AI云則更進一步,為城市管理者提供實時動態統一的交通管理平臺,還通過小程序、app為車主提供交通數字孿生、車道級導航等智慧交通信息服務。長期來看,這套覆蓋交通出行以及公交、警務等市政服務的“數據金礦”,還能應用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保險業、健康產業等多個行業,構建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城市數字底座。

這種商業模式打通了從前期項目設計到中期建設再到后期運營維護的全鏈條,有利于分階段培育商業化運營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這一項目已經完成一期的道路智能化,自動駕駛清掃車、巡邏車、公交車、出租車已經在批量試運營。江湖老劉認為,這或許可以成為眾多新基建相關產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重點參考對象。

新基建已經成為當前經濟發展重中之重。日前國務院出臺一攬子33項穩經濟舉措,明確提出要擴大地方專項債適用范圍,新型基礎設施首次被納入其中,而在實踐中探索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也日漸成為是各方關注焦點。在江湖老劉看來,諸如“車路云一體化”智慧交通實踐的商業模式創新,擴展和延長了傳統項目業務鏈條,利于產業鏈各方通力協作,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效益最大化,為5G、新能源充電樁、特高壓、城市軌道交通等其他新基建相關產業提供了商業模式創新思路,是新基建商業模式創新樣板。


蘑菇車聯 AI 商業模式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